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数学”之帆  启“安全”之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4

扬“数学”之帆  启“安全”之航 

陈剑清

厦门市集美区高浦小学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的实践。通过学科融合,将公共安全教育与小学数学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养。本文分析了学科融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阐述了公共安全教育与小学数学融合的必要性。探讨了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数学知识的关联,以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应用场景。同时,分析了现行课程体系中公共安全教育的地位以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公共安全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教学活动的融合策略、教师角色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参与和反馈的引导等渗透安全教育的策略与方法。本研究对于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与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公共安全教育,学科融合,渗透实践

在现代社会,公共安全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它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等。公共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形成对公共安全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大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形成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智、认知和行为模式正在逐渐塑造并逐步稳定。因此,小学阶段是进行公共安全教育的关键时期。然而,将公共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科课程有其固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在满足学科教学要求的同时,融入公共安全教育,既要兼顾两者的内容要求,又要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数学作为小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有其严谨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实用性,是融入公共安全教育的理想领域。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公共安全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将分析学科融合的必要性,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当前的实践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视和认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为公共安全教育的普及和提升做出贡献。

一、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一)学科融合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往往是相对独立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明确的教学边界和专业领域。然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科教学并非孤立的存在,学科间存在着交叉和融合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应对复杂而多元的现实问题时,多学科的整合和协作,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考,更能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将知识进行割裂,导致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无法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学科融合则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学习中找到共同点,形成对知识的深度理解。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单一学科的知识往往无法完全解决问题,需要多学科知识的配合。而学科融合正好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跨学科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元化的学科融合中,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学科融合对于教学效果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是现代教育中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学模式。

(二)公共安全教育与小学数学的结合的必要性

公共安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而这种结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共安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需素质之一。在当今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公众对公共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形成初步自我保护意识和公共安全意识的关键期,因此,在小学阶段注入公共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其次,公共安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公共安全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可以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最后,公共安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可以使教育更贴近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数学概念或公式时,可以引入公共安全相关的实例,让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到公共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公共安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不仅是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一种创新,也是对教育目标和价值的一种追求。这种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公共安全教育的普及率和影响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的可行性

(一)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数学知识的关联

公共安全教育和数学知识的融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体现。以最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两者的关联性。

首先,交通安全是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数学课程中,我们可以结合新人教版四年级的路程、速度与时间的概念,解释交通安全中的“速度”与“安全距离”的关系。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计算不同速度下的安全停车距离,理解速度和距离的关系,从而提高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其次,公共安全事件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是另一个与数学紧密相关的应用场景。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条形统计图》中,学生可以通过收集并分析校园安全事件的数据,理解数据分析和统计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对公共安全的重视。最后,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和思维训练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样可以用于公共安全教育。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的几何图形和空间观念的学习中,学生可以设计安全警示标志,通过实际操作,提高空间观念和几何图形的理解,同时也提高公共安全的意识。

图3.1 教材中的安全警示标志

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数学知识有着紧密的关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效利用这种关联,将公共安全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

(二)公共安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可能应用场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公共安全教育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和应用场景进行融合和实践。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可能应用场景:

1.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公共安全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方法去解决。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关于交通安全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他们学到的速度、时间和距离的知识去解决,例如计算安全行驶速度、安全距离等。

图3.2 安全距离计算

2.数据统计和分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并分析与公共安全相关的数据,如火灾发生率、交通事故频率等,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公共安全的重视。

3.游戏和模拟活动:通过设计一些与公共安全相关的游戏或模拟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公共安全意识。例如,在学习比例和比例关系的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消防安全的模拟活动,如人数与疏散时间的比例关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比例知识。

4.设计项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公共安全相关的项目设计,如设计安全警示标志、安全宣传海报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运用他们所学的几何图形和空间观念,而且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公共安全意识。

这些应用场景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公共安全意识,从而达到数学教学和公共安全教育的双重目标。

四、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现行课程体系中公共安全教育的地位

1.小学数学课程中公共安全教育的覆盖程度

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和课程体系中,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和覆盖程度还相对有限。然而,随着社会对公共安全重视度的提高以及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尝试将公共安全教育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在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公共安全教育的元素。例如,在学习比例和比例关系的课程中,部分教材会提供一些关于交通安全的实例,如速度、时间、距离的关系等,从而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公共安全意识。然而,这样的内容并不是常态,公共安全教育在整体教材中的覆盖程度依然相对较小。

此外,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大多分散在教材的各个章节中,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公共安全教育模块。这对于公共安全教育的连贯性和深入性带来一定的挑战。学生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接触到公共安全的内容,但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遗忘。

总的来说,尽管在小学数学教材和课程中可以找到一些公共安全教育的元素,但在覆盖程度和系统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中,更加重视公共安全教育的融入和实施,确保公共安全教育能够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共安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表现形式

公共安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两种方式将公共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到数学课程中。

一是直接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会明确引入公共安全教育的主题,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的公共安全知识。比如,在教授比例和比例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交通安全的例子,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距离的关系,从而增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或者在教授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知识点时,引入火灾发生频率、安全事故统计等实例,使学生理解并重视这些安全问题。

二是间接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安全教育内容被融入到数学问题中,作为问题背景出现。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包含公共安全元素的数学问题,如:“如果你看到一个物体正在燃烧,你应该怎么计算安全距离?”或者“如何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一种安全设备的有效性?”这些问题能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自然地接触到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公共安全教育视频、动画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公共安全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通过直接教学和间接教学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公共安全教育有效地融入到小学数学课程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同时提高公共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公共安全教育的现状

1.教师对公共安全教育和数学课程融合的理解

教师普遍认识到公共安全教育与数学课程的结合是一种教育创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认为,数学是一种基础学科,同时,公共安全教育是一项基本生活技能,两者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其次,教师明白这种融合需要他们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公共安全教育与数学教学自然地交织在一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数学问题和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公共安全知识。

然而,对于如何将两者融合的具体方式,教师们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一些教师主张直接将公共安全知识融入到数学课堂,如设置一些直接涉及到安全问题的数学题目;而另一些教师则更倾向于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以隐性的方式引入公共安全教育,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引入相关的安全案例。此外,教师们也意识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融合公共安全教育和数学课程需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包括如何设计与公共安全相关的数学问题,如何利用多媒体资源,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等。

教师对公共安全教育和数学课程融合的理解相对深入和全面,他们认识到这种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有意愿和能力去尝试和实践这种融合。

2.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公共安全教育的情况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教师们的应用公共安全教育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一些教师已经在数学课堂上成功地融入了公共安全教育的元素。例如,他们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引入了与公共安全相关的实际案例,比如交通安全中的时间和距离问题,防火安全中的逃生路线选择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的同时了解并理解公共安全知识,也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在应用公共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一部分教师表示,他们希望能够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公共安全教育,但由于对公共安全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或者缺乏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资源,使得他们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有效地实施。另一部分教师则表示,他们在尝试融入公共安全教育时,有时会遇到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可能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一定的困扰。

五、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一)基于教学活动的融合策略

公共安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需要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理解公共安全知识。基于教学活动的融合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可结合公共安全知识设定实际的、贴近生活的情境,如计算消防车出警时间、测量交通安全距离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融合教学内容:在讲解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公共安全的内容融入其中,比如在讲解比例和比例系数的时候,可以引入交通信号灯的时间设置问题,让学生了解安全通行的重要性。

3.引导讨论: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公共安全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如火灾时的逃生路线选择、防范网络欺诈等,这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也能提升他们的公共安全意识。

4.组织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一些涉及公共安全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学校的安全演练、社区的安全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感知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基于教学活动的融合策略,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同时,提升公共安全意识,培养安全习惯。

(二)教师角色和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认识到,其工作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也包括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习惯。因此,应积极寻找和创设教学情境,将公共安全教育融入数学课程中。教师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公共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了解公共安全的基本知识,如火灾预防、交通安全规则等,同时,也需要掌握将这些知识融入数学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定期举办相关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此外,教师需要培养有效的课堂管理和组织能力,需要能够创设安全的学习环境,组织并引导学生进行安全主题的讨论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增强安全意识。

(三)学生参与和反馈的引导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和反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引导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可以让学生在互动和实践中深化理解,提升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公共安全主题,如设计有关火灾预防、交通安全等主题的问题解决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同时提升公共安全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鼓励他们表达对公共安全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通过讨论,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也能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公共安全知识。

其次,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提问、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公共安全教育的需求和态度。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供反馈,如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对教学方法的建议等,以便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结论及展望

(一)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的实践。学科融合对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将公共安全教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安全意识。渗透公共安全教育与小学数学具有必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然而,目前存在公共安全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不明确以及教师融入实践存在差异的问题。因此,建议加强对公共安全教育的规划和支持教师培养,提出基于教学活动的融合策略、教师角色和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和反馈引导等方法。未来应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完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公共安全教育渗透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展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的实践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未来,可以探索更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创造性地结合数学概念和公共安全知识,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安全意识。同时,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升其对公共安全教育的理解和能力,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融入公共安全教育。此外,还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合作,形成全方位的公共安全教育网络,共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教学模式和策略的创新,评估渗透实践的效果,并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与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安全成长提供更加有效的教育支持。

参考文献

[1]廖小雪.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J].读写算,2021,(02):21-22.

[2]田佳澍.社区差异性视域下小学安全教育现状研究[D].导师:杨民.大理大学,2020.

[3]齐媛媛.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导师:田宝军;刘恒.河北大学,2017.

[4]曾晓梅.小学生安全教育实证研究[D].导师:董新良.山西师范大学,2017.

[5]李正强.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J].平安校园,2015,(1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