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耕读文化为基础,推助学校教育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以耕读文化为基础,推助学校教育发展

郑保利

山东省威海市 荣成市第 十五 中学 山东 威海 264300


摘要:初中学校要想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实现更高水准的发展关注到优秀文化的融合与实践运用,通过各项资源运用打造创新性的教育平台,有助于给学生们开展更优质的课程教育和能力培养。耕读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文明体现,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更加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需要将耕读文化合理运用到教育发展范畴,在搭建创新性教育平台基础上强化教育工作的实际效率。所以分析将耕读文化作为基础推动初中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学校;耕读文化;教育发展;社会文明;耕读经典


前言:耕读文化以勤耕立家和苦读荣生等理念为主,经过多年发展丰富为耕读传家的精神追求,人们在耕读文化指导下实现一大又一代人的价值追求,也在生活中弘扬勤劳节俭等优秀的价值标准,也树立报效国家等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在对初中生开展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初中学校应该关注到耕读文化呈现出的价值,重视学生们在耕读文化熏陶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继承优秀思想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理解,有助于保障教育管理的实际效率。

一、初中学校应该对历史人文进行挖掘,重视运用耕读文化助推教育发展

因为耕读文化是中华儿女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做人等方面的价值追求,也凝聚着勤耕立家与报效国家等优秀的价值追求,呈现出较强的继承价值。所以初中学校需要对历史人文进行挖掘,重视运用耕读文化助推教育发展[1]。这样可以在耕读教育资源基础上强化初中生的情感体验,在回顾历史发展的同时也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认知,在体验耕读文化精华上强化家国情感。

初中学校应该对历史发展中名人轶事进行搜集和有效整理,重视对耕读文化进行整理,让学生们感知到耕读文化的发展轨迹与应用到教育行业中的价值。学校也需要组织初中生对先贤事迹进行学习,在缅怀先烈的同时继承遗志,在对耕读文化进行体验的基础上收获高尚情感态度的熏陶教育。这样可以通过耕读文化运用推动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弘扬传统美德基础上助推初中生的健康发展。

二、初中学校需要构建特色的教育体系,借助耕读文化打造更高水准的校园文化环境

研究指出初中学校应该关注到耕读文化呈现出的价值,重视学生们在耕读文化熏陶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成长目标,在继承优秀思想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理解。生活决定教育,初中学校应该将学校教育和生活实际进行结合,重视在知识传播基础上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与行为标准。所以初中学校需要构建特色的教育体系,借助耕读文化打造更高水准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方面需要围绕耕读文化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优化,让初中生在校园生活中可以体验到耕读文化的发展历程与凝聚的优秀思想认知,利于引导学生们端正课程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应该结合耕读文化和本校情况开设课程,在真实展现乡风文明基础上推动初中生的全面发展,然后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生动的熏陶教育[2]。这样利于初中生坚定努力读书的理想,也能在耕读文化熏陶下树立高尚的做人理想与成长目标。

三、基于初中生的认知情况和全面发展需求构建耕读文化的实践平台,引导其树立优秀的思想观念

耕读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文明体现,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更加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需要将耕读文化合理运用到教育发展范畴,这样可以推动教育事业的有序且高质量发展。耕读文化是历代知识分子所凝聚的奋斗意识,也是知识分子运用知识改变命运和报效国家的一项体现,有着较强的自我价值追求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所以初中学校可以基于初中生的认知情况和全面发展需求构建耕读文化的实践平台,引导其树立优秀的思想观念。

初中学校可以对本地区的农业发展与乡村文化进行思考,重视对耕读文化进行分析和时代解析,重视借助各项教育资源开展更高水准的耕读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合理渗透优秀的价值观念。初中学校需要结合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构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体验到耕读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实践运用价值,在耕读实践探索中感受到现代文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区别和交融[3]。例如组织初中生开展“家乡的耕读文化”等主题实践探索,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耕读文化的认知与体验程度。

结论:初中学校需要将耕读文化合理运用到教育发展范畴,重视学生们在耕读文化熏陶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推动教育工作实现创新且稳定发展。所以本文认为初中学校需要对历史人文进行挖掘,重视运用耕读文化助推教育发展。同时,初中学校需要构建特色的教育体系,借助耕读文化打造更高水准的校园文化环境。此外,初中学校也可以基于初中生的认知情况和全面发展需求构建耕读文化的实践平台,引导其树立优秀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振亚.让耕读文化在校园接续——岳阳市君山区黄金小学办学特色写真[J].湖南教育旬刊,2018,11(15):128-129.

[2]祁红亭.弘扬耕读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21(04):140-145.

[3]王瑶.乡村耕读文化的游学转译:福建培田历史文化名村的再生式遗产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0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