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手工活动“超前化”的表现及危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幼儿手工活动“超前化”的表现及危害

李冉

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之星幼儿园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1. “超前化”

“超前”一词在辞海中的释义是超越目前正常条件的,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所说的“超前化”也正有此意,而在今天的学前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超前化”的现象,幼儿园手工活动的“超前化”也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危害。具体表现为:“超前化”表现在手工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手工教材的不合理、手工活动目标的“超前化”、活动内容的“超前化”,违背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阶段,都是手工活动“超前化”的种种表现及危害。

“超前化”是指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安排超过了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教学的进度超过了幼儿身心发展的正常速度的现象。

幼儿园幼儿年龄在3-6岁,是入小学之前的时期,故称为学前期,也因为是进入幼儿园的时期所以又称为幼儿期。3-6岁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发展的最初阶段。在这3年里,幼儿的心理发展较为迅速,每年都有新的特点,所以手工活动的“超前化”会有悖于幼儿正常心理发展特点。

手工活动的“超前化”表现在手工教学难度大,阻碍3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的自如性。由于骨骼肌肉系统的发展,大脑控制调节能力的增强,3-4岁的幼儿已经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但是并不是全部的精细动作,所以手工活动不系统,时有时无,都是“超前化”的表现,因此在手工活动是还应该多种方式和材料,让幼儿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的选择,从而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二)手工活动教材“超前化”

正如前文所说,手工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纵观幼儿园的现行教材,都有教材比较单一,没有根据不同的幼儿的不同能力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幼儿园手工活动的教材并没有梯度,难易程度在一个学期内学习内容都基本相同,甚至是开始的活动教材(材料)较之后所进行的活动教材(材料)的还要难,教材的不合理和“超前化”,这就导致在指导幼儿手工活动时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可能在手工制作中没有成就感,找不到自己的兴趣。

在实习期间,通过实际教学,通过教材规定的活动过程和制作成果可以看出,幼儿并不能很好的在手工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手工制作的成品不是很好,并且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全制作出手工作品,有的幼儿因为撕坏了纸质材料,还会哭闹,这都是由于小肌肉群没有发展到可以做出所有的精细动作,活动没有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所以在教材编写方面应梯度进度,在制作材料方面也不应该仅仅是剪贴等纸质教学,而应该运用材料包的方法,系统的,多元化的进行手工教育,杜绝手工活动“超前化”带来的手工活动的持久性差,内容不系统等弊端。

(三)手工活动目标“超前化”

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曾提出课程目标的五个生长点,及学习者本身、当代校外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哲学、学习心理学。在幼儿园我们制定手工活动目标的时候主要看学习者本身,即儿童;当代校外生活,也就是与儿童相关的周边社会,也就是所谓的社会需求;学科专家的建议,就是有结构、有系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哲学是宏观指向力;学习心理学是具有调节功能的因素。而“超前化”也主要表现在儿童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学科自身的性质。

  1. 不符合儿童的发展

当前手工活动的目标制定中,只有把握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需要和可能性,才能更好确定儿童的潜力、方向。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正确认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及儿童的能力和现有水平。而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我们并没有关注儿童的本身,儿童的发展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但是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及个性,在制定目标时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还有在制定目标时超出了“最近发展区”所要求的水平,导致了孩子跳起来也摘不到果子,导致了手工教学活动起到了反效果。

  1. 不符合社会需求

每一个社会都有一定的社会宗旨,这一宗旨在各个领域中都会得以显现和落实。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不要“超前化”,虽然教育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这里的超前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超前化”,不能急功近利的制定有悖社会在培养人才,也不能忽略手工活动对幼儿的意义,“超前”的取消幼儿的手工活动,用语言、数学等课程来替代。使目标不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犯了“超前化”的错误。而正确的目标制定一定是符合当今时代的,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幼儿园手工教育目标指向了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造力的人。

  1. 忽略自身学科的性质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幼儿园的教育更应该强调的是身心的和谐发展,注重个性的养成,而知识的学习和锻炼知识幼儿发展的一个方面。所以幼儿园手工活动有着与其他科目不同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和学习方式。应该结合直观教学,不苛求标准答案,不把目标定的“重知识”,让孩子过早的形成思维定式,缺乏想象,禁锢在知识的牢笼中。

(四)手工活动内容“超前化”

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内容,是达成手工活动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幼儿园手工教育任务的关键,所以如果内容“超前化”,则会导致手工活动难以达到培养幼儿手的动作的灵活性、精确性、手眼协调等能力。

  1. 手工工具、材料、技法的“超前化”

手工工具的选择比较简单,但是在教学中也要注意防止“超前化”,幼儿使用时的安全,泥工板、木刻刀等比较尖锐的工具要在中班以后梯度教会幼儿使用,在小班应该主要用到手和胶水来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

幼儿手工材料多种多样,而当前幼儿园所用材料比较单一,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思考,丰富孩子们的材料,但是也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避免“超前化”,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点状材料:沙子、纽扣、果核、珠子等材料的使用应该在中班以后逐步教会幼儿合理使用。

手工材料的基本技法的“超前化”表现在小班孩子就已经接触到很难的制作技法,这样的危害会造成幼儿体会不到手工活动的快乐,产生厌倦情绪。

  1. 手工活动内容“超前化”

手工活动的内容的“超前化”主要表现在不符合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而危害则是手工活动不能很好的开展,不符合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张特点,失 去活动的兴趣,不愿尝试,难以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付燕.不同图示和任务难度对中班幼儿折纸效果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4.4

[2] 娄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3

[3]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7

[4]陈娉婷,谌明霞.关于幼儿手工制作教学探讨[J].大众文艺,2001,01.

[5]丰子恺.丰子恺美术夜谭[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33

[6]边霞.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活动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2013.9重印)

[7]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2001.2重印)48

[8]侯娟珍.手工制作对幼儿思维发展的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2012,(8).

[9]袁贵雨.解决学校教育中的“超前化”现象[J].教学与管理,2009.

[10]李荣英.开展手工活动,提高幼儿素质[J].幼儿教育,2008.

[11] 张杰,贾玉凤.儿童手工材料包的发展对儿童手工教育的意义[J].大众文艺,2000.

[12]任志楠,李鸿.发展幼儿手工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新探[J].教育导刊,2014,09.

[13]韩清林,张喜萍.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J]. 基础教育参考,2010,11.

[14]傅冰丽.废旧资源在幼儿园手工制作中的开发利用[J].教育在线,2001.

[15]梨妍妍.科学的开展幼儿手工活动[J].安徽教育,2006,10.

[16]王晓燕.幼儿手工活动中的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J]. 幼儿教育,1995,9.

[17] 赵菊珍.在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J].云南教育,2003.

[18]花利琴.在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心能[J].学前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