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汉字文化教学意愿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7
/ 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汉字文化教学意愿的调查分析

李星翰

延边大学 朝汉文学院,吉林延吉 133000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于汉字文化教学的意愿。并通过分析相应的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也对本次调查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汉字文化教学;问卷调查

(一)引言

汉字是汉语言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汉字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也彰显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因此,汉字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为了更好的对汉字进行课堂教学,同时将汉字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更好的结合起来,发挥既能向学生讲授汉字知识,又能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优势。汉字文化教学无疑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好的答案。在其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汉语国际教师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对于汉字文化教学的态度对未来汉字文化教学带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了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于汉字文化教学的教学态度,本文以延边大学在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为调查对象,设计了《汉字文化教学现状及教学意愿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于文化教学的教学意愿。共计发放问卷23份,收回有效问卷23份。由统计系统自动生成作答情况 ,后经再次核对,确保统计准确度。

(二)汉字文化教学现状及教学意愿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结果

1在调查问卷当中“您在汉字教学当中,会教授学生此题的回答中“有关的汉字文化”只占了69.57%远远低于“汉字读音、汉字笔画、汉字含义”的汉字本体知识。(2)对于汉字教学方法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画图法”,“偏旁部首带字法”,“古文字介入法(字源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法””据大多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还是认为汉字文化教学能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帮助,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汉字,反对的比率仅为4.35%。(3)对于汉字文化教学的教学效果反馈,大部分教师的课堂反馈是积极的,但是“不是很认真”也占到了21.74%;“一点也不认真”占了4.35%。(4)对于备课阶段是否会挖掘汉字背后的文化知识,大部分受访者的回答只是“有时”,达到了56.52%,而“经常”与“很少”都是21.74%。而对于课堂的汉字文化教学融入,以及课后对于文化汉字教学的进一步学习提升的意愿也是“有时”占据了大多数。(4)在汉字教学方面的困难,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教学方法上面,比率达到了82.61%。(5)对于具体教学方式而言,最受欢迎的汉字文化教学方式还是“通过汉字文化故事的融入进行汉字文化教学”,其被采用的比率达到了65.22%,第二位的“运用汉字的造字法进行汉字文化教学”仅仅占据了21.74%。(6)在对于汉字文化教学作用上,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促进,对于文化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对于记忆汉字能力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都存在不同意的情况。

二.结果分析

从上述问卷结果来看,受访者对于汉字的文化教学教学意愿还是处于较高的比例,但是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1)大部分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于汉字文化教学的意愿处于中等层次,但是对于怎么教,如何教的问题还存在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的地方。(2)对于汉字文化教学的持续性输入学习的意愿不强,很少有人经常性的主动输入相关知识。(3)教学方法的使用略显单一,大部分的受访者都偏向于故事法的教学。(4)对汉字文化教学的认识相对单一,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中华文化的传播方面,汉字文化教学有着突出的作用。而在其他的方面仅仅是同意汉字文化教学有积极作用。(5)对汉字文化教学中的文化关注不够,汉字的本体知识于文化教学结合不够紧密,大多数受访者还仅仅关注对于汉字的本体知识的教学。

(三)关于提升汉字文化教学意愿的对策

一.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对于汉字文化教学的意愿与其自身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的关联,如果其自身文化素养和储备的文化知识不够,对于汉字文化教学的使用也会产生影响。所以扩大相关的汉字文化储备,提升文化素养是提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字文化教学意愿的关键之一。

如果掌握汉字的文化内涵,教师就可以通过溯源的方式来讲述这一个生词。同时,这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说,这也是一个举一反三、不断总结归纳的过程,掌握了一个与农业有关的生词可能就会对接下来的汉字学习和教学帮助很大。

二.对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用

对于汉字文化教学的调查反馈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关于汉字文化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但是受访者对于故事法的应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方法。其中有文化素养因素的影响,也有课堂实际教学需要的影响。但是事实上其他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满足上课的需要,只是应用的方式需要多加考虑。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课堂的需要来调整教学方法。

有很多教学方法也有很好的趣味性,可以勾起学生的课堂兴趣。例如古文图解法,“行”甲骨文是 ,像是一个四岔路口,这就表明,“行”与“路”有关系,“走路”简单来说,就可以概括为“行”。

同时,还可以考虑有关书法文化教学的引入。汉字的教学离不开书法艺术,可以通过开展书法活动课的形式来进行汉字文化教学。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使得汉语文化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多,结合受访者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汉字文化教学的意愿也会不断地增强。

三.加强课后的自我积累

自我积累是每个汉语国际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但是在调查当中,对于课后自我积累的选项结果不是十分理想,大多数受访者只是有时进行积累,并没有进行常态化的日常积累。没有足够的积累,也是导致汉字文化教学意愿难以提升的原因之一。

自我积累是多方面的积累,文化素养的积累,文化实践活动的相关积累,汉语知识的积累等等。对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而言,自我积累要立足于课堂知识,在掌握好课堂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外延知识。

四.理解汉字文化的多种作用

汉字文化教学可以提高汉字学习效率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适当地融入汉字文化教学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汉字,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留学生学习汉字难的问题。由此可见,汉字文化的教学对留学生学习汉字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四)调查问卷的不足与反思

一.样本选取

样本选取基本采用了同一地区同一年级的受访者,并不具备样本的多样性。可能会对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样本的集中性,其所呈现的问题也会出现集中化的问题。不利于后期的结果分析。同时样本数量过少,会存在结果上的误差问题。

二.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不够完备,没有体现出发展性,汉字文化教学的教学意愿属于一个发展性的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问卷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其发展性,只是单纯的选取当前的时间切片进行分析,并没有针对于后期发展进行问卷设计。应考虑其发展后的教学意愿增减问题。

(五)结语

汉字文化教学的教学意愿其实和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息息相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主要围绕形、音、义进行,然而,汉字难学依然是二语习得者的共识。其实,汉字之所以具有其特定的形、音、义,是与汉字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汉语国际教师必须对文化有所了解。但其实目前的情况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文化修养还需要加强,也就导致了汉字文化教学的教学意愿还处于一个中等水平。教学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不知道该怎样进行文化教学,该怎样开展文化教学活动,教学意愿就会减弱。最后,自身输入意愿不强,也导致了汉字文化教学意愿的停滞。

(六)参考文献

[1]李莹.对外汉语汉字文化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

[2]高雅美.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0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4]沈红丹.《汉字文化大观》对汉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图书评论,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