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起步点滴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1

作文起步点滴谈 

魏兴花

福建省永安市大湖中心小学

     经常听到周围语文界的同仁们说:作文呀是最难教,学生最不爱写,教师最头痛难改。的确,不少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头痛”病就犯,无话可写,无事可说。这怎么办呢?我无数次问自己?问同事。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首先要解决学生写作文的兴趣问题。如像我们做事一样,如果有兴趣,就喜欢做,一点疲倦感都没有,有时甚至忘我地做。作文也跟我们生活一样。我们在教学中要寓教于乐,从学生本身的“表情达意”的 需要出发,把作文当作“表达意见、沟通感情、抒发感情的工具。启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要学生会写作文,写好作文,乐写作文,善写作文。这可以在儿童学会汉语拼音,有一定的阅读儿童读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即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作文初步训练,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为此可采取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一说:说是写的基础,能说出来后准能写下来。说得完整,作文就写得更完整。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注重说话训练。

首先让每个同学在班上自我介绍。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属什么?家住哪里?有什么爱好?将来想干什么或当个什么?说后让同学评论,加以补充。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每节下课时,我以随便聊天的形式抽四五个学生说说你今天想说什么?这时,学生说的热情很高,且无拘无束,都争着想说,说的内容也各不相同,都把自己想说的全部说出来。说不完整和说不清楚的,由旁边的同学帮他说完整。在学生还没有具备读报能力前,我又轮流地让每个同学把一些所见所闻以及所想的东西说出来。有时出示图片,看图说一二句话,并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或……会……会……会……也会……等一些句式练习说,学生很乐于说。有时我还做一二个连续的动作,让学生说完老师在干什么等一些句式练习说。有时我还做二三个连续的动作,让学生说说老师在干什么?比一比,谁说得棒。此时,学生人人争着说,不仅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到二年级时,学生可说几句连贯完整的话了,这时,教师可提出一些有内在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线索说一段话,还可以创设说话的情景,如看图说话、给故事加头、尾、续编故事,开展游戏活动(按照先……然后……接着……最后的顺序)让学生说。

二摘:一篇好的作文,往往需要有语言的技巧和优美的语句来“外包装”,那么这就需要学生从小积累一些词汇以及一些优美的语句。

从一年级开始,可让每个同学准备好一本优美词语、句子摘抄本,要求每天摘录五个以上词语一句优美句子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隔一段时间展示一次,评个奖什么的。到二年级,要求有所提高,摘录词语十个以上,句子两句以上,并要求在旁边写出这些句子写什么方面可以用到。每周评出优胜者五名,适当给以奖励。这样学生摘抄的兴趣比较浓厚,日积月累学生头脑这座仓库里储备了一定的间接的写作素材,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观:鲁迅在《给董永舒》一信中说过,此后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只有勤于观察,才能发现你身边有着美好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们要勤于观察生活,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思考。学生只有体验生活,他们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离开了生活,作文同样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此,我定期为学生创造一些生活氛围,让他们去观察,去感受。春天到了,带学生去公园,去江畔找春天。让他们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再写下来。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我又把学生带到田野、带到山上,让他们亲眼看看忙忙碌碌的人群、金黄的稻谷、霜后的红叶。亲耳听听秋风吹到树叶、稻子上发生的轻快的沙沙声和隆隆的收割声,以及人们丰收之时充满喜悦之情的欢歌笑语声。用鼻子闻闻泥泥土的清香和诱人的稻谷香。回校后要求学生接看到…听到…闻到…想到…的顺序把观察到的“秋天的田野”再写下来,这样学生就不难写出。

   四选:到二年级下半年,已有不少学生可以写比较完整的作文了。

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班里办起了《小芽儿尖尖》报,以一般报纸为样板,挑选班里最好的文章,然后按一定要求分别抄在同一张纸上,再由绘画兴趣小组的同学负责设计刊头、图案,这样一张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自己编的报纸成功了。这时,那些报上有名的同学的高兴劲可别提了。另外报上无名的同学也纷纷表示争取下一期一定要上报。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能积极去写,乐意地去写。在黑板报上,我创设了“最佳选登”、“说说心里话”、“妙语佳话”等栏目,让每小组轮流出报,选送最佳作品去《初航》报投稿。这样一来,学生的写作兴趣很高,人人争做小作者。

    综上所述,如果低年级学生对作文打好了一定的基础,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到三年级真正教作文时,学生也不会难写,教师也不会难教。这是我多年重视低段语文教学的一点体会,供老师们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