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美教育的中职美术教学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5
/ 2

基于审美教育的中职美术教学策略探讨

王涛

( 大同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校 山西大同   037000  )

摘要:由于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领域的改革,职业教育已然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实践应用型人才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中职美术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因此,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教情与学情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工作,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使中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审美能力

引言

美术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且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陶冶学生的情操。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中职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以审美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从中吸取到更加开阔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心理品质等,而这些从本质上讲都从属于“美育”的一部分。美育既包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并站在专业的角度上为所欣赏的作品进行点评,又包括思想道德之美、心理健康之美、文化修养之美等。本文将针对审美教育的中职美术教学策略展开研究和探讨。

1加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

在中职美术教学中,为了更高效的开展审美教育,美术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美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同时不断巩固和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存在部分学生面对审美任务时不知所措,由于其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十分有限,且美术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也普遍不足,这便使得这部分学生在完成审美任务的过程中时常处于比较迷茫的状态,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也很难形成个人见解。基于此,加强对学生的美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在现阶段的中职美术教学中便显得势在必行,美术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美术知识和技能,这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空间、色彩、线条、构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美术技能,并不断深化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记忆和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开展艺术审美教育,目的是全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强化自身观察美、体验美、感悟美的能力,激发内心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实现对美术作品精准的艺术情感表达。例如:在讲解“中国山水画”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精髓,感知作者的胸襟和意象,教师不但要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力度,而且还要重视起对学生中国山水画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适时地向学生传授有关中国山水画的画法和技巧等,促使学生在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之下,能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2利用多媒体构建教学情境,直观、形象的呈现美术艺术作品

在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美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愈发具备多元化色彩。为了促使中职美术教育更加贴合和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美术教师理应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解放思想,开拓格局领域,并保证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美术教学的有机结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采用多元化的技术方法,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美术学习,并在充分结合学生具体学习实况和教学实际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构建一个趣味化、生动化、形象化的美术课堂教学情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从一定程度上讲,这不但为后续审美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也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际审美教育中,教师要灵活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所要展示给学生的美术作品以投影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作品的异同和精髓,教师要将学生平日里难以接触、看不真切的美术作品以一种更为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格局,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多维度去感受、体验美术艺术作品的魅力价值。另外,教师通过将多媒体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视觉冲击和教学情境的强烈熏陶下,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艺术素养,有效的实现了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例如:在赏析《洛神赋图》时,教师可以尝试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轻松、舒缓类型的背景音乐,以便于为后续鉴赏作品营造氛围、渲染感情,而后再将《洛神赋图》以动态影像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真切地感受到该美术艺术作品的人物魅力和内在精髓,同时这种将美术作品动态影视化还能够将男女主人公的人物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恍惚感和真实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灵活利用环境资源,开拓审美教育渠道

众所周知,美术艺术既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美术艺术与生活之间属于一种惺惺相惜的关系,脱离了生活的美术艺术作品无疑是失去灵魂和感情的无根之物。基于此,在中职美术教学的审美教育中,教师应当灵活利用日常生活的环境资源,开拓美术课堂教学的领域和范围,促使美术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室内,而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步入更加开阔的天地,教师可以结合校园环境、当地公园、自然风光这些事物来为学生展开审美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1)校园环境。校园内存在着很多丰富多元的美术教学资源,例如:雕像、画像、园林设计、建筑物、学生的服饰着装等,这些都是校园内潜在、可利用的美术教学资源。以雕像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自己已掌握的有关雕像方面的知识来对校园中的雕像进行审美鉴赏,要求学生应结合个人意愿和校园的实际教育属性,科学、合理的设计雕像,积极鼓励学生要敢于表达个人审美观念,并将这份个人审美理念有效的落实到实践中去,从而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2)公园和自然风光。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公园或者一些自然风光比较优美的地方进行写生,并在其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传授运用线条与色彩、结构与韵味等方法和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更真切、深入地观察和体验到环境的美感和魅力,并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个人审美意见,而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审美感受,合理地运用专业绘画技巧对景象进行相应的写生创作,从而不断强化自身的审美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起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当积极加强对学生的美术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力度,以便于为后续审美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和学生学习实况,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直观真切的美术课堂教学情境,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将静态的美术艺术作品以更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校园环境、周边公园、自然风光为学生进行相应的审美教育,并促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审美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亚奇.中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26)

[2] 熊先璟.浅析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纺织. 2019(02)

作者简介:姓名:王涛   出生年月 :1980.08  籍贯:河南   最高学历 :本科   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邮编: 037000  单位 :大同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