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复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复习

何钊

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 广东省 东莞市 523840

摘要:复习课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型。传统复习课在学情把握、因材施教等方面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解决传统教学的面对的困境是所有教师面临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在初中生物复习课中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复习课的效果和效率。

关键词:大数据 复习课 高效课堂


一、引 言

2021年1月东莞市在打造品质教育新闻发布会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深入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加快形成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智慧教育新生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 [1]。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教学理念逐渐进入普罗大众的视野。复习课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型之一,目前传统生物复习课模式为:教师先让学生在课堂背或读知识点,然后以大量练习巩固之。这种复习课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学情把握不精准,过度使用题海战术。面对升学压力,老师在缺少学情数据就直接在复习课中开展题海战术,导致课堂经常出现“会的反复练,不懂的反而一带而过”的局面。

(2).缺少个性化学习,课堂上“因材施教”与“因人施教”无法实现。复习课堂形式单一,学生复习以练为主积极性不高。因而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效率低下。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教学在学情分析、精准决策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数据的正确分析使用是高质量复习课的前提。只是当一线教师真正直面海量数握难免会手足无措:我复习时应该选择那些分析数据呢?我应如何把大数据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二、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精准复习前需要采信的分析数据

(一).班级知识点横向对比分析数据——找到精准的复习方式

同一知识点,不同老师会有不同的讲授方法。通过对比同级各班知识点掌握数据可以发现异常高或低的班级,那些异常的的波动,背后常常都有“非凡的故事”。可能是该任课教师对此类问题有独特的讲授方法,又或是长期进行某种训练的结果。了解这些细节加以深化、推广就能实现最优化复习。

(二).单一知识点掌握分析数据——实现精准复习

大数据系统能精准地记录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这是精准到“点”的诊断。利用这些数据老师可以决定复习时某一知识点需要统一讲解还是只需对某几位学生单独辅导。这样操作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实现精准复习。这极大地提高复习的效率。

(三).班级知识点掌握纵向分析数据——实现精准的查漏补缺

通过连续跟踪一个班一个、两个月的知识点监测数据往往能发现班级整体某些共性的问题。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四).本课各知识点掌握数据——精确定位复习课中学生学生最近发展区

一节高效高质量的复习课应集中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大数据分析表明:对掌握程度为0.4〜0.7左右知识点重点复习效益最高。究其原因就是这类知识点刚好落在全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掌握程度过低知识点另找时间等机会想办法突破避免与其它知识点混讲这样的设计复习效益最高。


三、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复习的实施流程

笔者过去两年实践以7天网络及菁优网大数据平台与课堂相结合实现面向全体、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的精准复习,两年下来效果和效率明显。实施流程如下(见图 1),

614d740fe2d41_html_c0a7ee1e5ca185a6.gif


(一). 课前阶段:测试复盘、掌握学情

传统的复习课中,很多老师会忽略学生的课前预习或简单让学生背诵知识点。教师以自身教学经验和记忆当时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备课。这样的复习课主观重难点把握不准、随意性强,效果和效率都不高。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备课可以避免上述的问题:首先教师查阅学生在新课讲授时知识点的数据记录,然后跟据数据发布检测作业进行确认未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完成检测后大数据平台分析采集数据,并把分析结果返回学生和老师手中。学生利用作业结果进行自纠或请教同学;教师则通过平台的两次分析结果精准把握学情,设计教学方案,为补救复习定好方向和重难点。

(二). 课中阶段:学生为主,师生互动

大数据在本环节的作用主要为记录分析课中数据,课中阶段的教学可以再分为知识重现与补缺、讨论与解疑、答疑与巩固三个环节。在知识重现与补缺过程中,教师利用上一环节设计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上重现需要复习的知识点纠正错误的认知,构建正确并清晰的知识网络。讨论与解疑环节则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整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实时调整或增加教学内容,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有需要的时老师可以让特定学生在班上分享自已的思路和学习感悟,这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一般地,简单的疑问都能在这一环节被讨论解决,无法解决的则提交教师统一解答。这样的复习课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学性积极性高,又避免了传统复习课堂形式单一“满堂灌”的现象。在答疑与巩固环节,教师根据前面学生无解解决的问题进行有统一答疑解惑,总结归纳形成知识网络。最后辅以变式练习加以巩固。练习结果上传大数据平台,由平台分析为下一阶段课后辅导作准备。

(三). 课后阶段:个性辅导、因材施教

在课后阶段,老师根据大数据平台课前、课中的数据,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前面复习的内容。大数据平台对学生作答进行批阅和分析记录,学生使用批阅结果反思总结、查漏补缺。教师跟据作业数据对特定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实现课后精准教学。教师还可以结合分析数据形成本课反思评价,设计切入点循环至下一课。从而形成精准科学复习闭环的实施流程。


四、结 语

大数据在教学中为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个性化作业、课后辅导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科学精准复习在每个环节中都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课前阶段在精准把握学情实现有针对性地定位设计复习内容;课中阶段注重师生互动,并能根据即时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课后阶段针对课前和课中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构成了教与学深度融合的完整、精准教学过程。这改变了传统复习课中学生课前背诵知识点,课中题海战术的低效做法。从而使复习真正变得科学而精准,提高了复习课的效果和效率。

[ 参考文献 ]

[1] 东莞市.东莞市召开打造品质教育新闻发布会http://www.dg.gov.cn/zwgk/jdhy/xwfbh/content/post_3446961.html

[2] 彭红超,祝智庭 . 面向智慧学习的精准教学活动生成性设计 [J]. 电化教育研究,2016(08):53-62.

[3] 孙曙辉,刘邦奇,李新义 . 大数据时代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 [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7):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