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沟通,填补家校育人空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微沟通,填补家校育人空隙

吴丽君

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一小学  523072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流方式,而在学校里,在班级中,与家长的沟通能支起家校联系、共同育人的桥梁。但是,平日里家长工作忙,生活节奏快,不是塞在上班的路上,就是奔波在买菜的路上。而老师一个班五十多个孩子,每个孩子情况不同,沟通的内容,沟通的频率及方式又不一样,这些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家校有效沟通的问题。

而孩子的教育问题,往往都不是一两次沟通就能解决的,需要长期、紧密的沟通才能共同帮助孩子。自从微信来到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的便利,同时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无数的惊喜。通过微信语音,与家长随时随地地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也能第一时间对孩子进行反馈,我对于这种沟通方式称之为“微沟通”。

手机在桌子上震动,打开一看,又是小琳妈妈发来的一段文字:昨天小琳主动完成作业,我内心窃喜。正在忙碌改作业的我,随手发了一个点赞的图案,继续改着作业,内心也不由地开始窃喜:小琳最近的确一直在进步。翻开我和小琳妈妈的聊天记录,不难看出,在每天细碎的时间里,有时候是上楼时的几秒钟,有时候是吃饭时的空隙中,有时候是上课的前几秒,我们通过语音、文字,简短而直接的表达,交流着小琳的每一天、每一段时间点滴的改变。有时是小琳的上课状态,有时是小琳下课和谁一起玩,有时是完成作业时坐姿的改变等等,当然也有孩子上课走神时,作业又拖延时,又开始啃手指时,我和小琳妈妈的报团取暖,相互鼓励,调整方式......

我和小琳妈妈长达两年多的“微沟通”,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客套话语,就是日常点滴的分享和分析,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我和她最亲近的家人在一起帮助她进步,其实不仅仅是孩子在进步,妈妈也在不断的进步。小琳的妈妈,性格较强,也急,刚上小学时,小琳遇到问题,妈妈着急上火,一顿狠批猛揍,孩子的问题表面上是控制住了,但是过一段时间,老问题不断反复出现,又引发了一系列让妈妈措手不及的新问题,例如上课专注力不够,不够自信,对学习也缺乏兴趣,特别是偶尔在放学时老师和妈妈的“聊几句”,孩子总是特别的紧张,眼神躲闪,一直拉着妈妈走。而当我通过电话将小琳的这些问题告知妈妈时,妈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在家里和孩子闹得非常不愉快,打骂孩子可以发泄情绪,却无法解决问题,而妈妈在打骂完孩子后心里更加的愧疚,明知打骂不好,却无法控制自己。妈妈很奔溃,几次深夜打电话给我哭诉。久而久之,我和妈妈逐渐在微信上联系密切了起来。我通过微信分享一些育儿文章、情绪激动时的小妙招给小琳妈妈,她向我反馈孩子的情况及自己的处理方法,我再进行肯定和修正。一点一滴,一天一点沟通,妈妈在改变,孩子也有所改变,妈妈的情绪也逐渐稳定,孩子越来越开朗自信,学习也愈加专注。这种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但一点一滴的变化让妈妈欣喜无比,而最终受益的是孩子。

从与小琳妈妈的“微沟通”,我尝到了甜头。我梳理了与小琳妈妈的沟通方式,举一反三,以此类推,在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中,只要教学中发现班上孩子的“小进步”或者“小问题”,我总是通过“微沟通”第一时间及时反馈给家长,渐渐感受到了“微沟通”带给我,带给孩子,带给班级,带给家长更多更广的“甜头”。

微沟通,微在“日常闲聊”。家长最怕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偶尔给家长打个电话反馈孩子在校情况,家长们都是战战兢兢。的确,打电话显得刻意而严肃,本来只是想随意聊一聊孩子的情况,在电话中却显得有些拘谨。但是微沟通,打破家长的拘谨和老师的严肃,以日常闲聊的方式,交流孩子的一点一滴,在沟通中找到帮助孩子的新契机,更重要的是,在日常闲聊中给需要帮助的家长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指导,帮助家长用理智的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给予家长最直接的帮助。

微沟通,微在“事无巨细”。微沟通,利用碎片时间,灵活机动地沟通,可以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事无巨细向家长反馈。一方面,家长也是希望了解到孩子在校情况,另一方面,家长们也从微沟通中能看到老师的教学的情况,体会老师工作的不易,更好的配合和支持老师的工作,从这一方面来说,也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微沟通,微在“角色转变”。从一开始老师主动、多次的微沟通,家长们习以为常,放下“戒备”后,随即反客为主,开始角色转变,主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被动了解转变为主动反馈,主动找老师微沟通,向老师反馈孩子校外的各种信息,提供更多了解孩子的契机,也产生了更多孩子提升的机会。

微沟通,微在“亲密无间”。家庭教育中,父母教育应该是配合默契的。而在孩子全面的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也应该香“父母”一样,配合默契,亲密无间。微沟通,像微风,像细雨,润物无声,却像润滑油一样使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更加融洽,同时也更加相互理解和包容,像“夫妻”一样,帮助孩子逐步前进。

微沟通,微在“口口相传”。很多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法,而是用错方法,使得问题越来越严重。与家长的微沟通,开始并不是大范围全面铺开,但是一旦与一定的家长进行微沟通后,家长们之间会形成一种默契,出现问题后家长们之间会有“找老师微一下”的意识,从一部分带动全部,很快家长们都知道解决孩子各种问题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老师“微”一下,从老师这里获得最直接、最权威的答案、帮助或者支持。

总之,在家校共育的现状中,微沟通提供了全新的家校共育理念,搭建了共育平台,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创新家长培训,激发家长潜能,挖掘家长资源,全面铺开共育渠道,只要教师与家长都愿意沟通起来,就能把握孩子成长的契机,推动孩子向上,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