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8
/ 2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林丽芳

紫金县黄塘中心小学 广东省 河源市 517469

摘要:伴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困生”问题是摆在老师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理清学困生问题产生的根源,加强对这些学困生的各个方面的管理,从而进一步的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学困生 学困生的管理 策略

“学困生”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学困生往往是学习上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自信心和竞争意识,上课搞小动作,往往还会影响一大片同学。如何管理才能改变这些现状呢?我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自己所管理的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总结、分析、综合,努力探究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要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一)加强学困生的帮扶工作。

在班级中建立“学习兴趣”小组,采用“手拉手”,“一帮一”等手段。各个小组内既有优秀的学生,又有学困生,我们可以引导学困生和优秀的学生自愿结对,每位学困生都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好伙伴,好朋友,好帮手。当学困生遇到学习的困难时,他们可以向这些“老师”求教。同时,优秀的学生也经常督促和帮助学困生学习,这种“手拉手”,“一对一”的帮助更有针对性。因而,班级中逐步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风——你追、我赶、他帮、共比。在这样一种氛围环境中,就能形成群体的合力,更好的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提高整体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进师生之间彼此信任与理解,更有利于加强对学困生的管理。这需要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首先,要充分了解他们,微笑面对他们。可以问问他们最近有什么新的打算,身边最近发生了什么新鲜事,是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有没有一些心烦的事情等等。其次,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学生。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和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爱自己的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理解和倾听学生的心声,细心体味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才更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化解他们内心的无奈和痛苦,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是指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能折射出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信心和决心。从这些学困生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缺少自信心和自尊心。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观察,选择恰当的时机去表扬他们。多鼓励,多了解学困生,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别人的肯定。例如,在我们学校一次《四则混合运算》的公开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说说怎么计算8×15÷5,有个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举了手。这个时候老师立马抓住了机会,让他回答了,并且最后表扬了他。发现从这之后,老师提出的问题,他都能够积极地去思考。我想这节课之后,他的自信心肯定会有所增加。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多了解学生的家庭、学困的原因等特点,因材施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让班级和科任教师接纳和包容学困生

作为班主任就要注意协调好班级的科任教师和学生,要接纳和包容学困生,教师和学生对“学困生”的尊重和接纳,是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的重要条件,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学困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学困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以身示教,成为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典范,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

 四、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困生的好胜心理,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情和荣誉感。

班主任应定期为学生举办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各种比赛,各种集会等。并让学困生根据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在活动中作用,并引入竞赛机制,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激发学困生的竞争意识,让学困生参加团体性的活动,能够培养学困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五、把握家校沟通的契机,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困生的家庭情况,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开设家庭教育课程,提高家长素质,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生没有真正发生问题或问题不算严重时,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往往乐意接受老师的意见。一旦学生存在问题,老师“没事不说话,开口就告状”,家长心中的滋味就很复杂。这里因为孩子的问题心里正脑火,老师再在旁边煽风点火,他们就会有“老师又来告状了”、“是不是对我的孩子有偏见”等消极心态,老师就难以进一步开展工作了。如果家长与老师之间在平时已经建立了良好、融洽的关系,在真正出现问题时,他们就不会存抵触心理,乐于听取老师的建议和劝告,并配合实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困生的转化非一朝一夕,更不能简单暴躁,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讲究方法要做到春雨润物无声,要总结以往班级管理的教育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创设适合班级的学习情境,使班级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学生交真心朋友,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信心,并采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减少班级学困生的增长率,从而提高班级整体的教育教学效果。善待每一个学生,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持之以恒,点燃他们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教育的明天一定会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浅谈班级学困生转化与班级管理 [J], 杨艳玲;  孟凡霞

2.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学困生转化工作 [J], 葛小强

3.浅谈初中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问题 [J], 张辉4.浅谈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 [J], 潘利华

5.浅谈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转化 [J], 张建梅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