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学习环境下基层部队战士外语学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碎片化学习环境下基层部队战士外语学习研究

郭良 1 宗彦涛 2

1空军工程大学基础部,陕西省西安市, 710051

2解放军32160部队,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859000

摘要:随着基层部队战士遂行多样化对外军事任务的增加,外语交流能力的欠缺成为其完成任务的绊脚石。为进一步提高基层部队战士的外语交流能力,本文以碎片化学习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基层部队战士外语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对如何利用碎片化学习来提升基层部队战士的外语交流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基层部队战士;外语学习

引言

随着我军的开放程度逐渐变大,我军对外交流的范围呈现出空前的广泛性和全面性,越来越多的基层部队官兵遂行了多样的联演联训、维和、护航、反恐、抗震救灾等国际军事合作任务,通过遂行这些任务较好地展现了我军官兵过硬的军事素质和良好的军人风貌。但是,随着对外交流任务的日益增多,基层部队战士作为遂行任务的主体,外语交流能力的欠缺成为制约其圆满完成任务的绊脚石,因此,如何提高基层部队战士的外语交流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已成为当今学习的一个重要载体。外语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种传统模式,越来越多的网络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为无法参加课堂学习的学习者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工作以外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从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因此,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高效的学习方式。基层部队战士正属于这类学习者,他们没有整块的时间进行外语学习,碎片化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最理想的外语学习方式。本文就如何利用碎片化学习来提升基层部队战士的外语交流能力进行了探讨。

1基层部队战士外语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广义的碎片化学习指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资源、碎片化媒体进行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而狭义的碎片化学习除了强调“利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资源和碎片化媒体”外,还强调“非正式学习”的特征。因此基层部队战士碎片化学习可以定义为:以提高外语交流能力为目标,通过碎片化媒体(智能化电子设备)和碎片化学习资源(微课、慕课),利用碎片化时间(一日三餐、训练间隙、早晚点名、周末等),以及开展合作式学习(互帮互助小组)进行的非正式学习。其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1.1 学习能力的差异化

基层部队战士的学历普遍跨度较大,从初中学历到本科学历不等。笔者对某基层部队战士的学历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初中学历占10%,高中学历占48%,专科学历占34%,本科学历占7%,人员学历层次分布较广,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点。

1.2 学习时间的“统一化”

基层部队战士的学习时间具备典型的“统一化”特点,所有的时间都是整齐划一,大量的时间被用来进行训练、政治学习等,因此碎片化学习时间相对来说也十分的“统一化”,如:一日三餐、训练间隙、早晚点名、周末等,这也为统一进行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时间优势。

1.3 学习地点的“集中化”

由于基层部队战士集中化管理和保密等原因,智能化设备会统一保管在上网专用室,战士学习的地点也往往集中于饭堂、宿舍和会议室,因此,碎片化学习的地点也和社会学习者完全不同,具备较强的“集中化”特点,这同时也为战士们开展合作式学习提供了固定的场所。

1.4 学习内容的“脱节化”

目前各类网络外语学习资源十分丰富,针对各类人员的学习内容也都应运而生。而基层部队战士作为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社会的外语学习资源更多针对的是学习者职业相关的外语技能,因此与战士们的工作实际完全脱节;而我军在线学习平台上的外语资源,又大多集中在提高军队院校学员的外语学习能力,其水平又高于基层部队战士的学习基础,内容虽然丰富多样,但大部分都不符合基层部队战士的需求,因此呈现出“脱节化”特点。

2碎片化学习在基层部队战士外语学习中的应用

2.1 建设外语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在进行对外交流时,基层部队战士的职业特色突出,因此,外语学习也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如果碎片化学习的内容职业针对性不强,所有的学习都将徒劳无功。在进行外语学习内容建设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军种、兵种和部队任务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地外语学习内容设置,如:飞行英语、维和英语、反恐英语、边防英语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使基层部队战士的碎片化外语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创设外语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基层部队战士碎片化外语学习的地点具有“集中化”的特点,因此,可以在这些相对集中的学习场所创设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如:在一日三餐时,通过饭堂的电视循环播放外语学习微课视频;在训练间隙开展英语军事口令训练;根据军兵种特点,制作双语展板,使专业外语学习形象化、立体化。通过碎片化时间的外语学习,让战士们沉浸在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战士们外语学习的积极性。

2.3 成立外语学习小组,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基层部队战士的外语学习基础差异较大,50%以上战士的学历都集中在初、高中层次,学习基础和能力都较为薄弱,因此可以通过成立外语学习小组来帮助这类战士开展外语学习。充分发挥本科学历战士的外语能力,让他们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扮演“小教员”的角色,与小组内的其他战士进行学习心得分享,学习内容巩固和学习方法交流,不断帮助能力弱的战士,从而提高小组外语学习的有效性。

2.4 开展外语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实践性”

定期开展丰富的外语学习活动,可以有效地检验基层部队战士的外语学习效果。通过角色扮演、手抄报、情景剧表演、外语知识竞赛等活动,为战士们搭建外语展示平台,让战士们在活动中分享学习所得,了解彼此的学习效果,有利于相互督促,相互进步。战士们在这种“沉浸式”的外语学习活动中,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外语知识进行实践,从实践中不断得到外语交流能力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碎片化学习能够有效地帮助基层部队战士提高外语交流能力,促进其自身遂行对外军事任务的能力。通过建设外语学习内容,创设外语学习氛围,成立外语学习小组,开展外语学习活动,使基层部队战士的碎片化外语学习成为一种有效学习,为未来遂行对外交流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竹立. 移动互联时代的碎片化学习及应对之策——从零存整取到“互联网+”课堂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6(4): 9-16

[2] 欧阳帆. 网络时代的碎片化学习解析 [J]. 黑龙江科学, 2019(7): 82-83

[3] 罗小波. 碎片化学习视域下移动学习在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以开放专科英语I(2)课程为例 [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3): 119-122

[4] 吕世芳. 碎片化学习环境下高职学生移动学习英语研究 [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9): 220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郭良,男,1981.03,陕西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外语教学;第二作者:宗彦涛,男,1995.07,甘肃定西,解放军32160部队,文书,大专,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