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安全教育的思考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安全教育的思考提升

吴海平

莆田市荔城区新度中心小学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的综合发展过程当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居民的各项生活领域得到了全面提升。其中,在教育领域,与新课标教学的融合,使得我国总体的教学机制发生了全面增长。我国在教学过程中,全力推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在“体”——体育教学中,与过去的常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对现有的体育教学产生了全新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在现有模式中对学生进行全面优化。因此,本文将就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措施展开讨论,阐述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安全隐患。研究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体育安全,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学;安全隐患;综合分析


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如何有效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成为了教师首要关注问题。与初中、高中学生不同,小学生自身的身体机能尚在发育当中,肢体协调能力有待增强。因此,在体育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因素,这就为教师的教学规划以及学生的后学后期成长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何在保证提升学生体育基础上实现体育教学,是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避免学生受到意外伤害,多以自由活动为主,缺乏体育技能的培养。这种单向性教学方法将导致小学生未能对体育教学产生相应的重视性,影响其后续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因此,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有效的体育安全教学,将是本文探讨的重要目标。

  1.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如何确保小学生自身的安全性是教师的首要关注问题[1]。对我国现有的小学教学体系展开分析,可以得知教师主要以“学”、“玩”为教学主导。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小学生的后续学习发展,体育是一门专业领域极强的科目[2]。要求小学生主动参与,并借助体育教学,实现肢体功能的强化。但就目前的教学内容来讲,小学生在体育学习当中,身体素质发育不均衡,很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损伤。例如,在跑步训练当中,小学生很容易出现摔倒等现象,造成软组织损伤。同时,在跑步超越的过程当中,如出现碰撞,也会对小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其主要集中在“课堂安全事故”以及“组织活动当中的事故”为两大意外发生方面。教师以及学校必须针对这两大领域实现优化,增加体育教学的安全性,保证小学生的体育训练可以对其身体素质实现有效强化。对我国新课标当中要求的教学体系,实现高度吻合的效果,使小学生自身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成为建设我国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1.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处理安全问题

  1. 教师与学生实现自身安全意识的双向提升

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作为首要安全负责人,其自身必须对学生的整体安全负责。因此,学校提升教师自身的安全意识非常重要[3]。例如,在课堂准备当中,教师必须对所使用的教学机械进行检查,对于出现问题的机械,教师必须停止使用,并做好标记,以便学校进行维修更换。同时,对于学生的活动场地如“跑道”、“篮球场”等地面进行检查,防止石粒等出现,从源头杜绝安全隐患。在进行体育活动前,教师引领学生做好热身准备,防止肌肉拉伤。

对于小学生而言,除教师遵守安全意识外,小学生也必须在体育练习当中杜绝打闹等现象,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在受到意外伤害时,如小学生在跑步出现摔倒擦伤的问题等现象,避免哭闹,沉着冷静应对,并与体育教师进行联系,防止二次伤害。只有当教师与小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双向提升后,体育教学才可有效发展。

  1. 完善整体的体育教学机制

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有效的教学机制是其安全性开展的主导性因素,可以帮助教师形成规范的管理,把握课堂授课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前,教师必须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4]。例如,制定检查计划,确保教师的每项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凭可考。以制度为基准,规范教师在体育教学当中的整体行为,使体育课堂成为真正的量化考核标准。保证其整体从源头激发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加强教师对于运动损伤、医疗等急救知识。有效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保证教师在学生发生意外伤害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自身也应准备一系列的急救物品,如碘酒、纱布等。当小学生出现意外伤害的情况时,以便教师第一时间对小学生进行治疗,并安抚小学生[5]

(三)学校对体育运动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需要提高

想要维护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最关键的是对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加强,当教师能够对体育运动安全意识进行充分的重视和关注,才能在平常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实施更为合适的教育行为。因为,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始终需要秉承着一定的安全教育观念,并且将“安全第一”作为整个体育运动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思想,促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该思想的影响,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学校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查和统计,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主要会有哪些运动危险,以及会突发哪些安全事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体育运动安全事件,便能够按照预案的内容,及时有效的对相关事件进行处理和解决,由此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的安全。此外,学校还需要加强资金方面的投入,对于相关体育运动器材和设施进行时常的检查和保养,对于一些老旧的体育运动器材,及时地进行更换,防止学生因为体育运动设施方面的问题而影响其自身安全。

(四)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体育运动安全教育

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安全的保护,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学生自身不仅需要具有此方面的意识,学校和教师方面也要不断地对体育运动安全方面的实施措施进行更新和完善。具体来说,学校可以不断地对体育运动安全进行宣传,一方面,通过实时广播,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演讲,学生通过演讲,能够对体育运动安全的认识更加牢固,与此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安全知识竞赛,也可以开展体育运动安全讲座和交流会,由此在校园中营造安全气氛,学生对体育运动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能够越来越高。此外,在校园中悬挂一些有关体育运动安全的条幅,张贴关于体育运动安全内容的海报,都能够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安全意识,进而避免和防止学生发生体育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学生也能够对体育活动产生更多的期待,提高体育运动的效果,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整体的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关键点。教师必须有效提升整体的安全意识,保证学生的安全性,在后续的教学过程当中就学生的整体安全思想意识进行全面提升。同时,优化自有教学模式,从源头当中保证学生自身的安全性,提升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在运动当中,体会到体育训练的乐趣,有助于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品勇.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小学生(下旬刊),2019(08):95.

[2]马科栋.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7+2.

[3]叶永康.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学周刊,2018(10):155-156.

[4]齐淑慧,王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J].运动,2019(02):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