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 精准发力

/ 2

有的放矢 精准发力

 王仙宁               

泾阳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陕西省咸阳市    713700                     

众所周知,今年九月份我省正式开始新高考,高中段所有学校开始使用人教版新教材,高考录取方式也和其他省份的接轨。现阶段对于我们来说,认识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的理念,掌握新教材内容,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那么,新教材有什么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呈现出很多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新教材的印刷精美,色彩丰富,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符合高中生的审美认知。新教材的版式设计讲究整体性,每个主题单元都设有主题色,有独立的配色体系且前后呼应,非常便于师生辨认、查找相关内容。版面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插图增多,单元主题图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易于引发学生对主题语境和语义的思考;

2 教材框架调整。新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重新划分和确定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不同模块的单元主题和排列顺序,对旧教材中相似或相近的单元主题进行了整合,删减了个别意义相对狭窄的主题,新增或扩充了一些贴近时代、展示中外优秀文化的主题,这些变化使得教材的主题意义更加突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提高。同时,考虑到我国国情和教学实际,新教材提供了初、高中衔接单元。控制必修教材分量和难度(新教材10册书中1-3册是必修,4-7册是选择性必修,8-10册是选修,而旧教材1-5册是必修,6-8册是选修),同时又考虑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连续性以及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在设计单元框架时,新教材增加了一些新的板块,如主题页、语音、视频和拓展性阅读语篇等。

3 教材内容更新。新教材单元主题真实性更强,语篇题材、体裁覆盖面广,各个模块的新编语篇占80%左右。新教材一方面反映当代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成就,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融入教材之中;

另一方面通过展示多姿多彩的中外文化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加深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学习和鉴赏;通过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为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鉴赏力,新教材增加了经典文学语篇,以加强学生的语感。同时又保留了一些师生认为比较好的语篇,但是对原语篇内容作了必要的更新与充实,使其更能反映当代生活的变化与要求,比如第3册 Unit 4 “Space Exploration”,原课文主要介绍了生命的起源、虚拟的登月故事和黑洞理论。而新教材的语篇主要介绍了月球探险的历史过程以及火星探险的尝试等,其中着重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在航天科技和太空探索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比如从神舟五号开始,一直到天舟一号、天宫二号、玉兔号月球车、量子卫星等。

4 板块设计优化。新教材单元的学习板块与页面保持稳定统一的关系,能够提高教学的便利性。单元板块设计更加体现了学习的过程性:理解性输入—内化—理解性输出。

各个板块由活动标题引出单元主题语境,更加具有层次性、关联性和整合性。每个板块都有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但各板块之间从话题和语言上互相联系,互相支撑,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理解与表达相结合。为了实施形成性评价,新教材设计了评价与反思板块,扩大了Project 板块,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英语的空间,展示学生的多元智能与综合素质。

5 活动设计改进。教材突出了活动主题,优化了活动的逻辑层次,提高了活动可操作性。活动设计有机融入了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

新教材系统安排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更加重视语义、语境、语篇和语用。在问题的设计上思维度明显提高,让学生从观察、发现、比较、分析、推断到归纳、评价和建构自己的观点,新教材设置的讨论问题更具开放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特别是批判性思维。

6 策略指导加强。新教材在听说板块和阅读与思考板块都有计划地设计了显性的学习策略指导栏目。也很重视口语策略,比如交谈如何开场、继续以及澄清、协商、建议、劝告等。每项学习策略都有相对应的教学活动支撑,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不同的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策略,比如通过关键词来获取信息、辨别文本特征、预测文本大意、根据语境猜测词义等。

在语法探究板块,教材采用了“发现式”编写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归纳、练习、运用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让学生在发现语言规律的过程中去感悟语言,把握语言特征,并准确地运用语言。学生发现和体验语言规律的过程也是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

另外,在阅读与写作板块,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范文和具体的写作指导,包括语篇、文体分析、修辞等,具有很强的读写结合的支架作用。

7 教学资源丰富。新教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立体化教学资源,除教科书增加了大量图表、照片、音视频内容以及活动设计外,还提供了配套的多媒体教材和数字教材,丰富了师生的选择,更使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充分融通,为学生发展提供立体化、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解决方案。

为了能更好的使用新教材,我给教师们以下教学建议:

   1 教师要树立主题意识。主题意识就是首先要赋予语言学习以意义(meaning),避免语言学习的“空壳化”,要体现语言知识学习是为表达语言意义服务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主题意义进行探究,探寻活动主题意义与自身的关联,以及对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2 教师要树立语篇意识。语篇意识是指一个活动的主题意义往往都是以不同的语篇形式为载体的,不论是听还是说,读还是写,都应该以不同的语篇类型来呈现,从而避免浅层次的、孤立的、碎片化的语言知识教学。

3 教师要树立语境意识。语境意识就是学习语言是为了用语言做事情,而运用语言离不开具体的社会语境。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和语言运用意识,教学活动中的语境设置十分关键。教师在设置语境时要尽量真实,注意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密切联系,要考虑地点、场合、交际对象、人际关系、交际目的等,提示学生有意识地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确保交际得体、有效。

4 教师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活动设计要基于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一定语境中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比如第一册 Unit 2的 Project:Design a travel brochure,让学生根据书中人物即将到中国旅游的目的和要求,为他们设计在中国为期一周的旅游安排。另外,问题意识还体现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上,比如在阅读课上,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向自己提出问题,也可以向同伴提出问题,而不仅仅是等待着回答老师的问题。问题意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

5 教师要树立活动意识。2017版《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英语学习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学习与理解,应用与实践,迁移与创新。因此学习活动首先应基于文本,其次深入文本,最后超越文本。教师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活动时应符合以下特征:综合性,把内容、技能和知识整合;关联性,关联学生生活;实践性,用英语做事情。教师应帮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6 教师要树立资源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利用音像、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需要补充的资源有: 与单元主题同步的材料;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的材料;经典文学作品;议论文语篇;英语简易读物;与单元主题或课文文化背景相关的视频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浩瀚无尽的星空我们要去了解,但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基于语言的技能处理好学习的载体,应用好智能工具,脚踏实地,站站在我们的课堂,用我们的实践和行动来践行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促成我们的核心素养目标、内容要求和学业质量的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