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探究

张德好

哈尔滨新区第一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方式也进行了巨大的改革,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引入全新的教学方法,会对课堂教学内容加以优化,并以此来引起孩子的注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当前的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正逐步地在学校语文教育教学评价中实施了起来,课堂的重点已经从掌握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些转换也在提示着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正在出现着重要的变化,本文将对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出更详细的分析,进而给出了在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估,期望可以对目前的学校语文课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一、引言

学生是教育关注的重点,每位学生都渴望在教师身上获得认可和赞赏,这都是学生成熟和发展的积极因素。所以,身为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就必须重视学校语文课堂评价,通过积极评价把学生的主体能力加以全面充分调动,落实"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目标,如此方可完成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进一步提高。越是准确、积极的课堂评价,越能触动学生们的内心,使其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足够的激发,自主性和责任感也得以充分调动,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处于一个兴奋、积极、自主的学习阶段内,投身到课堂之中,从而推动了他们的全面提高。

课堂教学评价对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作用

2.1课堂评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效率:课堂评价可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课堂,首先通过课堂评价可以有效的提出课堂中出现的各类现象,从而建立起符合教学的评判尺度,进而达到对课堂的合理引导与评价,达到课堂效率的提高。

2.2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有效的推动老师的学科成长: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对老师的可以成绩进行比较全面、公允和客观的衡量,以此鼓励老师更好的投身到课堂之中,持续的去提升课堂意识与方法[1]

2.3课堂评价可以有效的推动他们的发展:课堂评价本身就可以对他们的课堂成绩和表现做出判断,对他们的学习掌握情况、思想成长状况、人生观的养成和特征充分的认知和理解,进而有效的推动他们个性与形象的自我形成与发展。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策略

3.1多元化评价

评价的目的并非在于区分高低好坏,而只是在于改进与提高。人本思想下的学校语文教育提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提倡学生自主评价、生生互评。自主评价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并成为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依据,而老师也应带动他们积极参加学生自主评价活动。而生生评论也是促进班级气氛的良好手段,在学生评价活动中,不论是评价的学生,或是被评论的学生都处在平等状态,也是重视学生主动性的要求。教师的互评,也是建立在学生自主评定以及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评定基础之上的,因为他们不但要求师生间的平等和民主,而且要求学生和老师间的平等和民主的沟通,而这些愿望如果得以实现,就会大大的调动了他们对教学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陶罐与铁罐》一课时,让小学生们分小队以人物打扮的方法朗诵课文,以便更进一步地理解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在一个小队朗诵后,小学生们就开始跃跃欲试,迫切的想要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小学生说:"铁罐是极其高傲的,陶罐是很谦逊的。这组同伴们无法看出铁罐与陶罐的性格。"有的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句话的确相当狂妄,可是这时候的铁罐还并未到气急破坏的地步,也有同学在朗诵的同时会让其他同学感到铁罐从头到尾都是高傲的,铁罐应当是越发高傲,语气应当是越发霸道的。"小学生们各抒己见,班级氛围也十分热烈。当第一小队顺利完成了各人物朗读任务之后,接着的各个小队小学生又依次完成了各人物朗读,学生讨论热烈,老师评价也诚恳。随着学生评价次数的增加,接下来小队朗读的效果也愈来愈好,他们减少了之前朗读小队中所犯的错误,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倾注了更多的情感。这样,不但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朗读能力,而且激发了孩子们朗读的积极性[2]

3.2过程性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校语文教育的评价标准也相应出现了改变。在学校常规的语文教育考核中,由于老师更重视学生成绩,所以会把考核的焦点放到孩子学习成绩上来,得到"优"的孩子接受各种奖励,而得到"良"以下的孩子则不会得到嘉奖,老师给他们的只有指责或是批判。过程性评价更像是一个"储蓄罐",每个孩子向里面储蓄的行动都代表了一个转变进程和发展,老师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发展,也重视他们在发展进程中的潜能,不但合乎学校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需要,也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主体作用的体现。所以,老师的课堂评语要逐渐地由结论性评价转移到过程性评价,以抓住和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亮点为目标,对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予以充分肯定,以便引导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例如,《清明》这首古诗非常简单,诵读困难并不多,但仍有些孩子在诵读中磕磕巴巴,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当给这些孩子考核后,老师切不可强烈反应,通过一贯的指责方式挫伤他们的信心。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孩子在诵读方面比较有天分,而有的孩子在这方面却表现不尽人意,老师应该对他们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找到他们的进步处,而不能进行横向比较。同时老师还要善于发掘他们的长处,例如一个阅读相对较差的学生,可能在流利水平方面存在不足,但字的发音十分规范,老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长处予以表扬,并在此基础上巧妙指导他们增加背诵的流畅水平。如此,既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也充分调动了他们读书的积极性

[3]

3.3引用暗示法进行评价

暗示法是指老师借助议论、动作、表情或环境等,对学生的心灵及其行为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他们接受具有提示意义的想法、建议,并按提示的方式去活动。老师也可能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提示方式,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老师经过对他们的肯定与鼓励,提示了他们的水平,他们经过勉励与赞扬,可能提示了他们:"你有读书的能力,还可能学得很好!","你能学好!","你的能力很强,再加把劲!"。在课堂教学中若能用"很好!"、"很精彩!"等这样的激励或赞扬性评价,会让他们觉得很高兴和信心十足,进而激励他们不断地努力。要提高他们认真学习的毅力,就应该整合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为他们创造学习的好榜样。如在讲述文学家故事时,讲述名家的奋斗经历,以提示他们向其认真学习。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让学生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激发生命力,我们老师必须充分运用情感因素激励学生,调动他们主动性,提升课堂质量,激励他们积极读书。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应注意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并力图从多角度、多侧面衡量每位学生的每一个特点与进步程度,这也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法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顾悦梅.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7(01).

[2]肖彦君.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探究[J].名师在线,2017(01):88-89.

[3]孙建梅.开展以人为本课堂教学,实现小学语文创新教学[J].学周刊,2016(34):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