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浅谈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途径

刘圆圆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龙江镇中心学校  黑龙江  龙江161100

摘要:在当前教学背景和教学政策改革发展下,落实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新一轮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生物是初中教育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但是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科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兴趣,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刻板,导致生物教学成效很不理想。因此,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不断进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通过多角度剖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广博,始终保有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贡献力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现状及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活动,必须将核心素养置于重要位置。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不断升级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丰富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科提供有利的帮助。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对生物实验缺乏探索热情

由于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验次数比较少,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使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整个实验的过程都是按照教师的安排完成,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学校对初中生物课的课时量安排有限,导致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去研究生物实验,很多实验不能让学生亲自去完成,而需要生物教师在课程上演示。由于学生缺乏体验感,所以无法获得实验的乐趣,对生物实验的印象并不深刻,也就达不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最终影响了学生对初中生物实验的探索热情。

(二)学生对生物课程不够重视

有很多学生轻视生物学科,对初中生物的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把精力都放在了主科上,没有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生物学科,间接影响了生物学科的学习效果。由于初中学生思想的局限性,限制了自身学习的全面发展,导致课程目标无法达成。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给学生灌输学习的理念,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与观念,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科扫除思想障碍,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避免给学生布置任务,促进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增加和学生的课堂互动,积极引导,避免让学生进入学习误区。

二、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途径

(一)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生命观念主要包括生物学的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生态观等,内容十分丰富。要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十分必要。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将各种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科学素材补充在课堂上,辅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帮助其构建端正的生命观念。比如,教师可以在生物研究论文中选取素材,并在必要时对其语言进行转述,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使其在论文的有力论证下明确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再如,教师可以在科普读物、报刊中选取素材,配合其解说图,对教材概念进行补充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人体对营养的消化和吸收规律、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规律等。学生在课堂接触的生物学习内容越丰富越能感知生物学课程魅力,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无穷无尽的探索欲望,进入发展核心素养的良性循环。

(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了解生物本质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普及,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模式和方法,广大初中的生物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转变教学方式,让生物教学课堂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开阔初中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发掘更多课外知识,增加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知,了解本质,从生物角度,去了解感受世界。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不但要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还要让学生了解生物现象,在课堂上更专注,更具体地感受生物知识的广博,可以将所学的生物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养成好习惯。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供学生复习,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发散思维,将所学知识构建成体系。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细胞”一课时,植物的细胞学生用肉眼不能看到,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显微镜,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再将其投放到多媒体下,进行放大,让学生详细了解细胞的构造,为学生学习生物学科打好基础。运用现代科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生物教材与图片进行结合,创造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到更广阔的生物资源,加深初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借助科技手段设计一些游戏,将知识重点融入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了解生物学科的本质,给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三)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强化思维训练

交流,既可以是师生交流,也可以是生生交流,是训练思维的重要过程。建构主义理论也曾强调,教师能够讲述的多半是死的、凝固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合作、对话等方式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信息,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所以说,从科学思维核心素养视角出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广交流”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先抛出基础问题,引发师生交流,锻炼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再结合课堂教学进度,逐步提高问题难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让生生交流有所依托,并以此强化思维训练。同时,对学生交流进行旁敲侧击的指导,使其学会比较、分类、演绎、分析、综合、建模等方法,逐步提升思维科学性。以“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内容为例,针对“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知识点,教师可以提出“肺在人体的哪个位置,它的功能和特点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教材后参与师生交流。针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为什么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是什么”等问题设计问题链,让学生合作交流,以最简洁的语言反馈小组结论,使其在问题链带动的小组头脑风暴中逐渐提升科学思维。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还要重视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科课程充分发挥育人价值。这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笔者所提建议具有一定可行性,教师可以借鉴参考,但也要结合实际进行丰富和调整,确保教学策略与本班学生生物学习、核心素养发展需要的高度契合。

参考文献

[1]凌晨.初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2,(27):74-76.

[2]张子莲.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法[J].学周刊,2022,(27):39-41.

[3]武美英.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探讨[J].读写算,2022,(14):138-140.

[4]谢剑刚.关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5):103-104.

[5]王鹏.关于初中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思考[J].家长,2022,(0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