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研究

桑元明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山西输气分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各项科技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各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若一味沿用传统模式,会无法满足企业高效建设的需求。因此,各企业不断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利用,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建设。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策略,以期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升级。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策略

引言

人才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人力资源管理的高质量建设可促进人才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当前各企业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已成为各企业发展的重点。为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时代发展特点的高度一致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建设迫在眉睫,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企业制定的招聘体系有待完善

部分企业虽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但并未结合信息技术与大数据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使得其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合理性不足,不利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性建设,甚至可能存在工作人员老龄化及工作方式传统化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代化建设水平。还有部分企业为结合岗位需求进行人才招聘计划的制定,使得其引进的人才与岗位具有较低的适配性,人才招聘的数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招聘到的人才存在一定的低质性现象,企业内部劳动力冗余及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企业各项资源成本的浪费[1]

(二)企业人才的培训方式亟须创新

部分企业在对人才进行培训时,未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培训方式的创新,对传统培训模式的依赖程度较深,使得其培养出的人才与企业发展要求具有较低的符合度。首先,传统的培训方式具有较高的成本,对组织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大大增加培训管理的费用,企业为实现培训成本的降低,减少了企业的培训频率,不利于人才知识水平及技能掌握程度的提升。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开展员工培训时对资源的使用率不高,导致部分员工存在无效培训的状况。最后,企业在开展培训工作时,未有效结合当前的信息知识,打消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的成果与企业需求并不一致[2]

(三)绩效考核体系的先进性仍需提升

部分企业在对绩效考核体系加以制定时,并未结合企业新的发展战略,也未考虑企业各岗位职责的变化,使得其制定的绩效考核制度无法对员工的情况进行真实反映,甚至其考核的结果缺乏一定的准确性,不利于企业奖惩机制的合理性建设,对员工的积极性及主动性造成一定影响[3]。此外,还有部分企业未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得其在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明确员工的发展与时代要求是否相符,员工的职业素养与技能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制约企业整体性的高质量建设。

二、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完善的有效策略

(一)以数字化技术强化招聘体系的完善性

首先,企业可对大数据技术进行灵活运用,综合分析企业岗位的需求,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明确其对人才的要求,保证企业人力资源方案的合理性及科学性建设,对企业各岗位对人才数量及要求具有清晰的了解。其次,应结合岗位需求进行人才招聘体系的构建,并对企业在职的员工进行调查,对其各项需求具有一定的认知,以此为依据进行招聘体系的完善,制定对人才具有吸引力的招聘条件,促进人才招聘成功概率的提高。最后,应加强招聘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根据胜任岗位的能力需求进行全国范围的招聘,对优质的人才加以筛选,保障招聘方式的高质量建设。

(二)保证人才培训方式的与时俱进性建设

一方面,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养时,应注重培训内容信息共享效率的提升,构建相应的企业内部培训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员工获取相关培训信息的便捷性,使其可与专业的培训教师进行直接沟通,保证培训机会的平等性。另一方面,应在平台内部建立相应的内容测试,如在网络课程进行时设置一定问题让员工予以解答,或在课程结束后让员工进行问卷的填写等,实现对培训效果的充分掌握,及时了解员工的反馈建议,为平台建设的优化奠定基础。

(三)促进绩效考核制度的先进性发展

企业若仅是以招聘与培训的方式对人才进行培养,人才会产生一定的惰性,不利于其竞争意识的提升,进而降低人才对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其可为企业发展贡献的力量强度。因此,企业应加强绩效考核制度的先进性建设,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进行考核,并以考核结果为依据进行激励机制的建立,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和谐的竞争氛围。与此同时,应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对企业所需的人才进行培养,根据岗位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人才培育方案,提升人才的数字化水平,为企业提供持续性的人才供应,推动企业内部人才系统的优化性建设。

(四)以赋能思想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我国数字化技术日渐趋于成熟,经济发展的重点逐渐向人才建设水平倾斜。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对人才进行管理时,更倾向于对人才潜能的挖掘,使其主动参与到企业建设工作中来。而赋能思想的提出,为人才潜力的激发提供一定契机,在给予人才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赋予其一定权利的基础上,实现对人才自主学习意识的唤醒,使其充分意识到自身与企业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其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员,而不是单纯受到企业雇佣的员工,将企业视为自身的归宿,以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推动企业建设进程的加快,强化企业人才的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与稳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人才动力。

(五)加强对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立

企业若想推动其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应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灵活运用。首先,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构建,对人力资源部门使用的相关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高效化建设奠定基础。其次,应注重相关工作人员对系统操作水平的提升,使得企业管理层可及时掌握内部员工的相关信息,明确员工的短处及不足,并以其为依据开展针对性地培训,以定制化管理的形式对关键人才进行培养,推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建设,提高员工信息与数据库的同步效率,最大限度提升员工与岗位的适配度,使其价值与潜能得到有效发挥[4]。最后,企业应营造良好的数字化工作场所,为员工带来更加便捷的工作体验,如利用钉钉及企业微信等对员工进行移动性管理,提升企业对人力与资源的整合效率。

结束语

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就是人力资源的数字化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数字化建设时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但也会承担一定的隐私泄露风险。因此,各企业应加强对人力资源相关数据安全性的维护,以免为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与此同时,企业管理层应具备一定的宏观调控意识,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保障相应决策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何惠云. 现代人力资源视角下的企业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策略[J]. 黑龙江档案,2021,(05):166-167.

[2]樊丽,胡永铨.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21,(17):69-71.

[3]陈艳中.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J]. 中国集体经济,2021,(26):119-120.

[4]杨子忠.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 中国中小企业,2021,(08):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