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思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高校《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思路研究

李先文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而且有一定的德育效果。声乐课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其实践性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也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思想的提出和落实,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声乐课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对声乐课堂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落实措施,以便于为声乐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实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声乐高校教育;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了利用课堂主渠道,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各类课程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的思想,因此声乐课程融入思政教育也是必然趋势。因此在高校声乐课程的展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当前主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到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当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积极向上的影响,确保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到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思想政治水平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1. 高校声乐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各科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寻找专业和课程的关联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样的思政教学模式能够让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形成一个完整且高效的育人体系。而声乐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1、立德树人的需求。为了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当前高校教育的基本需求,因此高校应当将教育根本放在育人上,确保课程思政能够融入到整个声乐专业的教学中去。声乐融入思政教育能够让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转变成促进学生品德和素养提升的方法,能够在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施工和思想,确保能够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打好基础。而且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完善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需求,因此在落实的过程中一定要要求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价值观问题以及情感问题,并且引导学生激发为国家和民族而学习的热情以及动力,帮助学生努力提升自己,并且明确自身的价值,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有效的提升。

2、专业课程的需求。思政课程的融入能够让专业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更有深度,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思政教育的价值。在思政教育和声乐课程的融入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确保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整个教学之中,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让教师利用人格魅力和知识来拉进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专业课程以及思政内容的学习提起兴趣,让教学充满温度,让教学效果获得显著提升。

3、教师能力提升需求。随着新时代教育的改革,教师的能力和教育理念也应当得到改变,尤其是立德树人思想以及德育能力的提升,更是当前教师能力的根本需求。因此高校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要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对学生的关怀,同时还需要改变教学思路,让课程内容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从而确保思政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声乐课堂之中。

  1. 高校声乐课程思政内容的落实措施

1、确定声乐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和声乐教育的受众目标和教学目标是有一定联系的,二者都能够为学生思想上的升华起到促进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思政教育能够给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积极影响,让学生的精神文明得到升华;而声乐则是以美育为核心,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美感,让学生的精神层次得到提升。不过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政治理论、思想法律道德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如何有效地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声乐专业的教学中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当然声乐学习也会给学生的精神起到促进作用,像是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等等,因此教师应当抓住这样的特点,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声乐教育当中去,并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效。

2、选择带有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最好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让学生在教学内容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

红色歌曲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红色歌曲展现出了我们国家和党在特殊时期的奋斗史,这不仅是我国的精神追求,同样还代表着我国历史的传承。而且红色经典歌曲还能够让人充满激情,让人积极向上、充满斗志,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获取其中的力量,让学生的精神变得更加坚强。红色歌曲除了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屈辱史、人民的抗争史和新中国的发展史,并且从中感悟那个年代的民族精神和抗争精神,这对于学生民族意识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

首先是对红歌的选择,我国的红歌主要包括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歌曲。而在选择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审美需求,同时选取一些能够和学生产生思想共鸣的歌曲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像是描绘九一八事变的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代表着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盼望将日寇赶出东北、赶出祖国,早日回到家乡的迫切感情,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因此在对这首歌的历史背景进行教学后,能够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铭记那段历史,并且形成强大的民族情怀。

其次则是民族歌剧的选择,我国歌剧从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发展,而1945年《白毛女》则代表着我国民族歌剧创作的高潮。而代表我国民族的格局通常都有着强烈的时代感,而且也有着浓厚的红色元素,因此这对学生精神和思想理念的形成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教师应当将民族歌剧引入到声乐教育中去,并且带领学生欣赏红色经典歌剧,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对经典的歌剧选段进行排练和表演,让学生在学习中去了解历史的变化、了解特殊年代的英雄事迹、感悟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通过扮演来深入到角色中去,并且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剧中人物的影响,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上的提升。

最后教师可以选择当今时事热点中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感受到社会的发展。像是对于《不忘初心》的学习,教师可以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近几年来我国的变化进行回顾,让学生们看到身边的变化,认识到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和使命,充分激发起学生的精神和爱国感情。

3、加强情感融入。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声乐教育的目标有一定的一致性,不过毕竟思政教育主要是理性的思考,而声乐则是感性的表达和创造,因此教师一定要权衡二者的重量,让感情融入到教学当中,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感受,并且在学习中和作品产生共鸣,从而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思想的完善当中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教学以及相关视频导入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相关知识,从而提起对歌曲的感情和兴趣。其次则是利用技巧来对学生的歌唱气息、共鸣和吐字等技术进行规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作品深层次的感情。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精髓,并且应用到思想和价值观的教育中去。最后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表达和分享对作品的感情和看法,让学生从听、想、说以及分享中得到情感和思想的升华。

4、提高学生素质。思政教育除了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外,加强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像是感恩之心、孝悌之情、怜悯之心等等,都是要培养和促进的方面。因此在声乐课程中,教师同样需要选择诸如《感恩的心》、《母爱》等能够带动学生情绪的音乐展开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像是去敬老院展开慰问演出、母亲节时举办母爱歌咏比赛、举办以感恩为主体的歌咏比赛等等,让学生的个人素质在这种充满感染力的活动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1. 结语

总的来说,声乐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融入到声乐教育中去,同时积极带领学生进行感悟和分享,让学生在学习到歌唱技巧的同时,思想和价值观也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为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葛海河.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声乐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3):105-107.

[2]孟琳琳.“课程思政”理念下红色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20(23):199-201.

[3]王霞.“课程思政”理念下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4):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