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解析

张兰平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平都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基于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占据着教学课堂当中的主导者,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课程讲解,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课堂氛围的趣味性,让小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加扎实的掌握知识内容,那么对于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这一论点,本篇文章将对其展开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在原始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是一成不变的,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其产生的教学质量是不可观的。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将“参与式”课堂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根据每个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打破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使学生能够更积极,更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牢固数学知识,并提高小学生们的全面思维能力。

一、“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内涵

在新时代的带动下,社会发展不断的强大,我国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渐步入完善阶段,自从新课改产生新要求以后,我们的教学模式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来讲,“参与式”课堂教学被逐渐广泛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它对整体的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那么,“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具体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全过程参与式教学

全过程参与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完全参与其中,包括进度规划以及目标的设立,对课程进行评价等等,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对于全过程参与式教学,小学生在当中产生的效果可能是不够理想的。

(二)环节化参与式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环节化参与式教学是比较匹配的,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教学形式以及方法上进行创新,学生进行参与并体验学习当中的乐趣,不断的加以探索,不仅使教师能够有效的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还能提高课堂中的学习质量。

(三)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特点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当中,一直都是以教师作为教学当中的主体,如果能够对其创新,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进行位置互换,将主体位置交于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导者,或许会带来可观的效果,因为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角色,因此,让教师进行辅助工作也是较为合理的教学形式。

开展“参与式”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学科当中,数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的学科,在参与式教学当中,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内容,并提升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解答能力。

二、小学数学开展“参与式”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凡事都具有双面性,虽然“参与式”课堂教学如今颇有成效,但是其中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教学问题,那么,这些问题都发生在哪些层面呢?

(一)教师占据主体位置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当中,仍然存在着大部分教师占据课堂主体位置的现象,他们始终秉承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作为“聆听者”配合于课堂教学当中,其教学内容也都是以应付考试为主,毫无培养实践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师始终占据主体位置,在开展“参与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性

一直以来,教师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问题是不够重视的,他们作为数学课堂上的引领者,认为只有把课程内容讲解透彻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不端正的,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及时的沟通以及良好的交流,教师是无法受到学生的反馈的,对于知识当中的疑点难点,也无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长期下去,会对学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三)教师的教学模式传统陈旧

基于新课改的要求下,对于当前的教学模式应该予以及时的更改创新,但是部分教师仍然无法正视“参与式”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保持着原始的教学模式,不仅使思想范围受到约束,同时还无法跟进教育时代发展的脚步。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提高课堂氛围,不能激发出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三、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升策略

截至目前,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参与式”课堂教学取得的成就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在此期间,我们都能够采取哪些有力措施呢?

(一)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当课堂主体

对于小学生的年龄来说,正是好奇心强、多动、爱玩的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要对教学形式进行更新,改变原始的教学观念,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学生提供拓展思维的平台,让他们在数学学习当中,能够发挥主动性。例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的《比高矮》,根据其中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举出教学例子,对其内容进行讲解,再将课堂的主体位置交于学生,让他们发挥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同桌之间或者前后位置之间进行高矮的比对,不仅能够明确知识内容,还能够将学习要点掌握的更加牢固。

(二)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小学生本就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积极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增强学习课堂氛围,让学生们能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这一课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在课堂上进行间断式的发问,让学生能够随时快速回答出准确的时间,一方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学习效率。

(三)创新教学模式

基于目前部分教师遵循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的进行解决,在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当中,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打破原始的教学观念,才能让小学生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针对开展“参与式”课堂教学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可以明确的了解到在当前的教育体系当中,要想将“参与式”教学工作达到标准化,就要从根本上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达到教学与学习的双丰收,因此,开展“参与式”教学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及教学效率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与文献:

[1]李红梅.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2):77-78.

[2]陈建忠.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2,(27):121-123.

[3]肖宏清.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J].读写算,2022,(14):123-125.

[4]汤军.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2,(01):58-59.

[5]王荣华.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