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逆向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徐晓静

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中学

摘要:在初中英语课堂中使用逆向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就需要准确把握关于逆向教学设计的策略以及相关步骤,才能够保证该种教学模式的正确使用,推动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增长。

关键词:逆向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素养

新课标背景之下的初中英语教师,除了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学习和研究之外,更应当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有效的教学。也就意味着课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内容。以此为理论基础的逆向教学设计强调课程标准所引导的教学目标,应当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在该过程中,应当全面凸显课程标准具有的引领作用,将成为组织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这也就引发了逆向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内涵价值以及有效运用途径的相关思考。关于逆向教学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步骤,基于逻辑视角考虑,通常聚焦于特定的主题,采用的教学资源和方法相对较为特殊,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故此通常将逆向教学设计的应用划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分别为目标的确定,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实施。为进一步探究逆向教学设计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路径,并检验该种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效果,本文展台如下探究。

1.阶段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学习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起点和归宿的重要角色,通常将其视为学习之后需要达到的效果,或者是相应的标准。而逆向教学设计的学习目标,应当是实现学科素养以及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以及微观化,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关于逆向教学设计策略应用需要遵循的原则。故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关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应用中的学习目标确定环节需要建立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作为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以问题的形式,将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进行呈现,凸显出重要观点,帮助学生实现。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当前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要求,包括学生的理解方式特征,在开展英语课堂的逆向教学设计时,所设定的目标通常为以下两点,首先是英语学习的要求以及学习要点,其次是各单元课文中的重点单词,句型以及相应的语法知识,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2.阶段二:学习评价的设计

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就需要思考如何针对学生的经验进行确定,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当前学习实情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逆向教学设计中关于学习评价标准的解释是通过观察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了解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相应的标准以及依据,因此关于学习评价的设计,在逆向学习设计中处于第二环节。通常学习评价设计所覆盖的内容包含整体性设计和细分规则制定。整体性设计对应的是总体性评价指标,各指标具有抽象性,而后者则是评价的细分指标,更为具体。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据第一阶段所确定的学习目标基础完成相应的学习评价的设计。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知识,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补充,然后集中核对进行确定。针对教学目标中提到的单元课文,重点单词,句型以及语法知识进行重点学习和掌握,并通过实践应用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准确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3.阶段三:教学活动的实施

在拥有明确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评价体系之后,就进入逆向教学设计的第三阶段,实施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具体教学活动的进行。通常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基于逆向教学设计对应的教学活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对教学情景的创设,讲究真实性,点明教学主题,例如使用多媒体对教学情景进行创设,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作为主题。第二,点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例如单元重点单词,句型或者是语法,要求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过程中,反复进行记忆。第三,学生彼此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并进行集中核对,互相检验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依据单元课文内容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例如使用情景演练再现课文场景,帮助学生锻炼英语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教师从旁进行指导。第五,学生进行表演,过程中教师记录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错误。第六,教师进行集中性的点评,统一讲解频率较高的错误情况,例如单词读音或者是语法应用。并针对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分别评价,指出优缺点,督促学生持续进行完善。例如在教学九年级unti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一课时,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模仿一些经典的音乐剧中的人物,实现课文教学和角色扮演的充分融合,因为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有效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逆向教学设计及其运用需要教师从观念、能力和具体策略等方面进行整体性变革才能实现,这种整体性变革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等多个主体进行整体性支持。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周文叶,董泽华,等.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测量工具的研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2).

[2] 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01).

[3] 威金斯.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