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孔紫红

四会市大沙中学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优秀文化对于人的成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通过优秀文化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使得学生积极吸收文化艺术中的精华,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所在,并且积极投身于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之中,承担起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的重任。因此,文章从中学美术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实现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的必要性

(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外经济、文化领域的不断交融,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涌入国门,对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明显的冲击,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曾经一度出现式微的情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对于国家充满信心,优秀传统文化又重新被重视起来,成为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在此背景下,在初中美术课堂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促进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促使优秀文化艺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使得学生认可本民族文化,并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都离不开中华艺术这一范畴,同时也都蕴含着强烈的中华民族精神,通过对这些优秀艺术的学习以及艺术作品的鉴赏,可以使得学生们在感受到优秀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受到精神上的熏陶和感染,帮助学生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既包括古代的传统文化艺术,也包括近现代的文化艺术,但无一例外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之中就通过《溪山行旅图》、《富春山居图》等作品展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与之相应的,在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0世纪中国美术巡礼》之中的许多作品就展现了对于民族独立富强的渴望,同样表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通过对这些作品的鉴赏,可以使得学生们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怀,并受到精神上的感染。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优秀文化传承现状

(一)重视知识与技巧,忽视内涵与情感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基础层次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而发展层次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现阶段的美术教学来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比较重视对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讲解,忽视了美术作品背后的内涵和情感,导致学生们并未从优秀文化艺术的学习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无法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魅力,这是不利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的。这种片面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状态只能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但是无法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二)强调艺术源头,忽视传承发展

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实践之中,不少教师在讲解美术知识的时候都重视对艺术源头的讲解,例如在讲解唐代仕女图的时候,会讲到有关仕女图的艺术源泉,但是缺乏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视,教师没有意识到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性,也没有讲到后代艺术家对于唐代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三)现代漫画元素影响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对于漫画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他们在美术课堂的创作中也会尝试借助漫画之中的一些元素进行表达。随着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对本土的古色古香的艺术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趋向是好的,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一些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便将动漫元素随意融入美术作品,导致最终完成的美术作品不伦不类。

三、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

(一)端正教学观念,明确美术教学目标

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为了在美术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魅力,首先就要做好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方面的工作,积极端正教学观念,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发挥教学目标的引导作用。从具体的美术教学要求来看,教师应当做到教学目标的层次化,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层次和发展层次。基础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能够了解基础性的艺术知识,例如对艺术作品的基本风格、基本类型、流派、作者生平进行了解和掌握,同时明白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

在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的导向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理念,从而将美术教育和文化艺术鉴赏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完成知识与技巧讲解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在未来的美术教学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并实现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教师也应当做到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学生在精神层面的成长和发展,做好对学生的情感引导。

(二)做好文化艺术传承,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尤其是美术创作,更要做到传承、发展、创新、超越,因此,在未来的美术课堂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做到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通过创新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中,就有许多有关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的内容,包括诗书画印的介绍,而且也有“借物寓情”和“寄情山水”两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完这些美术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比对着课本内容以及课本上介绍到的技巧进行创作,可以加入现代社会的一些元素,从而使得学生的艺术作品具有新意。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古为今用的艺术思想,让学生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鼓励学生总结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特点,并且将这些特点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实现生活化创新。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们的艺术作品来组织班级内的主题展览,让学生们大胆展现自己的创意,与优秀文化艺术结合起来,使得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三)关注作品内涵剖析,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美术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代表,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并且让学生能够对艺术作品进行批判和鉴赏,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美术教学之中做好对作品内涵的剖析,只有学生了解了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才能够对美术作品之中的优秀文化艺术进行准确把握,进而实现下一阶段的优秀文化艺术传承。针对现阶段学生审美取向的特点,教师应当关注在美术教学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努力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掌握相应的文化知识。例如,在以前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过度关注技巧,而在未来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则可以关注我国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立意,与学生共同探讨作品的内涵。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在美术课堂上的传承,例如通过多媒体设备营造适合教学活动的美术情境,或者提出有关美术知识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积极探索、主动思考,进而在思考和探索中获得新的认知。通过对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相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在美术课堂上实现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

四、结论

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对于学生品质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认同感,但是现阶段的初中美术课堂上,有关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还是相对不足的,更需要从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抓起,剖析艺术作品的内涵,鼓励学生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技法大胆创作,实现传承、发展与创新的融合。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J].新教育,2019(17):21.

[2]张顺. 美育视角下纪录片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的影像价值与传播策略[D].重庆大学,2018.

[3]王红蕾.传承艺术经典 扮靓美丽校园——江苏省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巡礼[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3(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