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4
/ 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金玉静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104

摘要:探究高职机械设计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是高职机械设计专业教师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效的根本方式。新课改背景下,高职机械设计专业教师需立足机械设计教学内容的特点,巧妙融合思政内容,发挥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引导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引导高职生在思政学科中收获新知,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对高职生的思想教育启迪作用。下面,笔者将从人本化教学方式以及专业化教学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各位高职机械设计专业教师提供教学帮助。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思政课程;教学策略


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高职机械设计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应体现人本化教育特色,即从高职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学习情况出发,全面、系统、科学、细致优化整个教学指导过程。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机械设计专业教师需以分析高职机械设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为基本切入点,总结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融合现代教育新思路和新模式,从而为高职机械设计思政课程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窗。


一、人本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本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教学理念之一,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明确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对其学习行为的重要影响。自主学习模式重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只有学生自己有兴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激发其自主思考意识和能力,才能让其思维活跃起来,继而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除却学生自主学习之外,“人本”教学理念还注重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高职生的学习能力尚不强、知识架构不完善,学习方法也不科学,此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提供一定的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少走弯路,高效学习,同时也可通过趣味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解机械设计知识时,教师可在讲解专业课硬知识的基础上渗透思政教育,采用分组合作探究方式,引导学生们根据教材、结合实际生活说一说机械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立足教育内容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说一说自己对机械设计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亦可以客观评价中国当下市场中机械设计行业的发展等等,组织辩论赛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增进其对机械设计行业的全面认知,秉持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专业课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主动性,实现学生自主掌握学习节奏、把握学习方向、深入研究问题。


二、同专业课程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对高职生来说,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是最主要的方向。思政课程作为机械设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摆脱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注重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体现思政知识的实用性。

首先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这是培养其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础。作为中国人,只有先认同接受社会主义制度,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国家并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谈如何成为高素质人才。故教师仍要以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只是在教学方法上需要进行转变,比如教师应摒弃“口号”“理论”等教学方法,而是要组织多种活动,比如在“汽车机械工业学习”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我国汽车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介绍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如今强势崛起的整个过程,开展“汽车品牌知识讲座”“我国汽车发动机研究”“致敬先驱者”等活动,由我国机械设计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进一步诠释民族精神文化的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拓展伟大的民族精神,丰富文化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引导每一名高职生学习民族精神,培养高尚品德。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一点对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参加尤为重要。所谓“先做人后做事”,工作技能不强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但个人素养不强则意味其很难适应社会生活,难有成就。故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结合思政教学内容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尤其是要渗透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培养,让学生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以规则意识培养为例,教师可以社会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社会规则的重要性,例如“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与“王健林与他的万达员工”等,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然过去,而现在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集体化工作方式是主流,马云、王健林如此,那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必然要团结他人,这就是遵从社会规则的表现,也更容易让我们获得成功。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机械设计思政课程教学需在现代化教育引导模式的辅助下才能实现教学指导过程优化的全面、系统、科学、细致。所以,高职机械设计专业教师应当深入分析高职机械设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和教学价值,立足人本化教学方式、专业化教学内容,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主阵地,只有重视思政教学并改革思政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做足准备。


参考文献:

[1] 宋晓明, 蔡广新, 付鑫涛, et al.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4).

[2] 张佃平, 高广娣. "课程思政"理念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 000(007):6-8.

[3] 王军. 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7(1):43-45.

[4] 易荣英.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8(004):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