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阅读推进课为支点,撬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统编教材五年级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3

以阅读推进课为支点,撬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统编教材五年级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为例

杨慧婵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泌冲小学  528248

摘要:新版课标(2022年版)提倡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意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是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推进课能起到前后勾连、方法引导、启发后续阅读的作用。基于以上理念,开展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以五年级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为例,探讨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模式,运用阅读策略激发阅读学生继续深入阅读的兴趣;指导细读,进行充分交流,旨在以阅读推进课为支点,撬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推进课  阅读策略

近年来,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推进课和汇报课三种课型研究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比如,推进课能起到前后勾连、方法引导、启发后续阅读的作用,然而其教学目标不易定位、教学过程不易把握、教学方法实施不佳,这些研究的难点常常被搁置、被弱化。因此我围绕整本书阅读课型开展了整本书三种课型研究,每学期五年级围绕一本书开展导读课、推进课和汇报课的统整研究,特别以“推进课”研究为支点,撬动整本书阅读课型研究。现在以五年级“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为例,谈一谈我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上的一些探索。

“经验分享式”推进课,重在分享经验。

“经验分享式”推进课根据学生阅读的进度和阅读收获,采用讨论、朗读、读书笔记分享、舞台剧展演等形式,每次选取情节、人物、主题、写法中的一两个角度,围绕有思辨价值的问题展开师生、生生对话,加深学生对小说情节起伏性、人物形象丰富性、小说主题深刻性的感知和体悟,培养持续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比如:《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聚焦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的认识,具体操作如下:

1.课内聚焦人物言行,品悟人物变化。

(1)聚焦悟空称呼,多角度体会悟空形象。让学生联系小说情节说说最喜欢孙悟空哪一个称呼。

(2)聚焦悟空言行,感悟悟空变化。聚焦《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中的悟空言行,对比品悟悟空形象,感受不同时期孙悟空的成长变化。从而进一步深入感知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3)“对话”自己,唤醒自身成长。

悟空的成长是一场修行,我们的成长也是一场修行,也会遇到各种“妖魔鬼怪”。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思考这“妖魔鬼怪”可能是什么。有学生认为这些妖魔鬼怪,有些可能是学习上的压力,有些可能是生活中的难题……从而感受经典名著的阅读,

2.课外搭建课本剧舞台,在真实情境中实践展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其语文阅读素养的现实选择。

以课本剧语言为抓手,由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开展阅读推进的很好切入口。

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本剧表演《三打白骨精》的内容进行课本剧改编,重点演绎人物语言。学生通过研读相关著作,展开小组讨论,发挥个体阅读理解的差异作用,改编课本剧《三打白骨精》。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即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学生不局限于对课本的阅读,为了全面了解人物个性及历史背景,自主阅读相关书籍,并在小组内讨论整本书阅读的收获与思考。这一学习目标的达成为顺利改编课本剧做好了铺垫。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角色,学生在大量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在具身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反复讨论演绎。学生初步感受到矛盾的出现会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设计、演绎人物的语言,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在一次次“演—论—改—演”的实践过程中,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孙悟空、白骨精、唐僧等人物形象鲜活呈现,从而推动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深入理解。

二、“任务驱动式”推进课,重在激发继续阅读的兴趣。

比如在上《中国民间故事》推进课时,我围绕“讲好民间故事,传承文化薪火”这个任务,设置了四个活动。

1.活动一:引荐传承人,激发兴趣。

播放视频,介绍国家级民间故事传承人——谭振山,感受传承民间故事的崇高与伟大,并创设情景,在班级选拔出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这个环节通过设计情境,让学生进入到一个真实、确切的语言情境当中,通过选拔传承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在观看视频之余,激发学生进行民间故事阅读探究的兴趣。

2.活动二: 民间故事,分类探究。

借用学习单,引导学生一起探究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个故事的共同点:

(1)故事中人物都有明显的对立面,二者有强烈的矛盾冲突;

(2)故事的情节过程相似,一波三折,想象大胆;

(3)故事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制度、现象、传统观念;

(4)故事都表达了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中国民间故事》推进课学习单:

3.活动三: 民间故事,创造讲演。

(1)探究完毕后,可顺势引导学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民间故事传承人,

就离不开会创造性讲故事,出示创造性复述故事的评价标准。

好听的故事我来评

“添油加醋”了吗?

1.添加人物对话

☆☆☆  ☆☆  ☆

符合人物特点☆

符合故事发展☆

故事说得有创意☆

2.添加事物描述

☆☆☆  ☆☆  ☆

“手舞足蹈”了吗?

1.配上合适动作

☆☆☆  ☆☆  ☆

2.配上合适表情

☆☆☆  ☆☆  ☆

(3)小组内练讲:选择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其中一个来创造性复述故事。

(4)代表讲演故事,师生共同评价。

4.活动四:联系生活,各抒己见。

(1)古时候民间故事通过口耳相传,现在我们还把它民间故事搬上了大屏幕,出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片段给学生看。让学生发现电影中哪吒与书中《哪吒闹海》的哪吒形象有什么不一样。

(2)顺势引导小组讨论:对于民间故事,你们觉得赞成尊重原著还是热捧改编呢?有的同学赞成尊重原著,因为中国民间故事是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表达的是每个历史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同学认为应该要改编,因为传承文化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融入当代人的精神追求才能更好传承。此话题无对错之分,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语文的学习同时也应该是真实的学习。中国民间故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对此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因此,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联通学生的阅读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经验,让学生思考民间故事该如何在新时代进行传播,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三、“交流驱动式”推进课,重在碰撞中突破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中,教师需要想办法激发学生交流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在交流中擦出思维的火花,进而在“唇枪舌战”中获得思维的突破和认知的提升。

以人物为线索,《三国演义》中值得讨论的话题有很多,比如三国英雄、三国主公、三国谋士、三国武将、三国奇女子……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有时候会产生一些奇思妙想。面对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我们不必急于评判对与错,因为学生会在讨论、辨析的过程中找到答案,初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笔者所执教的《三国演义》第一次推进课,学生经过深度阅读后进行自由辩论——曹操是否是英雄?当正方以事实表明曹操爱才惜才,称得上是英雄后,反方立马反驳:“我不同意正方观点,你说曹操爱才惜才,可是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曹操为什么仅凭蒋干带回的密信,不调查清楚就斩杀蔡瑁和张允两员大将?这样乱杀人才的人配称英雄吗?”激烈的辩论将这堂课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学生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全面、更深入。可见,有主题、有方向的交流能让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发展性、辩证性、丰富性得到提升。

、“策略学习式”推进课 ,重在学习阅读策略。

方法是无形的工具,工具是有形的方法。以掌握阅读方法为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分层设计阅读任务,辅以“学习任单”等学习工具,实现思维可视化。学生通过阅读一本书学到阅读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到不同书籍的阅读之中,从而提升阅读效率和思维水平。以《水浒传》中《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这个故事为例,可引导学生经历“自我提问——进行追问——寻找依据——得出结论”的阅读过程,获得人物形象品析的阅读策略及方法。

1.学习策略,明确提问

在学生自我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引人视频微课《提问的类型》。通过讲解,学生明确“提问”可以分为“事实性提问”和“推论性提问”。如,谁是“花和尚”?为什么叫“花和尚”?怎么倒拔垂杨柳?这些都是事实性提问。解决这类提问,只要到文中去提取信息即可。再如,为什么要倒拔垂杨柳?从中看出人物的性格是怎样的?这些是推论性提问。解决这类提问,要联系上下文阅读,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联系主人公的言行并对比其他人的表现,感受人物的形象特点。

2.逆向思维,进行追问

学生初步感受到“花和尚”鲁智深是个粗鲁、不喜隐瞒、不会戏弄别人的人,教师趁势引导学生逆向追问:鲁智深真的是一个粗鲁的人吗?他真的不会戏弄别人吗?他说的话毫无隐瞒吗?学生可以从文中找依据,关注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关键词句,并完成学习任务单:

追问:

依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寻找依据,得出推论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别从文中找到三段话作为依据,得出鲁智深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推论。第一个依据是“鲁智深居中坐着,指着众人道:‘你那伙鸟人,休要瞒洒家,你等都是什么鸟人,来这里戏弄洒家。’”。从“指着”“鸟人”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他言行粗鲁,从“休要瞒”“戏弄”可以看出他看穿了泼皮无赖的心思,真是粗中有细。第二个依据是“鲁智深见了,心里早疑忌道: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前来,莫不要攧洒家?”。鲁智深从泼皮的反常表现中猜出他们打算将自己摔倒,的确是粗中有细,可以说是“火眼金睛”。第三个依据是“智深不等他占身,右脚早起,腾地把李四踢下粪窖里去。张三恰待走,智深左脚早起,把两个泼皮都踢在粪窖里”。从中看出鲁智深有勇有谋、武艺高强。

教师可趁势引导学生回顾阅读方法:通过提出推论性问题,找到了依据,得出了初步推论。然后根据人物性格特征进行逆向追问,又找到了新的依据,得出了新的推论。这种推论性提问的方法,就是自我提问的一种策略。用这样的方法再来读一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个故事,想一想鲁智深对待皮无和镇关西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依据并写出推论,完成学习任务单。

总之,在整本书阅读中,用“经验分享式”“问题解决式”“策略学习式”种推进课型,可以解决推进课目标不明、过程不清、效果不佳等现实问题,并以此为支点,推动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序列化,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进程和阅读状态选择主题,引导学生以适宜的模式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2022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卢卉.多维任务驱动推进整本书阅读基础阶段的实践——以小学中段《西游记》(青少版)教学为例[J]. 广西教育, 2020(29):56-57.

[3]何文晓.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08):9-11.

[4]李学军宗兴霞.核心素养下部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J].

[5]林红.从阅读出发,扬知识风帆——论小学语文课堂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1,(27):34-35.

[6]王娜.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2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