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落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1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落实

陈红玲

长春市一三六中学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已全面进入信息技术时代,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的中学生,面对这样一个社会变化迅猛发展的时期,他们必须拥有主动去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思想和行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也就是说,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毫无疑问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中之重的当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大势所趋,值得所有老师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高中信息技术知识抽象性、逻辑性、操作性较强,拥有独特的学科特点,教师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通俗地讲,就是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是计算机领域中最基本的思想,形成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但有人理解计算思维就是设计算法、编写代码,那就太片面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应利用有利的教学环境——网络和计算机,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最终解决问题。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所有的学生都有了利用电脑进行学习的经历,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对青少年负面的影响也日渐显现。所以,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更要把握好教学内容,充分发掘教育素材。我们既要抓好信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落实,又要将信息社会责任的养成教育贯穿始终,慢慢提升学生对信息社会的责任意识,为社会和谐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转变,尽管信息技术是一门非高考科目,课程占比比较少,但我们仍要以积极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无限魅力,认识到信息技术对自身的价值,让同学们不仅能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还能利用信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发展与创新。我们要一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要认可学生是实践与认识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由学生来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在《运用循环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一课中,求 “s=1+2+3+……+99+100”的值,同学们对算法的设计会不尽相同。有的小组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设计顺序结构来求解,有的小组利用不断累加的循环结构来解决,为了更贴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只需将第一种算法做好整体的梳理与总结,重点是引导同学们到循环结构的思路上来,接下来自然还是由同学们去进一步确定For循环中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步长值以及循环语句。在同学们通力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同学们求知的欲望,也在交流与探究中增强了其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发展了计算思维,教师要完成的是鼓励同学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将所学知识有效迁移,形成新作品。

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实践性更强,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动手操作,才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学习来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首先可以确定一位小组长来把控小组成员及分工,小组以4-8人为宜,人数不宜过多,以免造成任务过轻,甚至无任务,没有参与度,当然也不宜过少,那样的话容易因个人任务过重而缺少彼此协作,亦或使某些同学因繁重的任务而丧失兴趣。其次在任务分配时也要注意任务量的均衡与关联,从组建团队,明确任务到查阅资料,探究实施,直至形成作品,开展评价,每一个环节都要既有独立思考又有精诚合作,使每个成员都不会游离于团队之外,最终程序调试成功那一刻所带来的喜悦是以往任何奖励都不能替代的。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必围绕着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开展,面对新时期的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采取有效途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项目式教学法等,只要方法正确,长期坚持,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