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谈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有效策略

郝瑞峰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沙圪镇第一小学 010400

摘要:田径训练不单单对增强小学生的体质有益,同时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田径训练不应当只是体能层面的训练,同样也要涉及心理、意志等精神层面的训练,只有这样的训练才能够增强小学生的意志,对其日后发展有益。此外,提升小学生田径教学效果,能够为国家田径事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储备人才。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小学田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重视田径训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措施,促使田径训练的内容丰富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进行田径训练,进而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合理利用信息教学手段

对于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来说,给学生示范介绍项目内容和运动动作十分关键,往往直接决定学生是否能正确参与课程活动并准确掌握运动技能。为了有效落实这项工作,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教师有必要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教师要以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如微课教学、在线远程授课、白板交互示范等,让学生接触更丰富且直观的田径知识,促使他们在动画视频或模拟技术视频的指导下掌握田径运动的技术要点,并在训练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田径能力。然而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这个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好。有些教师习惯于直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田径练习,并没有提前给学生介绍田径项目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导致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盲目且缺乏科学性,阻碍了他们有效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还有一部分教师在示范动作时习惯采用亲身示范的方法,导致站在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和模仿示范动作存在差异,一些距离教师较远的学生无法准确理解运动的动作,最终导致田径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面对这个问题,教师更应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田径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小学生的综合实力打造契合学生发展规律的信息化体育课堂,构建动态化的田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渠道展示田径运动的画面和项目活动的基本动作,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态学习环境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充分发挥环境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尤其是学生基于信息技术直观观察和模仿运动的动作,可以实现从抽象到形象、从远距离到近距离学习技巧性动作,从而更标准地完成项目运动,更清晰地掌握常规动作,收获也会更丰富。借助这种方式,小学生能够有效突破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也能更了解田径运动的演进过程和发展背景。

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转变家长和教师的思想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难免会以培养学生的智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将田径训练等教学内容视为业余爱好和娱乐项目等,所以缺乏主动创新和调整教学模式的意识,导致小学田径训练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影响了教师和家长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形成恶性循环。要促进小学田径训练的发展,优先转变家长和教师的思想尤为重要,是提高家长和教师对田径训练重视程度的有效措施。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个人,都必须要采取观念转变措施。首先,学校要充分吸收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对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及时教育,让其认识到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以此建立起教师对田径训练重要性的体会和认识,进而重点关注和发展田径训练。其次,教师拥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后,要及时转变家长对田径训练的看法,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大部分决定都是由家长代为确定,如果家长对田径训练的认识程度不够,会给学生田径训练效果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转变家长的思想也是不容小觑的。因此,教师要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向家长分析田径训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促使家长深刻体会田径训练给其孩子带来的有利作用,进而支持和辅助教师共同促进学生的田径训练。另外,教师还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训练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训练内容的权利,以及发表自己对田径训练的看法,以此提高田径训练的针对性。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田径训练项目,如障碍跑、任务跑等等,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跑步训练,训练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评价,谈一谈自己对田径的认识,对田径训练方法的建议等等,以此了解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以及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田径训练的有效性。

三、开展竞赛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竞赛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和好胜心,也能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对体育田径课堂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合理地设计竞赛游戏,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实力要相对均衡;还可以设置不同的奖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竞赛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游戏活动中涉及的专业的田径知识内容,并纠正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通过这一形式加深学生记忆,积累更多的专业技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将田径、球类、投掷等多项运动融入到竞赛游戏中,为学生规划好路线,要求在每个关键点需完成任务,才可进入到下一环节;如果失败即被淘汰,由下一位成员接替;最先完成游戏的小组获得奖励。通过这一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各小组的积极性和好胜心。在比赛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如果学生的动作不规范,教师要及时地做出指导,其他的同学也能提高重视程度,帮助自己的组员纠正动作,使其更加规范。通过竞赛游戏的开展,使得体育课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学生的体育素养也能得到全面培养和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挥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现阶段学生参与田径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指导也缺乏科学性,无形中阻碍了发挥田径教学的积极作用。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开展竞赛等方法优化课程模式,在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技能训练力度的前提下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运动。

参考文献

[1]潘培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实践探究[J].体育风尚,2020(03):148.

[2]杜毅刚.小学体育田径教学方法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9(52):136.

[3]孔转娥.小学体育田径教学的创新实践[J].新教育,2018(1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