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下浅谈高中物理的教与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基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下浅谈高中物理的教与学

韦永乐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第二中学 广西 来宾 5459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创新和改进新的教学方法,如何学习和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教育学与物理理论知识为基础,就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能力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与学

高中物理教学一直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个操作性和技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体系,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如何创新和改进新的教学方法、学习和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去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物理教学和物理理论知识,就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能力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高中物理的新理念

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整理、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提出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它包含三层含义。首先,它是基于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二是提倡全面教育,即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最后,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因材施教。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的支持下,其最终目标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基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下教与学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观念,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出趣味性和效率性,以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及时完成物理学习任务。在创建不同的课程教学体系时,教师要更多地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索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习惯。

例如,在教授学生“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更多不同的课程教学体系,在为学生安排预习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优化学生学习结构的创设,使学生在转变学习观念和应用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思考和探索自己的学习状况。我们还可以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来培养学生更多物理运动的时间观念,让学生在理解不同教学思维的过程中去探索学习思维的转变,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认知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在物体运动的描述中,当学生理解不同实验现象的含义时,他们就可以探索自身学习思维的有效性。

(二)注重物理实验,优化学生学习思维。要想有效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需要在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物理学科的特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过程的实际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通过教师的讲述来展示物理内容,还要通过实际物理实验来教授部分物理内容,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同时,我们应该重视物理实验的探索和验证过程,鼓励学生在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操作中大胆猜测、动手实验和思考。

例如,在高中物理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实验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教师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验来验证思维的正确性。此外,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论指导和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物理素质,让学生敢于实践,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在实验过程中合理选择实验工具,自主设计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分析和思考,并不断优化和改进实验步骤。

(三)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积极自主探索。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基于教学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理论探索或实验探索。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缺乏对学生探究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良好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使问题情境的内容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境,从而在当前的探究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静电现象及其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情况,要求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与静电有关。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例,让学生从教师的例子中思考。例如,脱毛衣时会产生静电。然后,在演示和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现实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及其应用。

(四)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学生共同进步。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低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物理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激活课堂教学气氛。首先,教师要做好团队成员的分配,坚持“优秀生带动学困生”的理念,进行科学分组,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其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动态。一旦发现问题,应该立即给予指导,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率。例如,在进行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关的实验活动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演示实验过程,然后提出探索性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共同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大大提高,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五)指导课前预习,让学生明确重难点。预习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为物理知识是困难和抽象的,教师想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要改变学生以往简单、应付式的预习方式,要确保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做好课前预习,实现有效的预习。有效的预习不是要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记住教科书中的物理公式,而是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将教师的需求与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结合起来,设计指导计划,使教学内容能够容易记忆,教学目标能够容易实现,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记录下他们的疑问,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解决他们的疑问,那么学生要敢于在课堂上发言,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并积极与教师一起的讨论,总结出最终的答案,以使疑惑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背景下,为了有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必要在基础物理知识的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要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放在首位,培养学生成为会生活、会钻研、会学习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牟艳娜.扬长补短,让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实现真正融合——专访教育部初中、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黄恕伯[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1):5-8.

[2]张春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行为实践研究[J].高考,2021(3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