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海南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3

提高海南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魏卓理,施烨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省海口市 571132

    随着我国进入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海南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异军突起,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其盛衰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着社会的稳定。而海南省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明显体现。中小企业的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但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在新疫情环境以及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一旦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将对中小企业产生巨大的风险和致命的影响,本文对海南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作一个简要论述。研究分析并找出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 :海南省,中小企业,创新机制,对策研究

一、海南省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海南省中小企业大多依靠当地的优势,例如以热带水果、水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但由于缺少高科技的支撑,高科技企业以医药、医药为主。而高附加值的工业,如电子信息和高端制造等,基本上都是空白地带。海南省的主要产业是传统服务业,而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仍然是中小企业的集中区域。海南省的中小型企业以批发、零售为主,租赁、商业服务等为次之[1],而现代高端服务发展水平较低。海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主体依然是资源开发型、初级加工型和低层次服务型,其中以海口和三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和质量都要高于全国各地。

1.1 优势分析

海南省的中小型企业既有自身的地理条件,也有自身的资源。海南毗邻珠三角,与香港有固定航线,东部与东南亚接壤,是珠三角经济带、北部湾经济圈和中国东南地区经济带的交汇处,是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枢纽,地理位置优越;海南省是国内仅存的热带植物大省,拥有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南海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与国内其他沿海地区的沿海地区相比,有着独特的发展空间。

同时,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得到了相关部门高度的重视,获得了极大的政策支持。以海口为例,制定了《海口市推进R&D投入专项工作方案及2021年工作要点》,围绕“十四五”目标,全年的科技投入,达到了25亿元以上,比上年提高了0.34个百分点。加快科技创新的建设,已建立了国家6个、市级和以上重点实验室101家(省实验室占全国比重82%),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11家(省级中心占全省比重71%),获批省级院士创新平台94家(占全省比重7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年专利授权8929件,同比增长55.5%,占全省65.5%。加快智慧海口建设,《海口市智慧城市促进条例》已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编制完成《智慧海口实施方案(2021-2023)》,策划形成六大类87个项目,城市大脑二期已开工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124个5 G基站,共计4124个,5 G已完成了市区户外的持续覆盖,海南-香港海底电缆的全面贯通,4个主要的园区建立了 Internet的专用数据通道,海口地区的国际通讯门户已建成,一大批新的数字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1.2 劣势分析

首先,缺乏创造性的人才。无论哪个区域的工业和工业的发展,都会遇到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但是海南的人力资源匮乏,海南工业基础较差,缺乏基础工业作为后盾;而专家团队则比较稀少;二是由于海南建国时间比较迟,过去主要依靠农业,体制、经济、认识等方面的制约,尽管相继推出了许多相关的政策,但整体上与内陆省份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三是目前的人力资源难以保持和有效利用。目前,海南很多中小型企业对高级经理和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制订了更加详尽的人才引进方案,而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的技术革新和政策难以实施。当前,我国的企业高管与技术人员的观念还没有形成一致。

其次,缺乏自主性的创造性。海南中小企业大都是自主创业,具有“小富则满”的地方观念,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除了一些高科技企业,其他的中小企业都是靠着自己的资源和原始资金的积累,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的方法获得技术;公司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研究开发单位,缺乏研究开发的力量,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2]

二、提高海南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2.1 增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活力

    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必须不断增强其自身的活力。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的中小企业要加强科技创新的观念,以激励其创造力:第一,要加强其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市场的优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中小型企业应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市场化的经营理念,促进中小企业主动参加市场竞争;通过技术和技术的竞争来获取技术的革新。比如,面对供应体制的变革,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必将被市场所淘汰。二是要加速技术转移与推广。提高其经济效益是提高其技术水平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从而促进其发展。比如,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和健全的技术支撑。三是要鼓励中小型企业的科技革新。比如,要加强中小型企业的科技自主创业,就必须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业,大力推进“专精特新”等。

2.2 建立技术联盟,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由于中小企业的个体实力相对较弱,只有通过技术联盟的形式,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并在行业内进行紧密的协作,才能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以技术联盟为基础,通过市场信息获取、论证、技术路线设计,以减少研发费用;在技术试验、技术验证、营销策划等过程中[3],技术风险大,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整体实力差距较大,因此,要想缩短技术联盟的研发周期,就必须依靠技术联盟中各环节的优势,减少技术创新的时间;只有这样,在一定的时间内,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从而有效地减少了研发费用。

依靠技术联盟来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需要在项目立项、原理设计、产品开发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支持;生产、销售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优化创新载体功能、强化产业链条,加强与行业领先企业的交流合作,吸引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落户。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围绕现代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等产业领域,重点引进供应链头部企业。布局扶持未来先导产业,吸引高潜力初创型企业落户,加强上中下游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构建多梯次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2.3 实施人才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2.3.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端人才又是一种与普通资源相区别的稀有资源;拥有独特的专长和主动性,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充分发挥出精英人才的作用,有的公司的产品适合市场,仅仅是增加生产的问题;所以,不能过分追求高、精、尖人才的引进,而应该从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寻找突破口,要树立公司最需要的人才观念。拓宽海外引智渠道,促进国际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保护的有效衔接,推进建立会展、旅游、互联网、高新技术等十二个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要引导更多的公众对科研的投资,在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等方面,建立起以公司为主、风险投资为主的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2.3.2 发挥人才的能动性

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要素,但也不能忽略其基本的客观条件。中小企业整体上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基础条件、薪资待遇等都不能比较,用真诚打动别人,用热情留住别人,用信任来交流;要真正做到“拴心留人”,充分尊重和实事求是地支持人才,为其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外部条件。让他们不再受限于公司的规模,充分施展才华,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2.3.3 培养对人才的信任感

中小企业在引进新技术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矛盾,即不能充分信任他们,不能充分利用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些时候,经理们在某些问题上仍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考,而不会进行头脑风暴,这样的习惯会严重地影响到人才的发挥,也会让人才缺乏信心。

三、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扩大就业、保障民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应加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通过健全的财税制度、人才制度和市场机制等措施,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4]

【参考文献】

[1]成丕峰.新时期铁路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改革与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1):9-10.

[2]徐佳荣. 产业升级背景下杭州万通气门嘴有限公司管理创新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2. [3]景长军.浅谈海南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1):10-12. [4]谢桂芬.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2):134-135.

[5]黄琳,吕业清.海南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6(05):102-104..

[6]李雪松. 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

[7]张震宇.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J].河南科技,2016(02):8-11.

[8]朱生根. 区域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D].江苏大学,2002.

[作者简介] 魏卓理(1981.11),女,汉,湖南省长沙市人,法国阿尔土瓦大学经管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海口经济学院德行智华会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施烨(2001.03),男,汉,浙江省湖州市人,海口经济学院德行智华会计学院2021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学生。


[1] [1]成丕峰.新时期铁路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改革与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1):9-10.

[2] [2]徐佳荣. 产业升级背景下杭州万通气门嘴有限公司管理创新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2.

[3] [3]景长军.浅谈海南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1):10-12.

[4] [4]谢桂芬.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