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思·巧思·善思——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思”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2

乐思 ·巧思 ·善思——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思”起来

李霞霞

甘肃省秦州区 秦安县兴丰镇李山小学 741617

摘要:思维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有思考的课堂才是有效率的,有思考的课堂学生才是有所受益的。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小学数学为例,从让学生乐于思考、巧妙地思考、善于思考三个维度探讨小学数学教学,力争通过有效策略调动学生思维活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思”起来。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思考;思维能力

前言

与其说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性和抽象性的学科,不如说数学是一门充满思维性的学科,学习数学不是单靠死记硬背,还需要思考探索、灵活应用。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课堂上我们就越发重视学生思维的参与度,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活性,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自觉思考、善于思考,以打造有思维的数学课堂。

一、乐思:快乐思考,激发学习欲望

乐思的前提是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主动思考,就必须要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师能否恰当地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尤为关键,不能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同时也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为此,我们数学教师应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通过设置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索,让学生快乐地思考、有趣地学习。例如,教学“平均分”相关内容时,我们可进行如下尝试:

设置问题情境1:假设将六颗糖果按照1、1、4 三份,2、2、2 三份两种分配方式分组;

提出问题1:如果要将糖果分给三名同学,哪一种分配方式更为合理?

设置问题情境2:如果有24颗糖果,分给四个小朋友。

提出问题2:应该怎样分配比较合理?如何才能让每一名同学拥有一样多的糖果?

由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快乐地思考。从问题1到问题2,难度递进,能够让学生经历两个问题思考后初步认识“平均数”这一概念,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二、巧思:探索创新,巧妙解决问题

思考问题也讲究方式方法,不是像“无头苍蝇”一般,只有正确地思考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还应该教会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巧妙地思考问题,巧妙地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常给学生设置一些变式例题,引导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方法,避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拘泥于一种解题方法,有效突破学生思维定势,带动学生从不同角度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以小学应用题为例,可设置如下典型例题:

亮亮家到电影院的距离是500米,从家到电影院会经过小明家和小丹家,亮亮家到小丹家有270米,小明家到电影院距离410米,小明家到小丹家的距离是多少?

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画线段图。因此,指导学生思考时,首先应启发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鼓励学生先根据题意自主画一画线段图,如(图1)所示线段图。然后鼓励学生小组讨论,思考不同解题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结合题意,可分析出如下几种解题方法:

62c4ecbb03f68_html_47539505d455e61a.png

1(线图段)

解法一:410-(500-270)=180(米)

解法二:270+410-500=180(米)

解法三:270-(500-410)=180(米)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引导学生巧妙地应用方法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将上述例题进行变式处理:

小青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50米,从小青家到学校会经过小红家和小强家,小青家到小强家的距离为390米,学校到到小红家的距离是320米,小红家与小强家的距离是多少?

此题的解题方法与上述例题一样,同时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画线段图解题。从原题到变式题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思维,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善思:灵活变通,温故而又知新

古人常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前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教学经验,在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巧妙思考的同时,教会学生思考尤为重要。只有学生善于思考,才能将积极问题的效率最大化。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呢?结合小学生学习习惯、思维发展规律以及学习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反思”让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人的重要手段,通过反思达到内省,也借助反思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把握如下两方面内容,以引导学生善思。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反思环节,每一次教学即将结束时,都鼓励学生回顾整节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说一说这几课收获了什么?遇到了哪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方式解决问题?在后续学习中应该如何做?借助几个简单问题让学生有序地、有方向地反思、内省。

二是在日常教学中加强错题整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问题。比如定期检查学生纠错任务是否完成,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并对错题进行归纳、分类、总结,给学生耐心讲解常规错题,通过错题实现查漏补缺、巩固复习以及反思提升。

结束语

不可否认,“思”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学生智能发展的前提。但并非所有学生都喜欢思考,也并非所有学生懂得如何思考,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有效思考的时间占比是很少的,数学教师应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乐于思考;适当增加变式习题训练,引导学生巧妙地思考问题和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多向反思,在反思中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如此让“思”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多个环节,不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自省、自律、自得——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三自”意识[J].钱怡.基础教育论坛.2020(13)

[2]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张顺贵.新课程.2020(21)

[3]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知识缓存到知识再造的策略[J].刘世琳.基础教育研究.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