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夏政展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希贤小学  5109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大单元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教育手段,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极大地提升其学习成绩。因此,本文将深入研究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实施的具体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课堂带来更多的收获。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数学作为一门拥有悠久历史、充满探索精神、严谨思维的基础学科,它的知识体系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原理。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把重点放在传授知识本身,还要从全局视野出发,把握课程的重点,把握课程的主要思想,采用多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

(一)基于内容优化的需要:使课时从碎片化到单元化

碎片化学习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持,但是无法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变得更加完备。因此,学生应该采取一种有效的、全面的学习策略,来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其知识结构得到有效的改进。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将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结合学习者的能力特征,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采用系统化的大型数学课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到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的转变,让他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质。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显著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并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

(二)基于学生自主性的需要:从学习知识到培养素养

过去的教学方法依赖于主题单元,教师通常会把注意力放在特定的学科或单元上。尽管如此,这种方法并未彻底改变传统的单元式教学。教学内容依旧存在着学科和单元的差异,而且教师的教学目标通常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传统教学中“链式效应”的概念并不够清楚,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之间的关系也不够明确。教师的教学评估常常侧重于衡量成绩,但却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和创造力的培养。采用大单元教学法,教师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完整的目标链,并且通过分组的任务,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够从碎片化的知识中获得有价值的收获。

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相关概述

(一)大单元教学的概念

当采用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课本的内容,包括知识点、技能、思维模式等,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设计。大单元教学应该强调学生的探究性,鼓励他们去发掘和探究知识的本质,从而使他们能够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按照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引,老师们在准备课程时,应当特别注意教材中的方法体系,并且强调以方法论作为基础,深入探究和理解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情境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整体的学习技能。大单元教学理念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把复杂的现象变成抽象的概念,并且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分析,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以达到更好的认知效果。

(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原则

通过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全面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学会数学的基础原则,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数学思考能力,进一步提升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教授小学数学课程时,我们应当遵守如下原则:第一,关联性。我们的教学方法应当围绕教材的主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实际运用,并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通过共同努力和协作,学生们不仅可以掌握数学基础,更可以学会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热情,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第二,非平衡性。在大单元课堂上,老师应该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老师可以把课程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实践活动,比如走进家庭、参观社区、参观博物馆或者参加校外培训。这种跨越不同环境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课程,还能增加课堂的乐趣。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明确单元主题

在课堂上,老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的目标,然后挑选出一个恰当的话题。通过对课程的全面理解,老师就能够制定出有效的课程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核心能力。通过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因此,当确定课程的主题和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应该特别关注教学设计的有趣性。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是促进学习的关键因素,而有趣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课堂的学习效果。此外,老师还应当确保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可以应用到特定的主题和内容中。教师在创建有趣的课堂环境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使用已有的知识来发掘、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课程内容。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趣的方式,比如通过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他们积极参与,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性。

(二)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老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细致地安排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制定一套完善的课后评价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需要仔细研究教材,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知识,以期培养他们的计算技能,最终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来更好地理解运算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字运算能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估时,我们应当全面考虑学生的情绪、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技能的水平。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串联

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来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除法的初步认识”内容时,教师应该精心组织课程,特别强调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此外,还应该深入探讨“倍数”、“分数”等课程的内容,将它们与其他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采用完整和系统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够显著提升学习效率。

(四)注重教学序列的设计

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设计出有效的教学序列,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案,以便让大单元教学的效果超越单独教学的效果。在设计教学序列时,教师应该仔细研究课程内容,深入挖掘知识点,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将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拓展,使其更具有吸引力和深度。在教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教师应该采用一种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凑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数学任务。通过“凑整”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可以熟练掌握“凑整”的技巧,还可以通过实际的情景来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该书的结构清晰明了,每一章的内容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有效。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包括系统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课程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体验数学的魅力和复杂性。并且,采用大单元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新课程的要求,还能够营造一个有趣、有效的学习环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陈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20):77-80.

[2]吴丽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22.DOI:10.27796/d.cnki.ghbsf.2022.00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