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6
/ 2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

张娟

成都市新津一小 61143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特别是新课改以后,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注重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古诗词教学活动当中,小学语文教师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综合因素,培养学生个性化去解读古诗词的节奏、意境和深刻内涵,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领悟和把握内容,从而拓展小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更好地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始接触古诗词,一方面,能够使他们了解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能够打开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之门。因此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教师要在帮助小学生奠定古诗词文化基础、提升小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兼顾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对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1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地位

1.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日常语言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语文的思维方法,以及在逐步形成的学习习惯中培养出来的人文素养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表现。语言能力的掌握和运用,语言思维养成,审美能力的培养,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这四个主要方面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

1.2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关键环节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怀、胸襟、大义,人生启示都是诗人对生活中所见所闻的深刻感悟,对当代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此外,学习古诗词是锻炼学生言语能力的有效方法,言语能力不是仅靠教师教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在言语实践中练习出来的。而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学会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2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

2.1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我国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大部分语文教师也把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把背诵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忽略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诗句内容的讲解。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课堂上要求学生机械的死记硬背,小学生为了完成达成教师的要求,会花大量的时间去背诵,导致学生在背诵时只是单纯地为背诵而背诵,不能很好地理解古诗词,这就大大降低了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只会机械地去记忆,这就违背了教育的目的。

2.2忽视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古诗词的目的是鉴赏古诗词,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但是大部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当中,只针对字面去翻译古诗词的内容,简单地介绍作者的生平和背景,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就使得古诗词的教学枯燥乏味。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是跟随教师的讲解去理解诗词中的重点语句和文中的注释,却忽略了对诗词更深层次含义的挖掘,故而无法去感受古诗词中的美,更不能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3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3.1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用创新的理念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比如说在学习二年级下册贺知章的《咏柳》这首诗的时候,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为学生展示一张画有柳树的图片,然后给学生抛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比如:这是什么树,大家知道吗?它生长的规律是什么?树上到春天的时候,会长的中柳眉儿是什么?等等。启发学生去对柳树做更多的思考,并不对学生的答案做过多的评判,但是要给学生充分的肯定。教师接着学生的话题引入新课,介绍这首诗的作者和选择背景:在中国的唐代有一个诗人叫贺知章的,写了一首诗叫《咏柳》,咏的就是这棵柳树,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这样的新课引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一般都比较强,通过这种方式把小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来,有利于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这首诗生字的时候,因为汉字的结构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比较复杂,因此生字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按照汉字的规律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地讲授生字。在讲授生字的时候,可以用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去猜谜,“两山叠罗汉”,学生会感到很有趣,在猜到谜语的同时,也就让“出”这个字更形象地印在了小学生的头脑中。同时也可以将生字编成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和猜谜的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认识。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创设了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当中,掌握了古诗词的内容和字词,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3.2营造诗词意境与画面,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首古诗有其背后的故事。比如,诗人是在何种处境下创作这首诗,其心路历程和生活经历是怎样的,诗人的创作风格有着怎样的特点,是否随着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等等。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联系诗词的创作背景和环境,在深入了解中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里。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所学古诗词的创作理念和背景,从诗中体会出诗人寄予的情感和思想,为接下来的学习和背诵奠定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借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想象诗人描述的画面,让学生自己走进诗人所描写的世界中去感悟诗词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例如三年级上册中诗人袁枚所作《所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幅牧童骑着黄牛,歌声在林中飘荡,听到了蝉鸣,忽然就停止歌唱立在那里想要捕蝉的童趣画面,学生可以感觉自己就是那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听到蝉就马上从牛身上下来,去捕蝉,感受乡间的惬意生活。学生从中领悟到诗中所寄寓的诗人对这惬意生活的向往,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也缩短了学生与这首诗的距离,对这首诗产生美的认识,增强学习效果。

3.3鼓励学生联想和想象,强化情感体验

每一首古诗词,作者都会采用多样化的表达手法,传递特定的信息。基于此,在教学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充分感受古诗词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蕴含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把握意象的特点。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开阔视野,不断拓宽知识面。例如,在教学《赠刘景文》时,让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发现古诗内容中寄托作者情感的意象,体会古诗的表现手法,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强化自身的情感体验。

结束语

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古诗词的教学,始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综合考虑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和学习实际出发,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魅力,增强鉴赏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罗刚淮.小学语文课堂深度学习的表征[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9(01).

[2]马进,邵燕娜.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悟读”的课堂实现[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1(3).

[3]平秀丽.吟诵有意蕴,词句藏洞天——小学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J].语文天地,2020(30):40-41.

[4]郭玉珍.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古诗词教学[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1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