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舞蹈文化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岭南舞蹈文化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

梁艺 1 梁柰 2

1 广西教育学院艺术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530000 2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530000;

备注:项目基金:2020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新媒体时代广西戏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批准号:20FXW015





摘要:岭南舞蹈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对岭南舞蹈文化的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岭南舞蹈文化的必要性,并总结传承应注入传统文化、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树立创新性意识。

关键词:岭南舞蹈文化;高校;舞蹈教育


引言: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岭南文化又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岭南舞蹈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其中以岭南民间舞蹈最具代表性,这些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体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专业高等院校应吸取其中的精华,加强舞蹈文化传承工作。

一、岭南舞蹈文化

(一)特点

岭南舞蹈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中岭南民族民间舞汇集区域文化的特点和整体特性,形成了不同区域的舞蹈风格特点,如潮汕英歌舞雄壮有力,陆丰东线钱鼓舞刚强,西线钱鼓舞柔美等。岭南位于五岭的南部,较早吸收外来的文化和思想,是多种文化撞击和融合的成果,具有最原生态、兼容开放、不断创新的文化内涵,所以铸就了岭南舞蹈多样性、开放性、民族性和现实性的特点。

(二)发展现状

岭南的非遗舞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凸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展现岭南人民积极进取和拼搏向上的精神。如《醒狮舞》、《英歌》、《钱鼓舞》、《瑶族长鼓舞》等。现阶段,广东、广西和海南省政府、舞蹈家协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扎根岭南文脉,致力于岭南非遗舞蹈的传承和创作,已经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产生了众多优秀作品。此外,岭南舞蹈的代表人物如“黎舞之母”陈翘十多年来深入黎族民间,加强实践创作工作,不断为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承进行助力。

二、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岭南舞蹈文化的必要性

把传统的岭南舞蹈文化融入到课堂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教学的效果,提升教学的效率。此外,因为历史的更迭,许多岭南舞蹈文化中优秀的舞蹈作品被破坏或者遗失,文化面临着失传的危机,非遗传承者面临年岁渐高后无传人的困境。如高校能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任,以舞蹈课堂为依托,树立创新性思维,充分探究岭南舞蹈文化符号,把它有效地融入日常的舞蹈教育中,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加知识储备量,丰富舞蹈的展现形式[1]。把高校作为文化发展和传承的主要阵地,将会大大促进非遗舞蹈文化传承的力度。因此,在岭南舞蹈专业院校中加入本土民间舞的教学内容,将是舞蹈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三、岭南舞蹈文化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的思考

(一)在教育中注入传统文化

高校老师在舞蹈教育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现有的舞蹈教材、课程大纲以及表演的任务,要充分汲取岭南舞蹈文化的精神内涵,为高校的舞蹈课程提供新的发展方向。老师可结合教学的进程,加入舞蹈背景介绍板块,向学生介绍岭南舞蹈文化的发展历史、代表人物、获得的成就以及著名的表演剧目等,带领学生欣赏经典的剧目片段,加深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荣誉感。其次,在舞蹈教学中融入典型岭南舞蹈的组合,如英歌舞、瑶族长鼓舞和狮舞等,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发现和喜爱岭南舞蹈的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最后,师生共同提取能够代表岭南舞蹈的关键性元素,比如民族的特有舞蹈体态、动律、装饰配饰等,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工作,让传统舞蹈文化在创新中赋予更多的文化属性,多层次呈现出舞蹈文化的生命。

(二)构建完整教学体系和形式

为岭南舞蹈文化编制专属舞蹈教材,可以以《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课程模式为参考,构建完整的教材体系。以岭南舞蹈文化独有的艺术风格为基础,提取其中的关键性素材,比如潮汕钱鼓、英哥和瑶族长鼓等。这样老师就能根据教材进行教育工作,学生对教材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在这种模式下,高校可打造专属的舞蹈教学体系,加强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效果,提升舞蹈教学的价值。[2]其次,把岭南舞蹈以原生态和本土化的模式进行展现,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将采风资料,利用舞台展示的模式,把岭南舞蹈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有效地抢救那些逐渐消失的文化。高校还可以与民间舞蹈艺术机构和岭南舞蹈的代表们、非遗传承人等进行交流与合作,邀请专业的岭南舞蹈文化的研究学者到学校举行讲座,也可以到非遗舞蹈基地进行观摩学习,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加强文化传承的深度。学生在观赏学习的过程中能深深体会非遗舞蹈的魅力,感受到传承和舞台实践融合的效果。在将来把优秀的非遗传统舞蹈进行更广阔的传播,向其他地区、国家分享岭南舞蹈文化独特的魅力。

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对岭南舞蹈文化的认识,还需要保障他们能科学合理地把文化融入到舞蹈中,提升表演的效果,形成特有的舞蹈风格,提升岭南舞蹈文化传承的效果,加深大众对文化的认可和熟识度,为之后的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高校可以定期为老师提供岗内培训,提高他们对岭南舞蹈文化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深入挖掘舞蹈文化的精神内核。

高校以岭南舞蹈文化为出发点,开设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岭南舞蹈文化的机会,确保他们在之后的舞蹈创作中能更好地应用。例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素材,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岭南舞蹈文化的魅力。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与民间的舞蹈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演练的机会。学生在舞台实践中逐渐挖掘出新的舞蹈展现形式,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

(三)在传承中树立创新意识

岭南舞蹈文化的主要特点为开放性,所以高校在舞蹈教育中传承岭南舞蹈文化时,应树立创新意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要充分体现当代的精神内涵。高校在舞蹈教学中可以以舞蹈编创为切入点,把文化内涵巧妙地融入到舞蹈中,提升感染力。在进行创作时,紧握岭南舞蹈文化的命脉,对文化的基础进行传承。首先,以岭南舞蹈文化积淀为出发点进行探究,在文化中进行追寻,充分体现区域的文化特征。其次,还可以分析现阶段岭南人民的文化精神,或者时代精神中与岭南舞蹈文化相契合的内容,加强思维的碰撞和融合。在创作舞蹈作品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间加深对岭南舞蹈文化的理解,在编舞的过程中逐渐落实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展工作。华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在创新中积累了上百个舞蹈作品,如《狮舞岭南》、《舞火狗》、《打盅盘》、《舞鲤鱼》、《席狮逗趣》等,让即将失传的舞蹈形态得到了保存和传承,同时展现了非遗舞蹈创新的新生状态。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广西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也都致力于岭南瑶族舞蹈的研究和创作,产生了《瑶山鼓》、《长鼓舞》、《晒裙子》等优秀作品。

结论:综上所述,岭南舞蹈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高校在进行舞蹈教育时应充分汲取其中的精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岭南舞蹈文化和时代精神构建联系,提升岭南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溪璐.岭南舞蹈与岭南文化[J].岭南音乐,2020(04):76-77.

[2]石钧尹.“互联网+”视域下岭南舞蹈文化校园传承和发展[J].大观(论坛),2020(0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