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1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谢克强

湖北省仙桃中学 433000

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新大纲的颁布、研究性课程的全面实施,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都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新课程突出了如何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强调了教育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课标下,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教育方式来对待我们的数学教育?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怎样的学习环境?亟待我们去进行教学探索和教学创新,要求我们去实施最有效的课堂教学。

  1. 注重基础,加强理解数学本质。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恰当的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同时无论是在数学双基教学,还是在数学的应用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去更好的认识数学,认识数学的思想和本质,认识数学文化的内涵。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集合”这个基本概念时,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1. 课前预先让学生搜集有关康托和集合论的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2. 让学生了解数学家曲折的经历和创新精神和集合论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 课上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和数学中“集合”的不同意义

  4. 与学生一起学习与“集合”相对应英语单词:assembly, set等的含意,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理解数学概念“集合”的意义;再让学生举出数学集合(数学和生活)的例子;在不同的文化中进行概念辨析

  5. 用符号A(assembly)表示集合,从而真正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符号化和形式化表示的意义。

数学教学不仅仅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将数学的思想方法、理性精神、数学的美学价值以及数学家的创新精神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修养和创新意识。

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学生自我价值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学生缺少了主动参与的热情,缺少了主动建构的机会,何谈发展能力,更不用说可持续能力的培养。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更要看“学”。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探索和研究,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例如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

充要条件的概念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充分”、“必要”的意义,以至于学生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时出现失误。我就通过让学生自己下定义,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补充完善。

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与交流,并且学生有兴趣去研究、交流和讨论,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学生对充分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得更牢固。这种创新教学的契机亟待教师去探索。

  1. 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突出变化。

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惟一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老师的教不止是为了学生能“学得好”,还应该让学生以后能“更好学”,“更会学”.因此,我注意塑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索,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测量、动手操作,对周围环境和实物产生直接的感知,发现和创造所学的数学知识。

对于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学情,可以采用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在课堂中积极应用变式教学进行教学,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一方法解决不同问题等,强调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强调对情境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