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营销中质量风险管理及改进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1
/ 2

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营销中质量风险管理及改进措施

毛梦春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荆州  434020)

摘要:药品经营企业在药品营销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质量风险,因此需要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采购、仓储、运输和销售等环节存在着各种潜在的质量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供应链管理、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等,以此提高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药品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营销;质量风险管理;改进措施

药品质量是药品经营企业的核心关注点之一。在药品营销过程中,质量风险会对企业形象和患者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由于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监管的复杂性,药品经营企业面临着各种质量风险。因此,质量风险管理成为药品经营企业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营销中质量风险管理问题

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营销中,主要存在供应链管理问题、假冒伪劣药品问题、药品保质期管理问题、运输环节问题、销售环节问题等质量风险管理问题,这些行为可能误导患者并严重影响用药安全。

(一)质量风险管理不到位

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对药品质量的严格把控。他们可能会购买低价药品来降低成本,但这样做往往会导致药品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如果这些劣质药品流入市场,就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健康风险。

(二)采购渠道把关不严

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从小规模、不正规的生产商或供应商采购药品,这样会增加获取劣质药品的概率。同时,一些企业可能没有建立完善的采购体系和采购流程,缺乏对供应商的严格审核和监管,也很容易导致药品质量的隐患。

(三)销售环节虚假宣传

一些企业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可能会夸大药品的疗效,误导消费者。还有一些企业可能会在价格上进行虚高,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企业自身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四)售后服务投入不足

售后服务的质量是一家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体现,但一些企业在售后服务上投入不足,甚至会出现拒绝退换货的情况。这样做不仅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二、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营销中质量风险管理改进措施

(一)加强供应链管理

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规范的供应商评估机制,需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全面审核,评估其生产能力、质量保证体系和合规性。通过审核,筛选出有良好质量记录和信誉的供应商,以确保所购药品的质量可靠。并与供应商建立明确的合同关系,明确双方责任和权益。合同需涵盖药品质量标准、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同时,药品经营企业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严格的验收。与此同时,也应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定期进行质量监督和审核。药品经营企业可以派遣专业人员对供应商的生产工艺、设备和质检流程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此外,药品经营企业还可以委托第三方质量监督机构对供应商进行独立的质量评估和认证。药品经营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库存管理制度,实时掌握库存情况,并及时与供应商沟通确认补货计划。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和检查,确保药品的存储条件和保质期符合要求。同时,建立库存预警机制,及时处理库存过剩或短缺的问题,避免药品质量风险的出现。

(二)强化员工质量风险管理培训和意识提升

药品经营企业应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根据员工的不同职责和岗位需求,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涵盖质量体系、药品法规和政策、药品质量控制与检验方法、药品安全与风险防范等相关知识。同时,针对新员工、岗位调整或新政策出台等情况,及时进行培训更新。药品经营企业可以利用内外部资源进行培训,如邀请行业专家、药品监管机构人员或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专题讲座或知识培训。这样不仅能够提供权威的培训内容,还能与行业和监管机构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最新政策和法规要求。除了培训,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提升员工的质量风险管理意识。例如,组织定期的质量安全会议,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引导员工关注质量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另外,药品经营企业还可以建立内部监督机制,设置质量风险纠正和改进的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三)做好市场监测和健全消费者反馈机制

药品经营企业应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及时了解药品销售情况、市场动态和竞争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监测内容应包括销售行为是否符合规定、药品质量是否达标、消费者反馈意见等方面。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消费者反馈机制,收集消费者对药品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并回复。同时,药品经营企业要建立消费者档案,记录消费者投诉情况和处理结果,以便跟踪问题的解决进展。药品经营企业应及时处理消费者反馈意见和投诉,对于问题严重的药品及时停售和召回,并进行问题排查和处理。对于涉及质量问题的药品,应及时向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报告。药品经营企业应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消费者对药品质量的意识和认知,引导消费者理性购买药品,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和合法的药品。药品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存在质量风险的药品和销售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加强对经营企业的监管,保障药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营销中存在的质量风险,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改进措施,如建立规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这些改进措施将有助于药品经营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减少质量风险的发生。然而,要实现有效的质量风险管理,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应进行合作,共同推动质量管理的改进。

参考文献:

[1]李慧. 药品经营管理的科学途径分析与研究[J]. 中国市场,2023,(09):199-201.

[2]肖旭坤,赵静. 药品经营企业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GSP检查体系的建立[J]. 中国药业,2022,31(16):31-35.

[3]邢玉菁. 内部控制在药品流通企业经营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 今日财富,2022,(09):70-72.

[4]蒋月尧. 药品经营企业能否向非药品企业销售药品[N]. 医药经济报,2021-11-08(002).

[5]唐泉. 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营销中质量风险管理及改进措施[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03):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