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碎片化学习理论,优化高中生物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6
/ 2

整合碎片化学习理论,优化高中生物教学

曹文敏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 830000

摘要:时代发展不断推动教育变革,为高中生物教学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碎片化学习是当下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强调学习不受时间、地点、时间长短、学习内容多少、学习方式限制。本文针对高中生物采用碎片化学习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生物教师适应新时代教学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碎片化学习 高中生物 教学策略

一 高中生物教学进行碎片化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1. 高中生物知识适合碎片化学习

高中生物知识虽然主干清晰,但知识点多,信息量庞杂,涉及众多基本概念、原理、生物规律等抽象的理论知识,且部分知识点间逻辑性不强,呈散沙状,导致学习理解、记忆难度大。另外实验教学比较困难,囿于学校实验室条件和课时安排,很多实验不能让学生动手操作也很难进行课堂演示。采用碎片化学习方式可有效拆解重难点知识,降低高中生物知识难度,利于学生课下开展有效自主学习,强化效率。

  1. 碎片化学习和生物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

碎片化学习和传统学习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碎片化学习有其突出特征,灵活的学习时间、地点保证学生可按需学习,多样化的学习渠道丰富了学习方式,微型化的学习内容显著减轻认知负荷和记忆压力,多样的学习工具提供了丰富的优质的学习资源。但碎片化学习获得的知识没有完整的知识框架和完善的知识体系,碎片时间无法保障流畅的思考,导致学习注意力碎片化、思维跳跃化,无法深刻的掌握和理解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能有效避免碎片化学习的弊端,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认知的完整。技术发展形成了碎片化学习环境,深化和突破了传统的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成为传统学习方式的有效补充。

高中生物实施碎片化学习的策略

(一)坚持整体与碎片相联系,协调两者平衡

碎片化学习是为了大目标系统性的学习,碎片学习必须建立在整体学习上。生物知识本身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孤立的知识碎片所发挥的价值是有限的[1],教师需及时引导学生完成碎片知识的整合和重构,将碎片知识转化为系统性知识。教师指导学生碎片化学习前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基于课标将一个学习主题合理切割成若干知识碎片,有效设计每个碎片化学习内容,学生按计划课下开展学习。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效渗透、问题串联、综合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由碎片向整体过渡,保证碎片化教学与整体性教学同步开展[2]。如讲“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和合作”内容,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应将本节内容安排成3个知识碎片,以微课或知识填空等形式安排学生碎片学习,再绘制知识地图或思维导图串联知识碎片。

(二)以微视频为载体优化碎片化学习

信息时代,微视频以时间短、内容精悍、教学效果突出等优点成为全新的教学模式[3],与碎片化学习理论相吻合,结合微视频方法能切实提高碎片化学习的实用价值。微课程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每个微视频要有针对性,能在10分钟内解决1-2个知识点,与学生短时记忆的特点相对应。同时教师要兼顾每个微视频之间的衔接和关联,保证学习内容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微视频内嵌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声音和字符,同时要设计知识闯关等趣味活动,将知识趣味化、动态化,充分调动多种学习感官。微视频可灵活运用到教学的任何环节,如利用微视频辅助学生课前预习,提高预习效果;利用微视频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微视频突破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或者实验演示[4]。

例如,讲“神经调节”内容时,这部分内容非常抽象,既难讲又难理解,为此笔者制作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两个微视频,通过动画形式直观形象的呈现了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以电-化-电的形式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过程,借此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还能通过微视频直观的展示实验材料、实验操作过程,由此学生可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比如探究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教师将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并剪辑成微视频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课后可根据自己情况随时随地反复观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

(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丰富碎片化学习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领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为生物教学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当代高中生一出生就生活在数字环境,是名副其实的“数字土著”。与其费尽心力阻止学生滥用网络,不如引导学生善用广阔的网络平台,从而将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各处。例如利用微信平台建群推送各种优质学习资源,同时开设个人公众号搭建系统课程,及时上传图文信息、音视频、ppt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内容或者问题答案、解析,大量碎片化信息最终聚焦于一个专题形成生成性资源,学生关注公众号,可持续进行网上自主学习,与面授教学相互补充;还能利用微信给学生推荐优秀生物教学公众号,如果壳网、飞哥的生物教学、高中生物教学、生物果也等。另外BiBilili、优酷等app有丰富的生物教学短视频及科学视频,如《3D细胞结构》生动的模拟了微观世界,《来一场叶子的深部旅行》精妙的展示了叶绿体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结构。

反思

基于网络的碎片化学习新奇、新鲜、生动活泼,导致学生对传统课堂学习的热情骤减。因此要引导学生把握好碎片化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的平衡。

高中生还存在资源获取能力不足、缺乏碎片化时间及目标制定的能力。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首先要有效整合优质的学习资源,关注细节,提前发布单元学习的安排和学生学习活动导图,培养学生的自控力和执行力,提高碎片化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久宏.高中生物学“碎片化”教学的审视及整体性课堂的构建[J].中学生物教学,2017(7):16-19

[2]孙立新,闫礼.高中生物学“碎片化”教学与整体性教学的审视[J].课题荟萃,2018:40

[3]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4]齐智伟.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分析[J].求知导刊,2018(12):90

[5]李宝.微信公众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