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幼儿情绪及其特征,提高幼儿情绪调节教育              ,——儿童视角下对儿童情绪识别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认识幼儿情绪及其特征,提高幼儿情绪调节教育

,——儿童视角下对儿童情绪识别的研究

陈东栋

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北幼儿园 邮编:215600

【摘要】情绪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幼儿期是情绪能力发展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阐述情绪及其特征,以及提高幼儿情绪调节教育的做法,旨在让幼儿学会调节情绪,促进自我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情绪;调节;特征;建议;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注重去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引导幼儿多多关注别人的情绪”。孩子最容易暴露出情绪方面的问题,如父母没有给买想要的玩具,饭菜不合口,或与小伙伴产生冲突等等,幼儿常常会产生不良情绪。对此,有的家长用打骂、训斥来强行制止,有的一味迁就,结果孩子养成了孤僻,或攻击性强,或我行我素的性格等等。幼儿对有关情绪的理解,以及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强弱对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以及今后的成长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情绪、情感,以及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时期。

一、了解情绪及其特征

《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体验,进而表露出一种趋近和回避行为反应。” 在当今的社会中,个体的发展不仅受先天智力和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到情绪影响,主要反映在情感,情绪因素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上,并且对个体有着重要影响。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是指幼儿能够辨识、理解自己与他人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节、控制和适当表达情绪的能力,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培养幼儿良好情绪,以及情绪调节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二、幼儿情绪及其调节能力的认识

1、女孩情绪,及其调节能力普遍高于同龄男孩

学前期女孩的心理发展要比男孩子要早,心理水平发展要高,女孩生性温和沉稳,不易冲动,乖巧懂事,而男孩子易冲动,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没有女孩子专注力高,所以,相比较来说,女孩子的情绪,及其调节能力要高于男孩。

2、经常谈论情绪话题的幼儿明显高于偶尔谈论情绪的幼儿

父母长辈经常与孩子谈论情绪类话题,他们经常聊聊开心的事情,不开心的事情,从聊天的细节中幼儿更倾向于对情绪的关注,表达和识别,幼儿在认识自身情绪反应的同时,也对他人情绪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体会他人的喜怒哀乐的心情,感受他人的情绪,所以经常谈论情绪话题的幼儿明显高于偶尔谈论情绪的幼儿。

3、家长经常关心幼儿在情绪调节能力上要明显强于有时家长关心幼儿

家长经常与孩子进行情绪话题的谈论,幼儿对情绪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谈论情绪的话题有助于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幼儿能够察觉到他人情绪的变化,能从中体会感受,从而调控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情绪表达和调节,从他人的情绪调节的方法和认知中,提升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

三、全面提高幼儿情绪调节教育

1.对幼儿园的建议

幼儿园可以组织关于情绪调节的主题课程,每周或每月也可以是段时间的进行有关情绪的家园活动,如“用心相聚”、“晾晒心情”、“表白情绪”等活动,通过进行此类活动让幼儿充分了解自己的情绪,也可讲解一些有关情绪调节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从学前班就对情绪有正确的感知。也可从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去引导幼儿正确调节情绪,例如,可在出现幼儿之间有冲突时,以此事件展开讨论,进行情绪调控的教育。同时也建议幼儿园在图书区放置有关调节情绪,或者关于快乐之类的积极向上的绘本,如绘本《我为什么快乐》、《我好快乐》、《生气的亚瑟》、《发现快乐--幼儿情绪管理绘本》等等,让幼儿阅读和学习,孩子们学会微笑,避免愤怒、憎恨、生气等消极情绪产生。

2.对老师的建议

教师是幼儿情绪方面发展的重要伙伴。首先,教师以榜样示范的形式提升幼儿的情绪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多多使用有关合理管理情绪的方法,塑造自我应有的情感意识和情感素质的形成,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其次,教师注重日常细节教育,如在休息时间与幼儿谈论有关情绪的话题,在等待开饭或者等待如厕的时候,通过在这些环节,与幼儿的交谈可以告诉幼儿在等待时间应该怎么做,不仅可以预防幼儿的消极等待,还可以提升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再是,班级图书角同样放置幼儿情绪管理的绘本,在平常游戏活动中,男女分组比例适当,而且情绪调节能力强弱适当搭配,男孩多进行有耐心的游戏活动,发展他们的调控能力,活动中进行幼儿情绪指导,如孩子摔跤,可能大哭,形成消极情绪,此时教师看到没有大碍,进行鼓励,或群体鼓励,孩子爬起来,大家说勇敢、好棒等激励话语,孩子也觉得快乐,也就有了积极情绪。再如有的孩子有推人习惯,推的孩子有点“蛮横”,被推的孩子,可能会哭。教师立刻问清“缘由”,关心抚爱被推孩子,被推孩子心情会好受些,接着转移视线,大家玩游戏,被推的孩子与大家一起玩起来了,一会儿孩子就会忘记了,教师对待推的孩子暂时不理睬,此时孩子可能感到不高兴,等孩子想和其他幼儿玩时,老师与他进行讲道理,这样孩子可能接受,孩子高兴玩过后,老师再与孩子讲道理,孩子就可能认识到自己不对,意识到自己推人可能失去伙伴玩,因而会改变自己行为,时间一长,坏行为就可能改变了。学会“冷处理法”、“环境转移法”、“情绪宣泄法”、“倾诉法”等等,教师要有艺术,灵活管理孩子情绪。在管理上在对自己班的男孩子管理上可以稍加留意,关注情绪调控差的孩子,教师要紧密联系家长。另外,还要将情绪管理的好经验,通过家长群等推送给家长,家园共同关注幼儿情绪变化。

3.对家长的建议

促进幼儿情绪的发展并达到一定的效果,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父母对孩子要多陪伴,多了解,及时沟通,发现孩子有特殊情绪要进行适宜的引导,还可以多学习一些育儿经验,从而在幼儿出现情绪方面问题时,能够进行正确的调节方法,如“情绪转移法”、“情绪宣泄法”等等。

总之,幼儿期是情绪、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心态、情感、情绪,而且让幼儿学会初步自我情感、情绪调节,为幼儿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滕,中班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2]兰秀君.母亲教养方式与5岁儿童情绪理解的相关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