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探究

邵丽丽

永嘉县上塘城关中学 浙江 温州 325100

摘要:数学是初中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学好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给初中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初中数学问题解答容易出现的各种错误,探讨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避免再发生类似错误,培养初中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错误;原因分析;对应措施

引言

数学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内容,还有大量复杂的推理知识。因此,学好数学不光需要拥有高超的计算能力,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抽象思维能力,缺少任何一种能力都会给初中生学习数学造成障碍,导致学生解题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分析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根据错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解除数学学习的困扰,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增加数学教学成效。

一、当前数学解题错因分析

(一)粗心造成无法全面解读题目信息

许多学生都存在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在解读题目时往往不能认真审题,遗漏题目给出的信息,犯一些低级的错误。比如,看错小数点,运算符号和数字。这些因粗心马虎造成的错误,如果认真审题完全可以避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性格习惯上的问题,用严谨认真的思想态度对待学习。

(二)基础知识不扎实

许多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概念,但知识概念应用能力不够扎实,解题时知识概念的选择出现错误,进而导致解题错误。也就是学生对知识概念有基本的认识,但对它的应用范围把握不太熟练,解题时容易混淆类似的概念,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也就无法推算出正确的答案。另外,还有的学生对基础概念生硬的记忆,并不能深层理解概念的关键知识点,造成实际解题应用时缺乏灵活性,不能准确找到问题的突破点。

二、解决初中生解题错误的对应措施

(一)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和解题态度

针对学生马虎粗心的不良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进行深刻的反省,总结分析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防止以后发生同样的错误。教师在解题时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和解题方法,让学生着重关注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有意识的转变学习态度,改正不良习惯,逐步提升解题正确率。

(二)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知识

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是造成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薄弱知识点进行着重讲解,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首先,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准确清楚给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概念含义和应用范围,让学生牢固扎实掌握这些基础概念,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实例对这些基础知识应用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清楚区分概念的应用范围。比如,在八年级上册中学到直角三角形,教师就可以结合以前学到的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进行对比,帮学生牢固掌握直角三角形知识,并复习巩固等腰三角形相关知识。教师就可以利用例题,如图:60e6938d9739f_html_1fec834154f6639d.png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CD⊥AB,求证∠ACD=∠BCD。然后教师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引导学生一步步推理,在推理求证的过程中熟练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基础知识概念。

其次,教师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因为这是数学解题的一种基本功。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计算能力和公式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准确率和熟练度,把因为运算出现错误的几率降到最低。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基础性运算题目,加强学生的运算练习,提高他们思维灵活性,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再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查题目,能够准确抓取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以及其中包含的引申条件,防止学生因思考不全面造成的解题错误。比如在学习不等式组的时候,结合数轴知识,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找到方程组的答案。教师获得题目的准确答案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知识探究学习,引申分析方程组无解时的情况,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应用能力。

  1. 教师教学要有预见性和针对性

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薄弱基础知识环节,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在课堂教学时进行着重讲解,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避免发生错误的几率。例如,在学到分数方程式时,教师根据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预见他们可能会混淆分数和分数方程式的基本性质。教师就可以设计适量的相关分数和方程式的问题,加强学生相关方面的练习,让他们在练习中掌握分数和分数方程式基本性质存在的差异,避免以后因类似问题出现错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清楚了解学生在解题时出现错误的原因,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避免因粗心马虎造成解题错误;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环节着重讲解,夯实他们的学习基础,培养他们娴熟的运算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让他们面对问题能够冷静认真的分析,准确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和蕴含的深层含义,正确解答问题;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预见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知识重难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比,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有效避免出现解题错误。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加强初中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俞进凯.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0):8-9.

[2]刘耀魁.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44.

[3]罗成忠.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学理科园地,2016,12(06):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