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与探索

胡丽萍

滨州市滨城区第四中学,山东滨州,256600

摘要:趣味化学实验是以化学理论知识为基础,应用简单的道具创建有趣和新奇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枯燥的化学学习转变为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初中化学学科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学中要以应用趣味化学实验为引导,吸引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本文主要结合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意义和实验策略,主要包括引入趣味化学实验、创设趣味化学实验、结合趣味化学实验,开展积极的知识探索,以此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学习兴趣;实验策略

初中化学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科学科,需要结合大量而丰富的化学实验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化学思维与实验操作能力。但是,由于不同学校的实验室与实验器材的建设差异,加上化学实验的种类固定和操作要求较高,很多时候教师不能引入规范化学实验教学,或者应用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应用趣味化学实验教学,通过展示相关实验或引导学生自主操作相关实验,更好提升学生学习化学乐趣和学习效果。

1.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意义

开展应用趣味化学试验主要的意义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趣味化学实验的基本特点是趣味性,将其应用到化学知识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化学知识;二是能够辅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趣味化学实验常常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解释一些抽象、难懂的化学概念与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化学知识;三是能够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可以应用趣味化学实验进行课堂教学,而且可以组织开展各类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帮助学生学习。

2.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策略

2.1引入趣味化学实验,讲解基础化学内容

化学是根据自然现象、生活和生产实践,经理论推导与实验论证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与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运用生活实践内容可以解释一些化学理论,也可以根据化学理论设计化学实验解释生活现象[1]。初中化学是含有较多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需要记忆和理解很多化学知识,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传统的化学实验费时费力,较为固定和传统,运用起来不太方便,教师可以引入趣味化学实验,讲解基础化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学习。

例如,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主要教学目标是:一是通过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是设计和操作简单化学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得出结论;三是在经历二氧化碳化学性质过程中形成科学探究精神与能力。本课重难点是探究和检验二氧化碳性质,探究二氧化碳、水、石灰水反应原理。为了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落实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引入“水变汽水”和“水变牛奶”的趣味化学实验,准备白醋、碱面、水、生石灰、雪碧、玻璃杯与玻璃棒等实验材料。教师可以先利用碱面、水、白醋等做“水变汽水”的实验,玻璃杯中会产生大量气泡,像汽水一样,并提出问题:产生气泡说明有什么气体产生?你能写出化学反应式吗?接着做“水变牛奶”的趣味实验:用生石灰和水融合,得到石灰水,导入无色透明的雪碧,发现水变浑浊,白色溶液如同牛奶一样,并提出问题:这个实验的原理和产生了什么?你能写出化学反应式吗?这两项实验,可以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性质、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2.2创设趣味化学实验,开展知识探究活动

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根据相关化学课程内容,创设趣味化学实验,能够吸引学生亲身参与其中,营造积极活跃的化学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相关知识内容,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化学知识创设趣味化学实验,开展知识探究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科学意识、探究精神、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2]

例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主要教学目标有:一是了解铝、铁、铜等常见的金属和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是了解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及其盐溶液的置换反应,结合置换反应解释实际生活内容;三是根据金属活动性判断简单置换反应等。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补救掉了瓷、生了锈的搪瓷杯子?之后引入学生设计和操作“瓷杯变铜杯”的趣味化学实验,教师可以提供掉瓷露出铁的搪瓷杯、硫酸铜溶液等,接着学生可以将硫酸铜溶液倒入掉瓷的搪瓷杯中,看到瓷杯的生锈处变为红色。最后让学生解释这一现象,教师根据各组展示予以总结:此实验发生了置换反应,铁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附着在搪瓷杯表面,可以得出铁的金属的活动性高于铜。

2.3结合趣味化学实验,布置相关实操作业

为了更好发展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综合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化学综合素养,教师在相关化学课程教学完成后,结合趣味化学实验,布置相关实操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简单实验器材,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自主设计和操作实验,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作出实验报告

[3]

例如,在上面的《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铁丝、硫酸铜溶液、小试管等实验器材,设计趣味化学实验,制作“美丽的铜树”,即以铁丝为主干在其上涂上铜。这个实验涉及到本课的重点金属的活动性、置换反应等。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通过用铁丝制作“铁树”、浸泡硫酸铜溶液等步骤,使之“铁树”上附着红色物质,形成“铜树”。

3.结语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教师应该根据初中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相关的教学目标,探索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在课堂导入、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可以更好地讲解基础化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巩固课堂所学化学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爱娟.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究[J].教育(文摘版),2016(11):38-38.

[2]吉秋香.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7).

[3]程永宽.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0):50-50.

作者简介:

胡丽萍(1970.1-),女,籍贯山东滨州,大学学历,一级教师,从事化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