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自然教育,解放幼儿天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优化自然教育,解放幼儿天性

谢梦瑶

惠州市机关幼儿园 516001

    幼儿园教学是幼儿学习成长的开端,教师应充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展开教学活动,将自然教育和教学环节相结合,幼儿通过自然的情景引入来释放天性,从而学到知识。本文主要通过创设自然环境,推出自然游戏,投放自然实验,引导自然探索,开放自然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幼儿体会花的特点和应用,逐步培养幼儿对于自然力的正确使用,使幼儿能够更加专注于课堂教学,解放幼儿的天性。

一、创设自然环境,培养幼儿观察力

幼儿的好奇心重,贪玩好动,教师应积极创设自然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和学习,使幼儿从自然环境中观察到相关信息,来建构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幼儿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活动,根据观察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思考,使幼儿科学有效的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当中;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现象,感知自然规律,幼儿通过自主观察和科学感知,系统性地领悟自然环境中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自然环境,使幼儿产生自然认知,培养幼儿主动观察的能力,从而建立动态思维,强化动觉观察。

比如,通过开展家园合作的方式,在家长开放日带领孩子去园内后山花园,到大自然的环境中观察花的特点。首先,教师做好活动规划,安排好时间和地点,合理有序地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并做好备课,提前了解好花的种类和特点,以便引导幼儿在观察时认识各种各样的花;其次,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花的特点,引导幼儿得出不同品种的花会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可以通过辨别花的形状和颜色来判定花的种类和具体特点;最后,引导幼儿说出至少一种花的名字和特点,比如:玉兰花是白色的,花朵很大,外形很像莲花,开花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到每种花的具体特点。

在家园合作中组织幼儿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幼儿到户外感受大自然,积极主动的观察自然,接触自然,从自然现象中发现规律并总结出事物的本质和特点,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推出自然游戏,培养幼儿合作力

幼儿正处于爱玩好动的年龄阶段,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中设置游戏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展开游戏互动,来促进幼儿之间积极参与和合作交流,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游戏环节,幼儿通过在大自然中感知事物的特点之后,根据自然条件设计合理的游戏环节来亲自感受自然教育,在自然状态中进行游戏互动,利用自然规律展开想象,增加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合作互助环节,来增添游戏的趣味性,使幼儿深化自然教育的影响。幼儿通过在游戏中体验教学的乐趣,更高效的适应自然教学,不断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自然游戏加以导入。首先,教师在课堂中拿出几种不同的花,引导学生辨认花的名字和形状,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花的名称和特征,比如:幼儿比较喜欢郁金香,因为它的花瓣颜色比较鲜艳,香味很浓,形状也很好看。通过幼儿描述自己喜欢的花,引导学生强化花的认识;其次,教师和幼儿开展花儿找家的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四人一个小组,一小组发三朵不同的花,四人中一人拿花朵,另外两个人分别举不同花朵名字的卡片,最后一个人猜一猜花所对应名字的卡片是哪一个,用5分钟的时间来开展游戏活动,哪个小组率先回答正确,则为获胜的小组,通过花儿找家的游戏加强学生对花的认识。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教学游戏时,应充分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注意幼儿安全性,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环节。通过增加幼儿的主动性和自由活动,使幼儿从玩中的学会知识,明白道理。

三、投放自然实验,培养幼儿专注力

幼儿由于年纪较小专注力不够,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环节当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自然实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将实验环节和自然条件相结合,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规律引导幼儿开展实验环节。首先,教师根据实验内容进行规范性操作,说明注意事项,再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在一旁指导幼儿做实验。幼儿通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展开具体的生活化实验,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加深动手操作的专注力。

比如,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染花布的实验。首先,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染花布需要用到的材料,比如不同颜色的花朵,布料,以及幼儿所需要到的其他染色工具,应注意这些染色工具的绿色无害性,保证幼儿的安全性,教师进行实际操作染花布,引导学生观察,从中获得启发;其次,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染花布的实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花朵来提取花瓣颜色,晕染不同类型的花布,自己调配颜色和形状,通过幼儿自主染花布的实验来促进幼儿对花的认识;最后,教师根据幼儿晕染的花的作品进行鼓励性评价,来激发学生参加实验的积极性。

教师通过积极组织幼儿参与到自然实验当中。通过实验提高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全心贯注的进行主动操作和积极思考,促进自然活动能顺利的进行,也使得幼儿充分了解到了有用的知识,提高幼儿的专注力。

四、引导自然探索,培养幼儿创造力

教师应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尊重爱护幼儿,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究力。身为教师,要抓住幼儿学习的关键期,因利势导、循循善诱,积极组织幼儿自由、主动地参与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幼儿到大自然中探索发现,根据幼儿个性差异开展教学,教师应根据课程安排组织幼儿积极探索,使幼儿根据自然环境中事物的特点,探索出合理的结论,从而提升幼儿的创造性和探索能力。

比如,教师带领幼儿深入到大自然中来探索花的特点。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进行种花,每位幼儿选择自己喜欢花的种子,将其种在校园中,以三个月为周期来观察花的成长过程;其次,幼儿对于花每周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并了解所选花躲的生长环境以及气候影响,增加对于花的全面了解;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分享自己种植花的生长情况,总结出花的特点。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创新教学形式。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进行小组合作,让幼儿在讨论交流中增加学习知识的自信心,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五、开放自然活动,培养幼儿实践力

幼儿的思维灵活,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抓住幼儿学习的关键期,采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更好促进幼儿学习。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应充分备课,

创新幼儿的自然活动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家园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中,通过亲子活动,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利用家长的配合和互动,让父母和幼儿一起走进大自然,根据从自然环境中寻得的规律增加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通过增加幼儿和家长的配合互动,使幼儿在父母的参与中感知活动的乐趣,从大自然中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比如,教师在初步引导幼儿了解花的基础上,让家长和幼儿共同配合,一起去参观花圃,在参观花圃中,家长通过讲解花的名字和特征,引导幼儿更深刻地认识各种各样的花,了解更多花的名字和类型,并从花圃中选一朵花的种子,放到家中栽培,和家长一起栽培,浇水施肥,并及时观察花的生长情况,了解花的特征,通过和家长一起种花感知花的特点。

教师要合理安排教育活动,采用开放性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利用家园合作的方法,通过家长的互动和配合来促进幼儿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幼儿通过和家长一起走进自然,了解自然,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活动当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幼儿更好的参与学习。幼儿通过亲身心的投入到对大自然的探索当中,根据自然规律掌握知识要领,幼儿通过亲近大自然,解放天性,会利用自然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 [1]创设幼儿园亲自然环境,与幼儿共享自然[J]. 陈海霞.新课程.2021(16)
  • [2]幼儿园亲自然环境创设探索[J]. 张敏.新课程研究.2020(30)

中外文题录共3条

  • [3]提升新手教师大班主题墙创设能力的行动研究. 任艳丽. 浙江师范大学 .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