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理论解读汉语不及物动词的及物现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3

冰山理论解读汉语不及物动词的及物现象

杨玲玲

贵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贵州省 贵阳市 550025

提要:汉语存在部分不及物动词可转化为及物动词的现象,两种不同性质的动词能够转化,必然是因为不及物动词具备转化为及物动词的条件。本文以冰山理论的突显和隐藏两种特点为引导,探析出不及物能转化为及物动词是因为不及物动词释放了自己隐藏的宾语转化为及物动词;其二是因为不及物动词重现了被省略的宾语。不及物动词隐藏的语义结构从水面之下浮至水面之上的过程就是不及物动词转化为及物动词的过程。

关键词:冰山理论、及物化过程、释放宾语、重现宾语

作者简介:杨玲玲,1997,女,贵州遵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贵州大学。

  1. 引言

冰山理论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占据着较高的位置,它多被用来揭示人格的特征。同时,创作者与读者借由冰山理论的空白通过作品建立了通感,使作品展现出读者无法言喻的心声,由此读者称赞作品,提高作品的声誉。因为冰山理论最大的特点在于展现符合大众认知的一小部分,保留很大一部分供读者猜测。对于冰山理论在作品中的运用也不断被注予新的阐释,但很多研究都集中于研究海明威作品中的冰山理论,像刘义峰(2014)就对《老人与海》中的艺术特色,包括冰山理论进行了新的解读,还有诸多学者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中的冰山理论进行解析(李嘉 2020)。当然,除了文学上的解读,也有学者结合语言和冰山理论来分析,如张海燕、王晓利(2014),从会话含义解读八分之一和八分之七的思想内涵。由此可知,冰山理论虽在文学上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它依然可被用于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理论所体现的部分思想也能阐释语言学现象。因此,本研究在冰山理论指导下对语言现象进行解读。

  1. 冰山理论与不及物动词转化及物动词

2.1 冰山理论阐释

冰山理论最早提出是弗洛伊德和海明威。他们分别在心理学领域和文学领域上对冰山理论有所建树。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他们认为人的人格即“超我、自我、本我”。这样的现象就像海面上的冰山,露出的一部分冰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部分属于有意识的层面,而在海面之下的是无意识的部分,无意识的这部分在某种程度上通常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也就是说,这看不见的部分往往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人的许多感情思维都是被隐藏在海绵之下的,需要的时候便会出现,不需要的时候便被隐藏。由此,冰山理论在心理学层面被提出来。其后,海明威1932年在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将文学创作比作这块冰山。“冰山运动之宏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创作所体现的是作者的情感或思想,但是这些内容属于那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而那八分之一是在海面上的冰山,也就是文字形象。因此,读者要完全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就需要挖掘被作者故意隐藏在海面之下的八分之七。水面上下的内容都理解后,才能完全把握一个事物的整体。

2.2冰山理论与及物现象相符性

冰山理论最初属于心理学领域,但海明威根据该理论隐藏与突显的特点,将其首次运用到文学领域的创作与阐释,证明该领域在不改变核心特点的情况下可以被适用至心理学以外的领域。文学领域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一个应用示例。本文将冰山理论运用到不及物动词的及物现象研究是基于冰山理论的核心特点是突显小部分内容,隐藏大部分内容(熊学亮 2009)。突显的那部分内容能被大众所广为接受,隐藏的那部分会根据需要“浮出水面”,满足大众的需求。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的区别在于前者不跟宾语,后者可跟宾语。不及物动词的及物现象表示不及物动词能与及物动词一样跟宾语。对于该现象的解释,一些学者认为是构式压制了不及物动词,使得不及物动词能带宾语(周芮芮、李健雪 2017)。但是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能相互转化的基本条件是什么,这个条件是否在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身上都能找到还有待解决。经过学者们的研究可知在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缺少一个纽带时,很难直接解释不及物动词的及物现象。而冰山理论突显与隐藏的特点可以为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提供一个纽带。本文认为不及物动词之所以能转化为及物动词,是因为不及物动词在语义结构上比及物动词隐藏了更多的内容。不及物动词在没有与句式互动的情况下隐藏了部分语义内容,而该部分语义内容是及物动词也存在的。正因为不及物动词没有呈现全部语义结构,而及物动词呈现了词汇带宾语的全部特点,不及物动词才能与及物动词区分开来。而当不及物动词进入构式与句式互动时,为了突显词汇与句式的匹配性,不及物动词被隐藏的那部分语义内容就根据构式需要出现,携带部分宾语,暂时成为一个及物动词,但它本身仍然是不及物动词。这也是为何不及物动词携带宾语后没有彻底变成及物动词,而只能称作不及物动词的及物化现象的原因。因此,该研究利用冰山理论为不及物与及物动词建立一个可相互转换或被压制的纽带。

2.3 不及物的及物现象

2.3.1不及物动词释放凝固进动词的宾语

前文已经提及不及物动词在语义结构上与及物动词的区别是前者隐藏了部分内容,而那部分的内容就是不及物转化为及物现象的原因(熊学亮 2009)。对于不及物动词来讲,它隐藏的是在语义结构上属于它的宾语的抽象内容,隐藏后不及物动词的宾语也就是抽象性的存在。按照冰山理论的说法,露出水面的那一部分是动词的通用特点,而水面之下的就是不及物动词的宾语。也就是说,不及物动词其实和及物动词一样,都是带有宾语的,只是不及物动词的宾语不直接体现在文字层面上。只有当构式需要时,不及物动词才唤出自己的宾语以匹配句义。比如:

  1. a.他在吃/吃饭

b.他在跑/跑步

根据构式的论元结构,一个构式存在施事、动词和受事。在1(a)中和1(b)中,他在吃的“吃”和他在跑的“跑”都是受事,两个词都是不及物动词,其后都没有接宾语。但是“吃”和“跑”都可以带宾语分别为“饭”和“步”。从这两个句子可以看出,汉语的不及物动词可以变成及物动词。比较“他在吃”和“吃饭”两个结构中的同一个“吃”字,前者不及物,后者及物,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前者的“吃”在语义结构上隐藏了比及物动词“吃”更多的内容。按照冰山理论的特点,不及物动词“吃”只是将它的宾语“饭”凝固了进了动词中,使得“吃”的宾语抽象化了,所以不及物动词“吃”本身含有抽象性的宾语,也就不用再添加一个宾语,这也是为何当我们看到“吃”以后,我们能懂得这个字的含义。而它出现及物现象就是因为当“吃”字进入某结构以后,为了避免歧义,其后添加一个名词以指明在某一种语境之下的特指,也就是将凝固进“吃”的宾语释放出来放在字面上。因此,根据冰山理论隐藏与突显的特点,不及物动词“吃”之所以能跟宾语是因为“吃”本身能带宾语,但是它的宾语被凝固隐藏在语义结构中,所以出现在水面上的只是不及物“吃”字,但水面之下还有“吃”和它的宾语,一旦构式需要,水面下的宾语就“浮出水面”成为及物动词。因此,不及物动词就出现了及物现象。但根据冰山理论的说法,水面之下的内容占据动词的大部分语义结构,也必须根据构式的需要“浮出水面”。也就是说,水面之下包含不及物动词的众多宾语,但是不能全部突显,宾语必须根据构式的要求选择性地浮出水面。同理,在“他在跑”与“跑步”两结构中,前者的“跑”是不及物动词,后者为“及物动词”。“跑”字之所以能从不及物转化成及物动词,是因为前者的“跑”字凝固了自己的宾语,凝固后的内容处于水面之下,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就是不及物动词“跑”,当水面下的内容根据要求“突显”后就形成了及物现象。冰山理论中物体在水面之上与水面之下的浮动就是不及物动词及物现象的过程。从以上的内容看,基于冰山理论,不及物动词能转化为及物动词的原因是不及物动词将自己凝固进动词的宾语释放出来,动词有了宾语便成为了及物动词。

2.3.2 不及物动词重现省略后的宾语

语言重视经济原则,Chomsky(1986)认为,语言的发展过程多受经济原则的支配,并认为这是所有语言的共性。经济原则就是要简化,将复杂的或冗余的内容简化,所以造就了语言的省略现象。当不及物动词不存在宾语时也不影响对不及物动词的理解,那么宾语就可以省略;当不及物动词进入构式时需要宾语来激活不及物动词的意义,那么省略后的宾语就应还原以保证不及物动词不会造成歧义,但是还原的宾语应该是根据构式义还原而不能只是不及物动词的逻辑宾语,前面所提的释放的宾语也是相同的要求。省略宾语后的动词作为不及物动词出现,在构式中重现宾语就是不及物动词及物化的过程,比如:

  1. a.飞上海/哪一趟客机要去上海。 ——下一趟就飞

b.忙搬家/他们这一阵子都在搬家,没时间摆摊,忙着呢

在2(a)和2(b)句子中的“飞”和“忙”两个词在不同的句式中都用作了不及物动词,也用作了及物动词。但实际上是因为不及物动词只是先省略了自己的宾语,然后在句子中以不及物动词出现,在用作及物动词时只是还原了省略的内容。在2(a)中,“下一趟就飞”的“飞”是不及物动词,“飞”的目的地是上海,所以目的地上海可以成为“飞”的宾语,成为“飞上海”,这其中的“飞”就是及物动词。“飞”变为“飞上海”的过程就是由不及物转化成及物动词。“飞”的宾语能被省略是因为由“飞组成的小句中“飞”是核心词汇,也就是说它能表明该小句主要的意思。“飞上海”中目的地“上海”是一个辅助性词汇,即使该词不存在也不会影响该小句的意思。按照冰山理论的说法,呈现在字面上的是人们所共知的,其余的部分可以被隐藏,适当的时候再出现。所以隐藏宾语“上海”,只出现不及物动词“飞”时是允许的,“飞”暂时省去了宾语也不影响句意理解,这也是语言的经济效应使然。“飞”先经过了这样的省略,然后用于在“下一趟就飞”这个句子中,“飞”就是一个不及物动词。但是如果需要表明完整的意思就应该是“下一趟就飞上海”,“飞”的宾语就根据句意完整性的需要“浮出水面”重现。这样的过程就是不及物动词变成及物动词的过程,及物动词能形成是因为不及物动词重现了自己的宾语。在2(b)中,“忙着呢”中的“忙”也是被用作不及物动词,将它的宾语“搬家”省略了。这是因为前面解释了他们这一阵子都在搬家,所以他们忙的事情是“搬家”,后面可直接用表示核心意思的词汇“忙”来表示,省略宾语后的不及物动词依然不影响听者对句意的理解。省略的宾语“搬家”被隐藏在“忙”形成的语义结构的水面之下,所以在构式中只体现了不及物动词“忙”。但是“忙”在构式中不会只按不及物动词出现,也会出现及物现象。如果说他们忙啥呢?他们忙搬家呢。这样的说法就是将不及物动词“忙”变成了及物动词。变化的过程也是宾语重现的过程。因此,从例子中可以看出,不及物能变成及物动词是因为动词恢复了被自己省略了的宾语,宾语重现后,不及物动词就被及物化。

  1. 结论

本研究基于冰山理论隐藏与突显的特点,为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的转化创建了一条纽带。不及物动词之于冰山理论是在水面之上保留动词的特点,水面之下隐藏不及物动词的语义结构,不及物动词隐藏的语义结构从水面之下浮至水面之上的过程就是不及物动词转化为及物动词的过程。按照冰山理论的特点,不及物能转化为及物动词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不及物动词释放被隐藏的宾语。动词将自己逻辑上的宾语凝固进语义结构并隐藏在“未浮出水面”那一部分中,当在实际结构中使用时,不及物动词隐藏的那部分内容突显出来就成为了宾语,也就是不及物释放了自己被隐藏的宾语,不及物动词就及物化了。原因之二是不及物动词重现被省略的宾语。动词能突显结构的核心意义,便省略不影响词义理解的内容,将省略的内容隐藏在“水面之下”,当构式需要时重现省略部分,就成为了宾语,不及物变成及物动词。因此,冰山理论阐释不及物动词及物化现象在于冰山只露出一小部分,水下的大部分内容会根据实际需要而逐一浮出水面。不及物动词隐藏自己的宾语,实际使用中因需要而“浮出水面”成为及物动词,此过程就是不及物动词及物化现象的过程。


参考文献

Chomsky,N.1986.Knowledge of Language:Its Nature,Origin and Use[M].New York:Praeger.

Haiman,J.1983.Iconic and economic motivation[J].Language,59.

杜思儒,2010,析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转化[J],《语文学刊》(4):35-36。

郭继懋,1999,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中国语文》(5):337-346。

海明威,金绍禹译:2001,《海明威文集·死在午后》,上海译文出版社。

黄鹂,2010,试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J],《作家》(4):37-38。

刘晓林,2004,也谈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问题[J],《外国语》(1):33-39。

刘义峰,2014,《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新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5):276-278。

刘何雁,2016,“冰山理论”在纪录电影中的应用[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李嘉,2020,冰山底下的谋杀案—海明威《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解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16):86-90。

石琳,2008,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认知解释[J],《吉首大学学报》(2):161-163。

熊学亮,2009,增效构式与非增效构式—从 Goldberg 的两个定义说起[J],《外语教学与研究》(41):323-328+400。

张海燕、王晓利,2014,八分之一的含蓄,八分之七的厚重—从会话含义理论视角解读《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7):176-177。

周芮芮、李健雪,2017,致使移动构式中的语法隐喻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6):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