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游晓玲

  福建省尤溪一中文公分校

摘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学习和评价的结合能够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该开展三者相一致的阅读课程,这样不仅能够发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作用,达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也能够在评价的过程中找到问题,并积极的解决问题。本文结合目前教学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学评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途径探索

引言:随着课程的部分整改,初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发现了阅读中的问题,并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但教师仍要注重一些关键点,比方说必须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内容,确定好教学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阅读活动,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的阅读。在课程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

一、确定阅读教学的目标和评价的指标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采用了传统的方式,无论是讲解教材中的内容还是阅读的课程,都采用一样的方式。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没有什么好处,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对于阅读方面的要求来设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在完成某一单元教学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开展一些阅读,在课上设计的时候应该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为主要的目标和核心的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开展主题式的阅读活动也能够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对文本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好处。在设计目标的时候,教师应该确定评价的指标,指导学生的阅读学习,也要在同时确定考核的标准,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学习中的小目标,这样才能够准确的把握语文要素,开展以语文教学内容为主体,德育内容为辅的综合性的语文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立德树人长期目标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和游刃有余[1]。这不仅能够完善阅读的教学,也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活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和统一的阅读时,更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差异化的阅读。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的效率、能力、积极性以及兴趣都各不相同,教师应该设计不同的、开放性的任务,这样才能够使得评价更加合理,教师的教学更加高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自然能够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在完成一部分阅读教学和课堂教学后,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并开展主题式的阅读与写作的活动。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引用的能力,也能够让学生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来选择自己合适的阅读方式[2]。例如,在讲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海燕》时,为了能够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将色彩作为演讲的主题,带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并进行诗歌的创作。学生也能够在阅读学生自己喜爱的诗歌后,了解到诗歌的表现形式和其中的韵味,进而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课堂中的分数,以便于教师进行接下来的评价。

三、借助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进行阅读过程中,由于难度较大,学生需要获得一定的思维训练,才能够突破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在面对相对复杂的课文时,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认知和理解,立足于学生的思维结构,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锻炼学生阅读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讨论和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分数。学生对于较为困难和复杂的阅读内容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性,并获得突破困难的成就感,在今后也会积极主动的突破学习难点[3]。例如,在讲解统编版九年级语文教材中《鱼我所欲也》时,由于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限,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教师就应该提取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进行自主理解之后,教师就应该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理清作者的写作形式,通过对比的思路来体现作者的想法和表达的内容。作者在其中会体现自己的观点,如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四、通过评价指标,开展课后评价

在完成一定阶段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后,教师应该注重发挥评价的功能,让学生能够开展互评,并通过师生的评价来找到阅读教学中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并解决。只有将教、学、评的一致性彻底落实,才能够让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也能够完成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促进课程的质量提升。教师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对于每一个学生,针对其特点和其进步的幅度,教师都可以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注重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关系,用评价来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在设计课程目标时,我们已经确定了主要的评价指标,针对这些指标设计评价的标准,在师生互动教学中,学生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最终通过学生答题的情况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一定的评价。教师应该利用积极性的语言,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表述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并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课后的评价融一体,通过三者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攻坚克难,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获得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金晶.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2021(45):160.

[2]戴逸瑾.基于“生本”角度的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措施[J].知识文库,2021(21):151-153.

[3]朱美红.浅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阅读高效课堂[J].求知导刊,2021(42):41-43.DOI:10.14161/j.cnki.qzdk.2021.42.014.

[4]唐菊梅.浅论利用比较教学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读写算,2021(28):85-86.

    本文系三明市尤溪县教育科研2021年度课题《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立项批准号:yxkt2105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