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师造化——中国山水画创作原则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心师造化——中国山水画创作原则分析

邵美玲

山东省庆云县第一中学 253700

一 、理解“心师造化”

“心是造化”是中国山水画家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对客观自然的师法,师造化就是师法自然,追其本质,山水画创作不是再现摹拟,而是更重视“心”的作用,强调主管情感意志的作用,注重主客体的心灵契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批评家姚最,在其《续画品》中首次提出“心师造化”论,把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这两对绘画创作中密不可分的重要因素紧密而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心师造化”既体现了重"神似"不轻"形似"的绘画宗旨,揭示了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强调在审美体验中实现思想和意识的升华,为中国画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方向和审美价值取向,并对后世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个人山水写生实践中,我们在重视客观物象的同时更重视内心对自然的感悟。中国山水画重视客观物象,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登高远眺云烟,用心感受,即感悟浑茫的大气和无限的宇宙是笔下一片云山的背景。如宗白华先生所述,“中国画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想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之体,自然生命。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小,但却不是站立在一个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plastic(造型)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也就是说中国山水画也讲写真,但是我们所讲的写真的意思不是如西画般对景而写,而是边走边看或静观默察,牢记于心,回画案后再描摹,创作。除了强调对自然地观察方法,我们在这里强调的内心的感悟,意识都是物质的反应,我们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即艺术生产活动都是基于对自然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内心的感化,作品反应出来的就是作者主观审美意识、主体精神的体现。如果我们只强调山水画对自然的真实描摹,山水画早在历史上某个时期,横向发展就可以达到饱满状态了。山水画之所以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发展就在于人们主题主观精神的不同体会,即不同的人对同一自然存在的不同理解。

二、示例“心师造化”在绘画理论与实践中的传承

(一)、张璪 “外师造化,中得心愿”

据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张璪自撰绘境一篇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愿”论,张璪在绘画史上就只留下了这么一句名言。这一名言,可以说影响及至当代。“外师造化,中得心愿”应理解为:通过观察客观自然存在的万物,结合主体内心感受,形成心灵感悟,进一步做到在观察、揣摩中不断提高认识,循环往复,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升华自己,达到艺术的高层次。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体现了禅宗的心源为本的思想,以心源去妙悟,艺术创造的根本就在于归复心源,以人的“本来面目”去观照。这里反映的创造方式正是禅宗顿悟的方式。禅宗顿悟之方,一是通过宁静的修炼而达到心虑澄清、万象俱寂的境界;一是通过激起激烈的心灵波涛,在此一境界中超越法度,掘出“心源”之水,走向自由。张璪在创造中实践的是后者。

(二)、王维 《山水诀》: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唐王维,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作品可以观摩,着甚至造成了某些领域的研究者在怀疑王维在山水画方面的探寻价值。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在董其昌的南北总论中,王维为南宗水墨山水的开创者。所以,王维在推动中国山水画进步发展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他在《山水诀》中讲:“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这里强调山水画中水墨的作用,对水墨的重视,而水墨之成败,在于对自然之性的感悟。畅心游览于自然之中,在神秘、宁静的气氛映照中,从自然到宇宙体味人生,达到一种自然超世的心境,进入一种自然真趣之中。心境提高了,笔墨必然随之提高,终使笔下作品合乎玄赏。

(三)、范宽 “与其师古人,不如师造化”

范宽是北宋初期一位甘于寂寞而又伟大的艺术家,一生只留下一句论画之语即“与其师古人,不如师造化”,此语关于人心和造化的关系。

他的《溪山行旅图》,恢宏的构图,壮伟的山势,旖旎的瀑布,苍茫的树丛,湍急的河流,在寂静的气息中似乎响起“得得”的马蹄声,使得画面意境更幽清,而这幽清,能让人猜不透。那是雄、是险、是雅、是奇、是范宽所营造的氛围,氤氲而神秘。他的《雪景寒林图》,画中雪峰屏立,山势高耸,白雪皑皑。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流水无波,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其山取盘桓向上高远之势,其水造平静冷凝之态,其树画深郁寒峭之意。范宽“居山林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虑”(《图画见闻志》),从这里可以看出,面对自然,也就是外师造化,是画家完成创作的第一步,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必沁入骨髓,透进脑海中,变成血液的部分,这血液又同笔墨一同绘出精神产物,即中国山水画。

(四)、郭熙 “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

郭熙在山水画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山水画发展史上产生一定的影响。郭熙主张深入大自然,他观察四季山水,有“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之感受,这无疑是在强调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对自然的师法,因时而异。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构图法,这种三点游走式观察方法则强调了主体在绘画创作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饱游饫看,历历罗列于胸中”。仍然在强调主体作用,观游山水,包罗万象于胸中,将自然之山水,先绘于心中,再根据胸中所绘赋予纸上。

(五)、倪瓒 “不求形似”与“写胸中意气”

倪瓒讲:“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他这一理论的提出,彻底将以往对形的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我认为这里的“不求形似”强调忽略自然的真实之形,而重视内心物化的形。在自然之形的基础上,又讲“写胸中意气”即是强调笔下描绘的是作者“胸中之气”。

倪瓒一生的活动范围总是围绕在太湖一带,太湖以秀丽清远的低矮平缓的丘陵为特色,可见倪瓒作品当中的平淡温润、萧疏清幽的旷远景致并不是空想而来,是有师法造化的写生过程的,而倪瓒作品当中最为卓越的超凡品格,则是由其内师心源的人格升华所达到的。

(六)、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

清初四僧之一石涛对中国画创作的指导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石涛画语录》是石涛对自己完善而独到的创作理论的总结,“搜尽奇峰打草稿”是他师法造化的美学观点,给我们指出了师法自然到“尽”的程度才可以进入创作的阶段,但这“尽”也只是“草稿”,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作者的主观体验,作者更好的组织编排十分重要。

正如其作品《搜尽奇峰图卷》,于奇险中见雄浑,严谨处寓虚空。虽看似笔墨豪放,皴擦擦点染尽在无意,而在整体上却把握了峰峦层次,云气走向及林木隐现的神韵。

三、总结

“心师造化”即从造化到心境,引自然之钟情,倾泻于笔下山水。“心师造化”能够在中国画理论方面独树一帜,在重视生活感受不同时代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证,恰恰说明了在历史发张的长河之中,生活与笔墨的关系是平等的启示和契机,既不因为重视笔墨而忽略生活,也不因为重视生活而忽略笔墨。

中国山水画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与继承面临着学多挑战,新一代从事山水画创作的年轻人应该更为深刻、理智、清晰的认识“心师造化”这里创作原则,这一原则历经了数朝代不同画家在不同角度的印证,足以证明了其准确性与价值,我们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万变不离其宗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