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王珊

义乌市江东第一小学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精彩。所以教师要在新课标理念下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在数学课堂中要侧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下面就基于新课标理念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现如今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已经成为了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共同的愿景。高效课堂是对课堂不断地优化的过程,教师在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要注意课堂获得的效益,在落实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新课程理念,提升自己教学的艺术性,为学生提供探究知识的机会,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学的效果,通过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来实现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阐述。

一、小学数学教学注重情境设计

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强调了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设计情境和问题,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取得数学思维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教师就要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入手和学生已经具备的数学经验来完成情境的设计,这样往往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轴对称与平移》一课时,这节课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感知身边平移和轴对称现象,同时可以利用方格纸画出抽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且补全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借助身边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那么在课堂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些实例为学生创设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轴对称和平移现象,比如为学生呈现升国旗还有抽屉以及高空缆车这些图片,从而帮助学生感受平移现象。通过借助美丽的图案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让学生理解数学的美。通过情境创设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除此以外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借助教师的问题去进行思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去探索知识,让学生在经历了数学观察和表达以及概括和知识迁移中得到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一开始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问题:教师出示两个芦柑:同学们一定喜欢吃水果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芦柑,打算把它奖给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学生,想得到吗?但是必须要先回答出一个问题才能得到芦柑。第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两个芦柑平均分给两个学生,该怎么分?第二个问题现在把我手上剩下的这个芦柑平均分给两个学生,该怎么分?每人还能得到一个吗?每人分得多少?通过问题一下子吸引力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思考的状态,从而引导学生去完成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从而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做好充分的铺垫和准备。

二、小学数学教学注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课标理念下提倡小学数学要落实单元整体教学,改变传统单元设计模式,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逻辑性,而且注意教学的内容和核心素养的关系。从整体设计各个教学的环节,让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的发展。比如在落实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相关知识时,教师在讲解后面的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时候可以和前面的分数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进行结合,通过系统设计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从整体来完成分数相关知识的学习,而且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根据学习完的所有分数的知识来进行思维导图设计,让学生自己梳理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可以自己认识到数学内在的联系,整体把握分数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这样在学生今后处理分数相关问题的时候可以快速地找出需要的知识点,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小学数学教学要实现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新课程理念下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数学活动,改变传统数学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融入到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想象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思考可以应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教学设备,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二 长方体(一)》时,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认识长方体长宽高,可以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然后为学生展示一些立体图形,导入课程内容。然后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呈现本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这种展示来给到学生直观的体验,培养学生空间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效果。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让学生可以自己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要学习的微课视频,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四、完善小学数学评价体系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评价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理念下强调了小学数学教学要坚持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而为了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在落实教学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完善评价的模式。首先注意丰富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方式可以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也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方面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另外教师要注意评价维度的多元化。要注意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情况。同时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还有家长都参与到评价当中,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家长评价,这样可以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情况,进一步指导教师的后面的教学,提升整个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全面的提升教学的质量,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小学数学教学注意创新作业设计

作业是整个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数学作业要做出创新,要为学生减负的同时发挥出作业的效果和价值,让学生可以真正地提升能力,借助数学作业巩固所学习的知识,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要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借助作业可以真正地提高学生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加一些开放性作业,激发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据的表示和分析》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内容来完成数据采集和分析,然后制作相关的表格,通过这样的作业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来进行作业的实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要进行新的尝试,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标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在这个基础上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设计开放性作业任务,完善评价体系,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鹿娜.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J];中华少年;2019年15期

[2]曾庆芬.浅议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知音励志;2016年19期

[3]陈向红.运用新课标理念开展数学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