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学前教育 “小学化”倾向的实践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防止学前教育 “小学化”倾向的实践措施

熊纬

贵州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贵州 贵阳 550058

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部分,对我们目前幼教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在关于纠正当前幼教普遍存在的“小学化”现象更有深刻、普遍的指导意义。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学认字、学拼音、写字等这些是小学化现象,但这些仅仅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象,其实还有很多现象也助推了“小学化”的倾向,如:入园难导致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大班额的现象,每班级50多名的幼儿人数,比小学一个班级的人数还多,教师不得不采取集体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孩子很少有自由活动的机会;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以“一言堂”的方式开展教学,孩子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在一日活动中重教轻保的现象,有些幼儿园每天课时安排满满的,内容涉及识字、拼音、英语等,这些现象均是导致“小学化”倾向的因素。要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我园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让社会、家长、幼儿园各阶层认识“小学化”的危害,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一、全体幼教工作者对学前教育理论的认识与学习,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幼儿教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令人振奋的变化,幼教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总结经验,从幼儿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师素养等方面,提升工作能力保证科学教学。

这些年来,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由于全社会对幼儿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研究不足、宣传不足,出现了很多“小学化”倾向误区。那些纯粹出于商业目有损幼儿身心健康的炒作没有得到有效地抵制,认识上混乱使很多不利于幼儿发展的做法竟能够在动听的名义下畅通无阻,这种状况是令人担忧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尽管有一些好的动机、好的思路也因为认识的偏差而南辕北辙。如幼教的现代化被曲解为幼儿园物质设备的豪华和相互攀比;幼儿潜力的早期开发被异化为剥夺幼儿游戏的权利、急功近利的技能训练;幼儿的入学准备被歪曲为短期的、狭隘的小学化的识字、拼音的强化灌输等等。这种种现象的产生有幼儿园自身的问题、有教师素质问题、也有来自外界的甚至包括来自部分家长的压力。因此,为了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为了他们整体的、全面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整个幼教界都清楚地认识并坚信,幼儿教育的科学规律、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是必须尊重和遵循的。

二、从根本上认识“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形成统一思想,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

当前,受社会竞争加剧及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影响,部分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盼子成才的迫切需求,许多幼儿园开始将小学的学业提前到幼儿时期进行学习,小学时期的日常教学活动占据了幼儿的大部分游戏时间,这种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的教育,不利于全面健康成长和幼儿发展。因此要积极做好科学保教的宣传,让家长意识到这种现象的严重性,主动保持与幼儿园一致的教育。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伙伴,一是每年以学前教育宣传月为契机,广泛宣传,积极营造科学保教的社会氛围。二是全覆盖式开展《指南》培训,幼儿园教师、家长、小学低年级教师全部纳入培训,树立科学保教的理念。三是通过家访、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开展科学保教的政策宣传,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的身心发展。同时借助电视、广播等宣传方式,大力宣传规范科学育儿理念、宣传学前教育政策和科学的保教知识、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家长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教育行为。

幼儿园还可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在办园思想和教育理念上跟家长达成共识,多举行诸如家长开放日或其他形式的开放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多方面的逐步提高,更坚信幼儿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专业性,从而更主动配合幼儿园以正确的教育观对孩子实施教育。同时, 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促使家长更加关注科学的教育观,理智地看待学前幼儿教育,并主动向幼儿园靠拢。只有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

三、政府大力投入,减少大班额现象,避免幼儿园“小学化”的上课模式。

政府大力投入幼儿园,增加公办园的数量。一是对现有社区居民进行调查了解生源情况,根据社区幼儿入托需情况新建、扩建幼儿园。二是新建小区可根据小区容量配置足够量的幼儿园,以解决孩子就近入托、按片区入托的问题。减少现有幼儿园的入托压力,减少大班额的现象。

幼儿园要对照《纲要》、《指南》的要求,综合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合理实施教育。开展个别教育活动、区域游戏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把游戏、实践、探索、操作等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克服教育形式和内容上的“成人化”和“知识化”倾向。二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在园时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等待环节,每天确保孩子有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每周开展区域活动或创造性游戏不少于2次,教育教学活动以“主题活动”的形式进行,活动中注意动静交替,注重幼儿实践。三是在幼儿园《规程》中提出幼儿园一日生活要遵循“保教并重”的原则,因此,幼儿园要提高一日生活的保教质量。做好幼儿日常生活活动的开展。

总之,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需要社会、政府、幼儿园、家长、学校等各阶层统一步伐,从教育思想上、教育理念上、教育行为上防止 “小学化”倾向,让幼儿园逐步不再有大班额班级,使幼儿园教师从教学行为、观念、教学方式上有效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衷心希望全社会、家长、幼教工作者共同为幼儿教育改革创造一个坚实的平台,在此平台上精心打造符合幼儿身心规律的优质的幼儿教育。

贵州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2020年4月22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