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周琳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衡川实验学校    643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初中教学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活动时,应加强对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并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或分析问题时,能打破传统思维禁锢,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对知识进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并保障数学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具备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各个行业领域发展的需求,而教育领域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关键场所,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首当其冲的,是积极参与的,更应该是竭尽全力的。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进行了细化,而后将细化后的思维、能力作为基础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展开深入分析,以期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贡献微薄之力。

1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人可以老而益壮,也可以未老先衰,不在于岁数,而在于创造力的大小。”在任何一个时段,都应当有创新思维,保持创造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创新思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一方面,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提升数学成绩;另一方面,由创新思维转化成创新能力,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国家来说,教育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承上启下阶段,是养成创新思维和具备创新能力的最佳阶段,中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髙国家间的人才竞争力。

2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2.1教学观念落后

观念是行动的首要前提,对于行动方向以及最终的成果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但从客观角度来看,部分数学教师普遍存在教学观念不足的情况,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数学教师在规划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时,并没有为学生保留足够的思考时间,课堂教学依旧侧重于数学知识的讲解,学生仅仅是较为被动地记忆数学知识,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也通常都是以新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主;另一方面,部分数学教师虽然能够正确认识到“以生为本”的重要性,并基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设计教学内容,但在实际规划课堂教学活动时依旧惯于以自身思维方式为主,并没有完全按照学生的视角进行。所采用的互动模式也主要侧重于数学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互动任务,而并不是数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互动活动.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课堂主体依旧为数学教师,学生的思维发展易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2.2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要求教师主动创新教学对策,借助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来引导学生、鼓舞学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教师潜移默化的指导下逐步发展个人的创新能力。但是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缺乏创造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比较被动和消极,等着教师给出答案,没有主动经历整个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对数学知识的推导过程没有深刻的印象。

3初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3.1加强趣味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兴趣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强烈的认同心,并且基于自发,主动地投人到数学的学习中,省去了家长和教师的督促.兴趣是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当挖掘课堂趣味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神贯注.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趣味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引人游戏环节,在讲解数学内容前,梳理教学思路,寻找数学知识中与游戏环节最佳契合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展数学学习。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先组成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事前准备剪刀和卡纸,通过小组之间的叠纸竞赛,向学生介绍几何图形的种类,以及各种几何图形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通过小组交流和探讨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满满的求知欲,有了学习的欲望,填补了知识盲区,学习效果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源泉活水”源源不断。

3.2加强思维引导,培养学生分析与思考的能力

加强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首要前提,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观察目的以及观察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够基于一定的学习动机探究知识,在观察与发现中得出总结问题,同时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以此有效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数学教师在开展有关《随机事件与概率》一课的课堂教学活动时,首先需要在课前导入环节中以扑克牌作为道具开展数学实验,拿出任意一组同一花色的牌,并以5为目标数值进行随机抽取,探究其抽取概率。学生在数学教师进行数学实验时,能够对其进行充分分析,发现知识规律,并通过实际探索的方式对结论进行印证。

3.3积极开展小组合作的实践教学活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会以合作探究为基础,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分组的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学生能在小组激烈讨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恰当引导,了解小组我划分的合理要求,有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学习基础扎实,而有的学生思维比较局限,非常内向,还未打下良好的基础,存在思维断层。教师可以将这两种学生划分在一个小组中,实现以优带差,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竞争意识,鼓励学生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4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和探究,基础数学的学习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就是培养学生的解决数学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过程中扮演一个引导者,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新的教育理念,有效助力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在新的环境下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吾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C]//.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70-71.DOI:10.26914/c.cnkihy.2020.018502.

[2]杜浩.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C]//.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606-608.

[3]张凤海.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C]//.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出版者不详],2020:1563-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