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教学新课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9
/ 2

谈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教学新课改

张丽君

辽宁锦州 锦州市现代服务学校121000

摘要:文章对中职学校幼师舞蹈教学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舞蹈教学在高师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探讨了在教育与教学工作进行基础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开展舞蹈教学工作,指出舞蹈教学过程应该与理论、实践和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相结合。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 高师 舞蹈专业教学 舞蹈教育

舞蹈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之一。对于幼师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舞蹈艺术素质,尤其是舞蹈教学的能力,是其未来适应社会、胜任幼儿教师工作的必要条件。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因此,2001年9月,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开始实行。

由于幼师舞蹈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让学生于幼儿的角度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其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及创造力,提高从教的实践能力;任务是完成教学大纲学习任务,为实现培养目标一一为有舞蹈教学能力的幼儿教师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在幼师教学中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加强三个方面的结合:教学活动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一、教学活动与实践相结合

新课改针对以往过于偏重知识的传授、内容设置不太理想的状况,加强了课程的综合性、均衡性, 加强了各学科与实践活动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教学中,必须注意教学方法,要由单纯的讲解式教学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幼师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目的是为幼儿园培养优秀舞蹈教师,即现在的受教主体在不久的将来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从“指挥者”逐渐变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课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加强学生对相关理论、技能的学习,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给学生提供平台来锻炼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如在校内,可实行班内实习,以此锻炼学生的组织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校外,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堂教学观摩,让他们定期走入幼儿园的舞蹈课堂,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实践。其次,在表演上要加强学生的表现力,提高他们的表现欲望,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锻炼自己、展现自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最后,可通过编导课的开设,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创作的平台,以培养、 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让学生自由发挥、研讨,取长补短。舞蹈教学中加入多元化,不要只开展民族舞教学,结合时代的进步赶潮流、追时尚,将不同舞蹈形式相结合融入幼儿元素,形成符合时代的幼儿舞蹈教师风格。

二、教学过程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新课改中有两种提法,一是学习方式,一是课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其目的是不仅要转变学生单一、呆板的学习方式,而且还要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中舞蹈教师严重缺乏,为了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研究性学习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都可以引入现在的幼师舞蹈教学中。

第一,保持学生独立、持续探究的兴趣。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研究性学习就是保持或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使它不会因繁重的学习而丧失。第二,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另外,由于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各类探究活动的展开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则居于辅导的地位。

我国的舞蹈教育发展至今,由于受传统舞蹈教学方式和舞蹈自身特殊性的影响,导致了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现状。至今舞蹈教学的主体模式仍是“口传身授法”,这一切似乎与现在社会上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教学改革不太相符。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口传身授法”,但它还是有着自身的弊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通过长期的“口传身投”,使部分学生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没有问题 、没有自己思想的状态。而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结果, 还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方法的掌握、感受和体验。所以,在幼师舞蹈教学中结合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在没有教师先入引导的前提下,自主地学习,达到“要我学”和“我要学”的质的转变,使学生真正地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三、教学内容与市场相结合

唐代文学家韩愈对教师的职责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正在推行的新课改对树立新型的教师观也提出了以下要求:教师作为引导者、舵手,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现今,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众多领域, 中等职业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只有真正地做到以市场为中心,并用市场来指导和调整教学,教学才不会落伍,培养的学生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幼师舞蹈教学所针对的市场是新课改下的基础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只有培养出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育者,才是现今幼师舞蹈教学的真正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幼师舞蹈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教授理论及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可以传授一些相关的教学策略,如怎样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地学习。这里就可以因材施教,由于舞者自身特点和幼师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带头教,其他学生学,完成幼儿园舞蹈教学模拟,提升学生教学的实践能力。

其次,利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方法并不是拘于课堂,不同方法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通过举行舞蹈比赛和汇报演出、舞台剧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最后,教导学生如何与他们的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走向民主的今天,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十分迫切。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师生通过交流才能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放下权威,争做了学生的同伴、朋友。“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心理上唤起学生的亲近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才能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幼师舞蹈教学面对的是幼儿教育,在掌握技能的同时需要培养有实践教学能力的幼儿教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新课改的思想和要求,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骨干型教学人才。 当然,幼师舞蹈教学的模式、方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的内容,要为切实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幼师舞蹈教学的实效性尽我们一份绵薄之力。

张丽君,女,辽宁锦州1971.5锦州市现代服务学校,教师,高级讲师