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语境下的读写课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单元主题语境下的读写课探究

鲁思

成都外国语学校 成都高新西区 611731

摘要:主题意义的探究是高中英语教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为改变以往高中应用文写作教学未系统联系单元主题语境及学生写作提升收效较差的现状,本文详细阐述如何在单元主题语境下结合过程性写作法展开以读促写的高中写作教学课,为相关课例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单元主题语境;过程性写作;以读促写;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后面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六要素构成,其中主题语境处于统领地位。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教与学活动的主线,更是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我们的英语语言教学和学习活动都应该在特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

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不高,写作动机较低,不能有意识地主动在学习中积累写作素材并积极应用于写作,缺乏系统地学习策略指导。而过程性写作关注学生写作的过程而不是学生的写作产出;能更好地从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过程中的审题,构建,到写完之后的评价和改进等多方面进行学习策略的干预。这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应高中生的学情。因此本文浅谈如何在单元主题语境下结合过程性写作法展开读写课的研究。

1围绕单元主题语境确定写作内容

新课标将主题语境分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类,并包含32个子话题。每个单元的写作任务的确定都是基于创设主题相关语境,培养学生最大限度利用教材文本素材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取材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后续阅读和写作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都考虑需为这两个写作任务提供足够的输入和脚手架。

2设计符合真实语境的阅读理解活动

输入是一切输出活动的基础。要写出好的语言首先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因此阅读课的处理应更多地关注在如何帮助学生尽可能地系统积累语言素材并应用于自己地产出上。精读课的阅读活动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文章体裁,设计贴合主题语境的多样阅读活动,最好能解决真实语境下的实际问题。比如外研社高中英语第7册module 2highlights of my school为例Joanna高中生活一文中,学生被分成几个导演组,为将要毕业的Joanna拍下高中生活的高光时刻的vlog,最终点赞率最高的小组视频获胜。要完成此项学习活动,学生需要在充分理解阅读文本后,抓取文章的要点(即几个关键的高光时刻)进行展示。这不仅要求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框架具有总结梳理能力,同时需要学生将阅读文本的目标语言进行积累加工串连形成自己的语言,并用其解决阅读活动中的真实问题。除了课上的精读内容,同一主题意义下的泛读也不容忽视。精读是对学生阅读方法的高效指导,而同一主题意义下的泛读可以拓宽相关话题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投射课上所学,强化学生的阅读学习策略,大幅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师在泛读活动中要注意为学生选取难度合适的贴合主题语境的文章,二十一世纪报,相关教育公众号以及博主都可以作为很好的文本来源。鼓励学生在泛读中抓大放小,主要通过思维导图或者图表等方式概括要点信息,提取可用的目标语言,不用纠结于细节,为后续写作提供语料支撑。比如本单元的课程介绍文章较简单,笔者从21世纪报中选取了labor education这篇文章作为补充阅读,时效性更强,且与当下的生活实际更贴近。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或者补全表格的方式快速抓取文章的关键信息例如劳动教育的定义,课程的分类,课程的意义及人们的看法等,勾画主题句,再整合信息进行概括积累或者复述。

3从阅读中用其材,取其法,支撑写作过程

在完成单元语境下同一主题意义下的群文阅读理解活动之后,布置写作任务时,可以在课堂上分配学生根据本单元阅读的文本内容,分组原创写作任务,并要求最大限度将阅读文本的内容涵盖到写作任务中。学生在出题过程中通过命题人思维预想可能的考察方向,能够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将阅读中的信息和语言整编到自己的写作积累本中,教会学生在同一主题意义下如何整编阅读中的语言素材。每组创编完写作任务后再分享,分享后可以让其他组评论或者审题,多维度反复加深审题的步骤和策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教师用已经拟定好的写作任务或者选取学生们原创中较好的写作任务让全班同学共写一篇文章,方便后面的评价和互相学习过程。在这样的写作任务下,学生可以在教材文本中找到较多可用的语言素材。比如关于课外活动的意义的表达,课外活动的介绍等。学生在积累分享之后,已经能够做到下笔有神,内容充实。

在搭建写作的整个框架时,鼓励学生回顾之前的写作教学,注意把握结构,几个要点几段话来布局,注意详略得当,结构清晰,这里不赘述。教师在学生写作时不干扰,在需要帮助时及时提供意见。

过程性写作法注重写和评的多次交互,在循环中不断实现写作水平的提高。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语言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尝试做出肯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学生之间通过互评可以促进写作参与感和主动性。学生作为读者阅读同桌的作文,要理解同桌写作的框架,查找写作中出现的错误,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法或者共同讨论解决方法,从而反思自己的作文;在与同伴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产生新的视角改善自己的写作。此外,对于语法错误较少但文章内容较为单薄的同学而言,互评阶段能帮助其丰富的自己的写作角度和句式。

在一评之后,要求学生根据互评意见改进一稿,完成二稿。二稿交由教师批阅,教师根据写作要求打分给出改进意见,并给二稿有进步的同学加分,标注勾画其改进的好句。在下节课中讲解此次全班写作中的进步与问题,分享学生中的佳作,特别是灵活应用教材语言积累的例子,给其他同学起到示范作用。

最后要求学生再次修改,和模仿同学的佳作,提交三稿。将好的语句摘抄到相应主题语境的素材积累中。同时鼓励学生迁移创新,根据自己在课堂上创设的写作任务,应用课堂所学策略完成同一主题意义下的写作练习。

4结束语

总之,最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就是从阅读中“用其材,取其法”(张文晗2021)。在单元主题语境下,教师科学地整编教材文本资源促进学生的语言输入,设计合乎单元语境的写作任务促进学生的语言产出,关注学生整个写作过程中学习策略的培养,是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一种易于操作且高效的教学活动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瑶.基于主题语境的过程性写作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M]. https://search.cn-ki.net/doc_detail?uid=56c551f1-7e1b-447d-99dd-2d8aede641bd,2018.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3]陆婷.过程性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5,(2), 97-99.

[4]梅德明,王蔷.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5]倪荣业. (2018).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探究——以译林牛津版高一《英语》模块一教学为例[J]. 英语教师, 2018, 18 (18), 111-113.

[6]王蔷.促进英语教学方式转变的三个关键词:“情境”“问题”与“活动”[J]. 基础教育课程, (3 上), 2018.

[7]张文晗.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单元主题意义探究[J]. 英语教师, 202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