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关于加快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探讨

杨檬

黑龙江省省直机关第五幼儿园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对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特殊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同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各级教育部门以及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探索和研究有助于学前儿童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教学策略,促进特殊学前儿童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为特殊儿童开启快乐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主要是就特殊儿童教育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关键词: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引言

学前教育在特殊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应该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依据和保障,给予身心存在缺陷的特殊儿童足够的关爱与呵护,为特殊儿童的人生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一、特殊儿童的概念

如果详细划分的话,特殊儿童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在普通幼儿园上学,但身体存在缺陷的儿童,比如轻微弱智儿童、口吃儿童以及存在语言和行为障碍的儿童等。(2)无法在幼儿园接受正常教育的特殊儿童,主要指的是听觉、语言等存在障碍或其他问题的儿童。

二、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切实实现

为了保证残障儿童能够像其他正常儿童一样接受公平教育,教育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教育教学理念时,不但要体现出相关制度的以人为本理念,同时还应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颁布实施相应的法律、政策以及制度,体现出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重视,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法律、道德依据,帮助广大特殊儿童家长解决后顾之忧,确保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二)有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

绝大多数特殊儿童都因为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损伤,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自卑心理,其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人生定位、情绪调控不当的现象。对此,教育部门应该通过开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活动的方式,培养特殊儿童的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认识,帮助特殊儿童塑造良好的性格,增强特殊儿童面对挑战、困惑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特殊儿童走出身心缺陷和损伤的束缚,树立面对人生的自信心。

(三)有利于教育体制的完善健全

教育部门应该在深入分析特殊儿童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探索科学有效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措施,针对当前我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完整的特色儿童学前教育体系,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加强合作,共同研究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师资、课程、资源、设施等各方面存在的弊端,制定有助于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策略,为我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推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

(一)拓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渠道,解决特殊儿童学前入学问题

国家以及社会应该加大承担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工作机构支持的力度,从各个方面保障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办学规范性、精准度、完善性等各方面监督检查工作的力度,为特殊儿童顺利进入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相关部门还应从不同的渠道为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机构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定期组织特殊儿童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特殊儿童教育机构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保证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针对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教育部门应该采取将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到幼儿园教育范畴的方式,设置专门的班级、教师,满足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彻底解决特殊儿童学前入学难的问题。

(二)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的特殊教育培训,强化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保障

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教育机构的教师,其平时面对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正常的孩子,再加上教育机构在聘任教师时,并未提出特殊的条件,因此导致教师出现了不了解怎样开展特殊儿童教育的情况,影响了特殊儿童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必须严格的按照规范和要求,筛选参加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教师,才能在保证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满足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工作要求的同时,要求教师以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仁爱心面对特殊儿童群体,认真对待每一位特殊儿童,给予特殊儿童更多的关爱与呵护,才能在特殊儿童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帮助其消除自卑和恐慌的心理。另外,教育部门还应鼓励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策略的研究工作,要求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从不同的层面激发特殊儿童的身心潜能,才能确保特殊儿童完善人格与健全意识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加强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宣传与保护,消除对特殊儿童社会歧视

教育部门与学校应该针对当前我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加大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宣传与保护工作的力度,引导全社会深入了解特殊儿童,参与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事业。相关学者经过长期实践研究后发现,普通正常儿童智力、言语、思维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变化,不会因为其接触了特殊儿童发生改变,但是如果一个正常的儿童与特殊儿童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那么就可以准确的了解特殊儿童对学习提出的特殊需求,使其变得更有同情心,能够理解和接受特殊儿童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就是说,教育部门、学校以及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应该接受和关爱特殊儿童,向广大特殊儿童的家长传授与特殊儿童在一起,不仅有助于孩子更换更全面的成长和发展,而且推动了我国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但为特殊儿童的人生发展提供了帮助,同时将以人为本、扶残助弱伦理道德理念落实到实处,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向高质量、深层次方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从基础。所以,不管是国家,还是社会都应该充分重视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拓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思路,推动我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事业的高效、快速发展,为特殊儿童身心营造公平、平等接受教育的环境,确保特殊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K·E·艾伦.特殊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杨希洁.关于学前全纳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5(9).

[3]吴军莉.谈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30):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