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2
/ 2

农村幼儿园劳动教育初探

杨梅

常德市武陵区芦荻山乡双观幼儿园 415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因此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如何有效利用农村资源,体现农村特色 因地制宜的做好劳动教育,让我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们,更广泛的与大自然接触,体验劳动收获的快乐。为此,我园从实际出发,就地取材,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劳动教育。

关键词:劳动教育   农村   幼儿园

正文:

农村幼儿园有广阔的天地,有天然的劳动教育基地,因此劳动教育能在农村幼儿园中得到更好的开展和实施。如何有效的利用农村资源,做好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活动,使劳动教育深植幼儿心中,让幼儿在有效的教育活动中体会到幸福的生活是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深刻的体会到劳动中带来的快乐,劳动的重要性。对于这一问题,我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有效的激发了幼儿兴趣,融合了农村社会资源,争取每位家长的有效配合,使得幼儿园劳动教育更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巧用家长资源,做好幼儿园劳动教育基地

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只有开辟真正的幼儿劳动基地,才能使劳动教育生动起来。为此,我们在园内认真考察,合理布局,选取一块向阳处的土地规划为园内幼儿劳动基地,经过翻土、平整、挖好沟渠,整理出适合幼儿使用的土地,让孩子们真真正正的使用真实的劳动场景。而这一平台也为幼儿的自主观察、学习和实践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有了基地,园内的劳动教育就围绕基地有声有色的开展起来。

(一)整合家长资源,有效开展播种节活动。

农村幼儿园家长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爸爸妈妈大部分都具有农作物耕种的相关经验,特别是祖辈们很多都是行家里手,因此他们就是幼儿劳动基地最好的老师,有效的利用好这一资源,让“家长老师”行动起来,既能让家长有参与进来的快乐,又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每学期开学典礼后,我园适时开展“春播”“秋播”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选择适合这个季节播种的种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了解到适合春天播种的种子有辣椒,茄子,西红柿,冬瓜,南瓜等。适合秋天播种的种子有白菜、萝卜、莴笋、大蒜等。在播种过程中,“家长老师”会示范讲解正确播种流程:先松土、施肥再正确撒播各种种子,最后还要给种子浇水。在这样的“春播”“秋播”活动中,幼儿既能了解到农作物播种时节的相关知识,又能了解种子在播种过程中需要哪些条件,并通过幼儿实践进行播种活动,这样使得他们对之后的种植活动充满了期待。                           

(二)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管理,持续开设家长课堂。

为了对劳动基地进行持续管理,我们将“家长课堂”直接开设在幼儿劳动基地中。种植的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应该要做的翻土、施肥、除草、捉虫、浇水等这些工作,都邀请有经验的“奶奶老师”“爷爷老师”来指导、参与,既让长辈们参与了幼儿园学习的课程中来,也增进了家园了解和家园互信。而小朋友们则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了解到更多蔬菜培育的知识,通过每一次的劳动教育活动,也增进了对蔬菜的认识和了解。由于孩子们全程参与到蔬菜的成长培育过程中,一点点的观察到了蔬菜长大变化的过程,这样也让幼儿有了更多的成就感。

(三)认领蔬菜,在劳动教育中增强责任感。

    为了促进幼儿与蔬菜的感情,我们开展了“我的蔬菜我来种”的蔬菜认领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认领心仪的蔬菜,签下承诺书,为自己的选取的蔬菜取名字,为它做标识牌,并将标识牌挂在相对应的蔬菜前,方便幼儿观察和介绍。

在这个认领活动中,既增加了幼儿对作物培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更好的了解了自己所认领的作物名称,在和家长做标识牌的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所认领的蔬菜,又需要与家长查阅更多关于蔬菜习性的相关知识介绍。而孩子们在这样的认领活动中,也增进了对自己所认领的蔬菜强烈的责任感。

二、巧用农村资源,做好幼儿外出劳动体验工作

劳动离不开劳动工具,也离不开农村的各种农活。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劳动工具,每天能见的各种农活,是平常孩子们忽略掉的劳动教育活动。为此老师们充分的将广阔的农村大环境利用起来,让幼儿去认识,去体验。

一)体验农机具。

1、发动家长,将农家废弃的耕作用具收集起来,布置在幼儿园内,教师带领幼儿了解和熟悉各农用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在“摸一摸“试一试”中了解农具。

2、教师通过图片展览的方式展示各用具的发展演变过程,引导幼儿认识各时期的耕种用具,了解中国的农耕文化。

(二)体验农活

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活体验活动,联系当地农家,开展拾稻穗体验活动、剥豆子小能手活动、找棉花观察活动、摘黄瓜实践活动等一系列的农活体验活动。通过实际活动真正体验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中用意。在辛苦劳作中知道珍惜粮食,爱惜食物。

(三)体验农民伯伯的设计意图。

1、我们观察到每年春播时,农民伯伯为了防止鸟类啄食稻田的种子,自行设计了很多驱赶鸟类的“人”,为此我们带领幼儿仔细观察这些“人”的特点,开展了“假人”设计大赛,将幼儿分为4组,利用家中和幼儿园的废旧物品分组合力设计“假人”,并将获奖作品送给农民伯伯,并通过实地观察了解设计的“假人”用途到底有多大。

2、孩子们同时也观察到农村每户的菜园都会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小篱笆,用来防止鸡鸭鹅等进去啄食。为此我们又开展了为劳动基地设计小篱笆的活动,从材料的选择,到篱笆的固定,都让幼儿参与进来,这样幼儿更多了解到农活中的智慧和妙用,发展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让农村教育资源活起来,让劳动教育融入幼儿主题教育。

幼儿园旁春天的油菜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稻田、冬天的棉花种植都是那样的美好,劳动基地中辣椒红了,南瓜熟了,黄瓜能摘了,这些是劳动后的喜悦。劳动让生活更幸福,劳动创造了我们美好的生活。为了让幼儿观察、体会到生活中劳动创造的每一处美好,我们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主题教育的每一个领域,让劳动创造的美好渗透到孩子们的心灵,让勤劳的小手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一)花开了

1、油菜花开了。我们摆上油画架让幼儿对着金黄的油菜田进行肆意绘画。金黄的一片让孩子们在色彩中肆意挥洒自己的喜爱。通过绘画让幼儿既亲近了大自然,又增进了对农民伯伯的敬佩和喜爱,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劳作才有这样美好的景色。

2、荷花开了,莲蓬长大了,莲藕长大了。让幼儿在一次一次的观察中发现荷花的变化,并帮助幼儿做好相应的记录,在观察中了解到荷花开了就会收获莲蓬,莲蓬采摘完后,水塘底下还会有莲藕在生长。

3、棉花收获了。让孩子们收集来棉花,闻一闻、看一看、做一做,了解棉花的用途,并动手用棉花做成云朵,做成小雪球,装饰在幼儿园里,体验收获后的喜悦。

4、稻谷收割了。和孩子们一起将稻谷剥开,找找我们吃的大米藏在了哪里,知道粮食的由来。用剩余的稻草做成让幼儿玩耍的“稻草乐园”玩具,让幼儿亲近大自然,喜爱大自然。

(二)蔬菜成熟了

1、开展“收获节”活动。

劳动基地的蔬菜成熟后,我们专门开设了“收获节”,我们让孩子们自己采摘自己亲手播种和培育的蔬菜,并将自己收获的蔬菜进行展示、观赏和介绍,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在“收获节”后我们让幼儿化身“菜农”将自己的收获出售给家长,并邀请家长将自己的收获做成可口的食物,请爸爸妈妈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进一步体会收获的喜悦心情。

2、开展“丰收”运动会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及家长体会劳动后的收获的喜悦,为此我们在每年的秋季开展了“丰收”运动会。在运动会中我们全部选材于各类水及蔬菜,如开展搬运南瓜大赛,跳高高拿白菜,亲子共同剥桔子等等一系列体育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和家长感受到瓜果丰收的快乐和喜悦,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只有直观的了解和实践才是最深刻的体验,农村就是幼儿园劳动教育最好的教材,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成长,在力所能及的劳动中更好的理解了耕作的意义,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劳动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我们只有充分的利用农村资源,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走进大自然,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辛勤劳作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