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创新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浅析初中美术创新教学方法

余丹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重庆 酉阳 409800


摘要:初中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是对义务教育提出的要求,作为初中美术教师要秉承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科学设计各个环节,在日常教学中开设多样的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三年的美术学习生涯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能够感受到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初中生的思维非常灵活,他们喜欢挑战,更喜欢奇思妙想,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创作热情。

关键词:初中 美术 创新教学 方法

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要紧跟时代教育的步伐,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多进行课例研讨,在提高个人整体素养的同时,积极参与到课堂改革中来,以学生的美术素养发展为教学任务,把美术课上的有声有色,更要能够以个人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美术技能技巧。美术课不仅仅包括绘画课,还有工艺设计课、手工课、欣赏课等,通过多样化的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对生活充满了喜爱,能够用欣赏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1. 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却发现自己的能力有限,有眼高手低之感。学生的美术水平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美术教师不能够急于求成,更不能够拔苗助长,要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能够从别的同学那里得到一定的启示,在课堂设计环节更要用心,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喜爱程度和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不认真备课,课上随便拿过一幅画让学生临摹,不进行深入的指导,长此下去,本来会画的自然会画,不会画的依然不会,这样的美术课自然是失败的。在初中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根本设计教学方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素描培训时,可以进行课堂情景创设,用“母亲节来了”作为背景,在课堂上,教师把一幅女性角色为主的素描展现给学生,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母亲节来了,让学生以自己的妈妈作为主题,进行一幅素描画的创作。学生由于对妈妈的情感非常深厚,每当母亲节总是会送给妈妈礼物,当听到用这幅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自然内心会有许多的激动,这种情感会带到素描学习中来,学生的专注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也会提高,素描学习也认真很多。  

  2. 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美术创作是需要灵感的,而灵感来源于生活,初中生正是奇思妙想的年龄,头脑中经常会闪现出不和谐的音符。胆子大、感想敢做是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初中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脑中的思想和思维比较活跃,用对成年人的条条框框去束缚他们反而会不好。美术教师应该用灵动的思维去教导学生,而不是去束缚她们,应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知力。
      比如,在进行水彩课的教授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参考的临摹图片——一幅海上日出的临摹景色。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运用湿画法,这样便于绘画早上日出时水面上若隐若现的雾气,然而有一些有自己独特想法的学生,运用了不同的干画法,使水面和云朵颜色分明,形成了不一样的视觉冲击感,教师可以将这幅画当作范画,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多多进行尝试,利用多种的画技,体现出不同的画面风格,从而画带有出自己感觉的海上日出。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温和的态度对待他们,不要束缚他们的思想,在教学新的绘画手法时,也要尽量放开要求,当学生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作品时,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让学生能够内心升起一种自豪感,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 转变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主体个性
      传统的初中美术课已经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现代初中生见多识广,他们对美术学习的需求较大,在日常生活中体验也较为丰富,美术教师要努力开发教学资源,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改变单一化的教学现状。
      比如,教师开展“欣赏园林假山”的课堂活动,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园林和假山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但是他们留心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搜集素材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小组合作来进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园林中假山的素材,并且配以文字说明,如果有条件的可以制成课件在班上展示。这样的作业和学习方法非常新颖,远比画一幅画更加具有挑战性,学生在课下走进公园拍摄假山,网上搜集有关假山的资料,课堂上更是百花齐放,有制成课件的,有制成手抄报的,还有用照片来进行说明的,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自然收获也很多。  

四、 尊重差异和个性,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通过让学生放飞个性,自我突破和超越,就能让学生更加热爱绘画,让自己的绘画技术更上一层楼。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领悟和绘制“中国山水画”时,在带领学生融入这节课堂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领悟和思考,探索绘画的技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以及山水画中的典型代表,为深入讲解相关的理论和知识点奠定基础。  

五、 优化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美术视野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美术课程的不断发展,初中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要与时俱进,突出教学的特色,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生活中的色彩搭配”这节课程的内容时,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色彩搭配是美术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绘画的基础,是开展美术教学的第一步。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色彩搭配的方法,只有正确的色彩搭配才能让画面的内容保持和谐和规整。

总起来说,初中美术课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通过课程计划要让学生学会一些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美术视野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1]马峰.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J]. 美术教育研究,2016,(14):164.

 [2]陈青菁.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几点看法[J].教育现代化,2017,4(28):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