小学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小学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伍紫丹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中心小学 514000

摘要: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特点,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我国现今处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因此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德育教育;作用;融合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的变革,“立德树人”已经成为现阶段学校教育的根本性目标,而践行“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目标与学科教育相融合的体现,可见要真正培养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品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故在接下来的文本写作过程中,我将结合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以期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关于音乐课程德育教育的理性思考

2017年8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提出了要大力促进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一名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培养社会主义国家未来接班人的担负者,不能仅仅是完成一首歌曲的教学,一个知识或技能的传授,更有责任和义务将德育贯穿于音乐教育教学中,将优良品质的培养融入音乐教育教学中,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不是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是培养只有“中国皮”,没有“中国心”的“香蕉人”。音乐教师必须树立教书先育人的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高度。

二、小学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丰富德育理论

音乐中所蕴含的知识丰富多样,不仅反映着社会生活、社会现状,还可以表达人的主观情感、道德观念,可以将社会理性化事物转化为生动的感性形态,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正所谓“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所述,这不仅体现出音乐的魅力和价值,也展示了音乐的特殊功能——表达人们无法用言语描述的东西。因此,将音乐艺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可以实现语义性和非语义性的有效结合,将理想思维和感性思维融合在一起,表达人们的德育理念。相比德育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的德育教学方式更加自然有效,可以有效传达丰富的德育理念。

(二)音乐教育还能够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促进学生的感情能力的培养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而学生德育教育的最主要目的,也是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立足于社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共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交能力。所谓的共情能力,就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同身受的能力与意识。共情能力不仅是学生社交的基础,更是提升学生生活感受的重要部分。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共情能力的重要方式。音乐创作的初衷,多是表达创作者的情感,而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流传,也是因为音乐中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深受大众认同。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学生被置身于音乐氛围中,这种来源于艺术的冲击,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领悟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元素,提升自己的社会感知能力,有利于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

(三)有利于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传统德育教学模式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生搬硬套德育理论,学生难以切身感受和理解,从而导致德育教学质量不佳。音乐艺术具有感染性、形象性等特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音乐艺术与德育进行结合,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提升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可度,也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教学内容。同时,学生在学习音乐艺术时,可能会对音乐中产生的价值观念、道德理念进行思考,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德育教学质量,还满足学生思维、情感和心理的特点与需求,可以提升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措施

(一)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小学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歌唱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知识。特别是一些年龄比较低的学生,可以通过肢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游戏和表演的方式,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德育教育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实现情感色彩表演。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感受,通过表演的方式,释放内心的想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想法,通过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

(二)名曲鉴赏,提升学生审美层次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音乐鉴赏是一项极富个性化特点的艺术,要想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是让学生背会某种鉴赏套路就可以的,而是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美,学会审美,在不断的审美实践中提升自身的审美层次。而经典名曲是在经历史和时代的检验的,具有一定传承价值的曲目,组织名曲鉴赏活动可以营造高雅的音乐审美环境,让学生们在雅乐的熏陶中不断提升审美层次。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德育升华

生活是知识学习与应用的阵地,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通过和生活相联系,指导学生深层次地体会、观察和感悟生活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哲理,让与学生将在音乐学习当中获得的生活感悟融入到今后的生活实践当中,学会善待他人,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生活为德育教育的升华提供了平台,教师在音乐教学当中要主动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自己的切身领悟。

(四)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自我品格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强化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优化自己的音乐基本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优秀个人品德。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巨大收益。教师应当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一方面,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谦虚好学、自主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事故处理能力、临场反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让学生在团体协作中,体会到个体与机体的关系,正确认识团队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

结束语

音乐学家王光祈说:音乐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态度娴雅,神思清爽,去野入文,怡然自得,以领略有生之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除善于从教育教学中发现音乐美之外,还要发现其德育之美,并付诸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音乐教师要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努力为学生幸福快乐人生发展奠基,为培养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这样既保障了音乐教学质量,又实现了德育教育的渗透,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梁译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9-11-02(006).

[2]布仁切其克.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96.

[3]温晓坚.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16):227+229.

[4]危嫣如.小学音乐德育教育的实践浅析[J].黄河之声,2019(12):133.

[5]董小如.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原则及路径研究[J].学周刊,2019(2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