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及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量词及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研究

刘晚琦

中国传媒大学



摘要:量词的使用是汉语的特色之一,但由于数量和使用规则繁多,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本文对量词及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研究现状作综述,其中关于量词的研究现状分为量词的命名与定义、量词的分类、量词研究的其他成果三个方面;关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研究现状分为整体现状和国别研究现状两个方面。

关键词:量词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现状研究


  1. 关于量词的研究现状

量词是汉藏语系中特有的词类,对它的研究由来已久,已有一些学者针对以往量词研究做了一些综述和总结,如王希杰(1990)、王冬梅(1997)、周纯梅(2006)等。

  1. 量词的命名与定义

王希杰在其著作《数词·量词·代词》中首先论述了“什么是量词”,列举了以往对量词的各种命名,如单位名词、单位指称、单位词、副名词、助名词、计标等。黎锦熙先生是最早提出“量词”这一名称的,他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文法》中写到“量词就是表数量的名词,添加在数词之后,用来作所计数事物之单位。”王力《中国现代文法》中称量词为“单位名词”。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中称之为“副名词”。王冬梅指出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认为量词应该独立成类。王力在《名词和量词的界限如何划分》中将量词与名词并列;袁晖《量词札记》一文也认为量词应单独成类。1952年,丁树生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将量词正式确定为词类中独立的一类并正式定名。1956年《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正式界定量词为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自此,量词在汉语词类体系中正式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类,量词的名称也开始固定下来。

  1. 量词的分类

量词的分类是量词研究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量词的分类也越来越细致。

陈承泽(1922)根据表示对象的不同将量词分为两类:表数之单位之字和表度量衡之字。黎锦熙则将量词三分:用个体的普通名词表示的、度量衡、由名词转变而成为形容词性质的。

周纯梅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指出量词分类的二分法、三分法和多分法。二分法如邢福义:物量、动量;三分法如吴启主:物量、动量、复合量词;多分法如朱德熙: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度量词、不定量词、临时量词、准量词、动量词。

语法著作刘月华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黄廖本《现代汉语》中对量词的分类一般遵循两分法,即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下位分类再次两分为专用名(动)量词和借用名(动)量词。虽然都是两分,但我们可从接下来的分类中找到同中有异的部分。刘月华将专用名量词分为6类: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不定量词、准量词、复合量词。黄、廖则将专用名量词分为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度量衡量词三类。刘月华分出的“准量词”中如“年、星期、天、小时、分钟”与黄、廖分出的表示动作时量的动量词(也可以叫时量词)有交叉。

针对量词分类标准杂乱、分类结果多样的情况,有些学者提出了新的想法。如马庆株总结前人的讨论,按“数+量±的+名”将量词分为范围量词和非范围量词。

  1. 量词研究的其他成果

吴非总结了1949年以前量词研究在其语法形式和作用上的成果。《马氏文通》已开始注意到一些有关量词语法意义的比较,例如数量词组在句中所处位置不同,其语义也有区别。黎锦熙则认识到若量词代替了其所规定的名词性的词,那么省略的词一定是文中出现过或已经被习惯省略的,如“这一盆是我自己种的墨菊花”“他们几位都来了”。吕叔湘则指出白话里数字之后不跟单位词(也就是量词)的两种例外情况,一是成语中,二是跟着大单位的小单位其后不出现名词时,如“一丈二”。王力则侧重于白话方面的量词作用探讨和共时描写。高名凯则重视对词的历时研究,考察其来源。


  1.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研究现状

  1.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整体现状

目前,从对外汉语教学视角出发的量词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学者们从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学习与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伏学凤(2004)采用自然语料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对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运用和习得汉语量词的情况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总结出不同汉语水平、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习得汉语量词过程中的不同难点。

林霞(2004)在对通用教材、语法大纲和HSK试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语源、语境、语义、语法、汉外对比等方面考察量词,并提出按照常用性、可接受性及量词内部由简单到复杂排列规律等原则,把量词教学分为五个阶段。

刘慧(2006)分析了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难点,如汉语量词绝大部分的都是由其他类的词转化而来、汉语两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数量巨大。对此,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量词的文化内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量词选用必须进入语境”的概念。

还有一些学者分别关注对外汉语动量词或名量词的研究。

王敏媛(2007)通过对教师、汉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以及现行教材的分析,得出名量词引申义用法是学习者的难点等结论,并提出教学对策。金枚(2013)以《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规定的38个名量词为研究范围,依据Lakoff的隐喻分类标准,将这38个名量词重新加以分类,并提出以此分类为理据进行对外汉语名量词教学的新主张。

陈云(2008)结合动量词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和留学生的动量词使用情况,讨论了动量词教学的问题。吴艳华(2014)则主要研究了初、中、高级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对借用动量词的习得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并设计出一份以“掌、脚”为例的借用动量词教学方案。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角度的研究。王振来(2008)考察留学生在量词重叠上的偏误,针对“错序、缺失、误选、多余”四种偏误类型,提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词重叠式的建议。还有一些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量词个体研究,涉及到“个、遍、次、回”等量词。

  1.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国别研究现状

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有很多学者也关注到了不同语言背景的汉语学习者习得量词的研究。

张赪(2009)应用类型学理论分别描写、对比了汉泰语量词语义系统,找出了汉泰语量词系统共有的和各自特有的分类,重点分析了汉泰语有生量词、形状量词的不同,据此提出了汉语量词教学对策。杨宗雄(2006)从比较汉泰语常用名量词的总体特点入手,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常用名量词过程中出现的偏误进行描写,提出了泰国学生学习量词出现偏误的五种成因。安曼兰(2014)对泰国学生在名量词使用中频繁出错的地方以母语负迁移、目的语干扰以及文化因素三种偏误为分析的基础,提出针对泰国学生名量词教学的建议。

除了针对泰国汉语学习者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还有针对日本、韩国、越南学习者以及母语为英语学习者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研究。龙泉(2006)、伏学凤考察了针对日韩留学生的量词教学。英语系统中没有量词的概念,但存在着与汉语量词相似的“表量结构”,王怡又(2013)通过对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结构”的对比,提出针对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的若干建议。王康海(2006)则考察了汉语和越南语名量词的对比研究以及越南学生对汉语名量词的学习。


  1. 总结

本文主要总结整理了量词以及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相关研究现状。总体来说,对于量词的本体研究比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研究要丰富和全面,但两者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国别研究涉及的国家主要是泰国、日本和韩国,但汉语学习者来自多个国家,学习者的母语背景以及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到量词的学习,因此急需涉及其他国家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国别研究,以此丰富关于量词及其教学的内容,并给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更切实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12.

  2. 王希杰.数词·量词·代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

[3]吴非.一九四九年以前量词研究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4):66-69.

[4]王冬梅.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综述[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06):56-60.


作者简介:

姓名:刘晚琦

出生年月:1995年5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精确到市):湖北省宜都市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单位所在地: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中国传媒大学

单位所在地邮编: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