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统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信息技术在小学统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张春生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三附属小学 350500

【摘要】统计学知识的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这方面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导致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也影响到了教师进行统计知识的课堂教学。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到统计学知识,并且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从而进行良性的课堂教学,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统计教学之中的话可以帮助学生来进行统计知识的学习。在统计学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属于新型教学方式,部分教师对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无法做到有效的运用,为了帮助教师能够尽快熟悉这样的教学方式,本文就信息技术如何在小学统计教学中进行运用与探析进行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统计 教学应用

【正文】统计学作为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运用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处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学习统计可以在他们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段中有效的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统计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教师单纯依靠自己的讲述,无法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与学习,而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进行统计学的教学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这些问题。在统计学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将统计学的内在逻辑以较为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传统小学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中,由于空间地点与教学表达形式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学生无法对统计学知识有更为直观且深入的理解。并且对小学生而言,统计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会感到枯燥乏味,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的话,多数情况下是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和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这样就会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面积》,这部分内容属于统计学的知识内容之中。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需要尽可能使学生能够产生直观的认识,较小的面积单位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物件及教室本身的占地空间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讲述。但是对于“公顷”与“平方千米”这类较大的面积单位,教师很难让学生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与理解,这就需要用信息技术这一新手段来帮助教师来进行统计学教学。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统计学教学中的优势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统计学教学中的优势在于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较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不仅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信息技术具有十分强大的情景创设能力,这样可以打破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创设合适的情景可以使得课堂的教学环境能够具有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其次,信息技术具有十分强大的信息储备能力,小学生的个人知识面较为薄弱,信息技术的这一优势,正好能够弥补学生在学习统计学上的这一不足。最后,信息技术具有十分强大的信息交互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借用信息技术来实现高质量的课堂交流。信息技术应用于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的以上优点能够保证在统计学的教学之中,学生能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师生之间能够实现良好交流的基础之上,信息技术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效率。

三、如何在小学统计学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能够在小学统计学的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首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情景模拟功能,在过去学生在进行统计学的学习时,学生只能通过单一的数字与图片来进行学习,这对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有着较大的要求,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创设模拟多样的情景,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大大的减轻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负担。然后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统计学一般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运算与数据整理,如果让学生来进行这部分工作的话,这样重复的数据运算与整理的工作不仅无法帮助学生学习统计学,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学习统计学产生一定的反感,而且若是在重复的计算之中出现了错误,这样也是无法达到预期统计效果的。丰富的网络资源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信息来源,统计学有时需要进行统计的内容是学生从来都未接触过的,若是学生对需要进行统计的内容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就失去了让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意义。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统计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与各种图形,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所给予的启示来寻找生活中的各种物体与图形,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数学统计能力。在人教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民币交易场景不多,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景,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向学生展示各个时期人民币的模样与相应时期的购买力,若是课堂时间允许的话,教师也可以适当的为学生展示其他国家的通用货币,这样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进行统计学的学习时,有时也需要进行一些实验,而这些实验,若是完全由教师与学生来进行的话,就会大大的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工作量,所以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相应的操作。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减少教师与学生的工作量,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在统计过程中数据运算与整理的正确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与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应用于统计学的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避免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与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信息技术应用于统计学的教学中有着诸多的优势,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创设较为丰富的情境与为学生提供较多的信息来源,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统计学的知识形成较为直观的理解与认识,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还能够减轻教师与学生进行数据整理与运算的负担,这样便能够吸引学生来进行统计学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统计素质,并且信息技术也能够从中收获更多的应用经验。

【参考文献】

[1]徐吉芳.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179-180.

[2]陈殷.现代信息技术下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2021(3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